↑↑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5000字,讀完共需6分鐘

編者按:《貨幣起源》新書發佈會暨研討會4月1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舉行。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發表引導致辭。《貨幣起源》新書作者、人大重陽副院長周洛華髮表主題演講。中國鋁業財務總監王軍、國家自然資源部用途管制司副司長趙毓芳先後參與點評,本次會議由人大重陽副院長董希淼主持。本文由速錄整理而成。




文:《貨幣起源》是一本富有雄心的創新之作

《貨幣起源》一書是一本跨衆學科的大膽之作,周洛華博士學識淵博,博古通今,巧用人類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物理學、倫理學等各個學科的框架與知識,重新詮釋金融學裏面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貨幣的起源,字裏行間體現了洛華博士的自信與驕傲,他毫不掩飾對維特根斯坦的喜愛與崇拜,也絲毫不忌諱對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揭批與不屑,更是狂狷到對整個金融學界固步自封,狹隘主義的否定與批判,縱觀中國研究界能有這份自信的學者並不多。


第二,這是一本富有雄心的創新之作,書中沒有受制於經典政治經濟學中對貨幣交換起源說的長期固有認識,而是從人類史前史的淵源出發,從靈長類動物的性需求與繁衍的起源開始,從根子裏面否定了亞當·斯密的學說,更難能可貴的是洛華博士提出貨幣是道德的補丁,沒有貨幣道德體系就難以維持,在全球化的新時代,洛華博士呼籲貨幣的道德價值與使命,以推動人的進步,類似的人文情懷使該書已遠遠超過金融學的範疇,讓大家看到作者的道德之光。

    

第三,這是一本滿懷才情的智慧之作,源於自信與雄心,洛華博士的書讓人感受到閱讀的快感,書中許多處都會讓人莞爾一笑,有時也會拍案叫絕,比如他講到黑猩猩與貨幣的邏輯,又從女性伴侶選擇與進化之間的聯繫講到與貨幣的關係,還說到貨幣是一種荷爾蒙,激勵着人類在進化的道路上前行,只有充滿着浪漫主義情懷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所以,我要真誠地對洛華博士表示致敬,儘管我相信,在這個浮躁的研究界未必所有人都能充分發現這本書的重要價值,但是在我眼裏,這本貨幣的起源折射了中國新一代學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代表學者對知識創新、思想進取的不懈努力與超凡實力,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對金融學這門基本完全複製於西方的學科的一種大膽超越與無限的創新,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呼籲在中國有更多的周洛華版的中國學者出現。謝謝大家!

《貨幣起源》作者、人大重陽副院長周洛華

周洛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決定資產價值

我們過去講到貨幣,講到金融,會講估值模型,交易策略,經濟理論,宏觀理論,貨幣政策,但是從來沒有從人的喜怒哀樂、衣食住行、酸甜苦辣出發去講貨幣。畢竟是人在使用貨幣,我們爲什麼不從人的角度講貨幣?所以根本上來說,這本書是從人的喜怒哀樂來講貨幣的。中國古人有句話叫“道不遠人”,這句話始終是啓發我寫這本書的原因。


我最先想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在18年前的2001年,那時我還在達特茅斯學院做訪問學者,但是我自己經常跑到人類學系去閒逛。人類學系那天晚上有個演講,主講人在介紹他在耶路撒冷地區的考古挖掘,他隨口說了一句“凡是在我挖掘遺址當中,只要挖到貝殼幣的地方,就一定也挖到老年人和病人的骨骸,凡是沒有挖到貝殼幣的地方也一定沒有老年人和病人的骨骸。”他作爲人類學家並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只是彙報了有這麼一個發現。我當時心裏就咯噔了一下:搞金融學、貨幣史的人中沒有一個人研究過這麼古老的事情,這個現象和出現中央銀行之間隔了4萬年時間,中間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是激勵我寫這本書最初的由頭。

    

經濟學說人還不夠理性,他們從模型出發說人不夠理性。我們這次應該從人出發,去質疑他們的模型是不是足夠人性,這是我寫這本書自始至終貫穿着對經濟學模型的質疑。

    

我曾做過一個研究課題,講按揭貸款最優利率模型。最後得出模型的結論是,二套房的首付應該降低,二套房的利率應該降低,而首套房的首付應該提高。這樣做出來的結論完全違背初衷,因爲政策意圖是一套房首付要降低。回頭去想,你說是模型重要還是人性重要,我認爲當然是人性重要。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資產價格的變動,而不是模型的變化,參數的變化來決定了資產價格的變化。因爲資產一旦脫離了人類社會,脫離了我們的喜怒哀樂,這個資產一點價值都沒有。


今天我不會把書整個內容講一遍,希望大家有空自己看看這本書。下面講兩個關於羅馬的小故事。


一是凱撒的銀幣。本來羅馬銀幣含銀量是98%,凱撒大帝準備遠征高盧的時候,帝國還沒有在羅馬尼亞境內找到那個著名的銀礦,整個銀幣的供應是跟不上的。但他又鐵了心去打高盧,怎麼辦?他下令將銀幣的含銀量由98%降到36%,還用公告的形式告訴了老百姓。出人意料的是,按我們經濟學慣常的講法,一個國家含銀量下降如此之多,肯定是物價飛漲、貨幣貶值,但羅馬城的物價反而是下跌的,這點很奇怪。那只有一個解釋,人民願意持有一個節節勝利的帝國發行的貨幣,這個帝國給他帶來安全、榮譽、自豪,人民願意爲這樣的帝國承擔暫時的困難。


還有一個是羅馬帝國衰亡史裏記載的真實的故事,漢尼拔佔領了一個離羅馬很近的小鎮並在那裏宿營。第二天當地居民按原計劃在佔領軍的眼皮子底下拍賣一個農莊,結果一路喊出天價。漢尼拔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內心是動搖的,人民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羅馬的信心,你說這塊土地的價值是土地本身決定的還是人對這個國家的忠誠決定的?決定資產價值的是人與國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這個土地本身的價值。

周洛華:秦始皇是世界上最早實現銅本位的皇帝

我認爲“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這句話是史實,“以弱天下之民”這句話不是史實,是史學家的主觀判斷。我認爲十二銅人的鑄造是爲了讓大家放心,朝廷有足夠銅的儲備,同時爲了防止民間私鑄貨幣,所以秦始皇才把這些銅都收起來,放到首都咸陽。秦始皇實際是世界上最早實現了銅本位的皇帝。在這一點上,秦始皇的貢獻和牛頓是一樣的,牛頓規定了英鎊裏的含金量,秦始皇規定了他的貨幣“秦半兩”的含銅量,應該是一個立方寸的黃銅能夠鑄造六枚“秦半兩”。


我爲什麼反對“以弱天下之民”的判斷呢?史學家認爲它是防止這些金屬在老百姓手裏變成武器,就會使得老百姓造反。我認爲這不對,如果是這樣,應該把這個武器都埋起來,很少有哪個帝國主動把自己的武器放在帝國顯要的位置,告訴別人我這裏有武器庫,有軍工廠,這是不會的。


在這十二銅人正反面都有銘文,有銘文的爲器,沒有銘文的爲物,物是可以毀的,器是不能毀的。另外一個史實很重要,秦始皇說的鑄秦半兩叫即山鑄錢,意思是命令各郡各道就近開採銅礦出來去鑄錢。秦始皇用這種方式來告訴天下的老百姓,我不會鑄大量的錢來購買你手裏的東西,這樣老百姓可以放心了,這個國家不會濫發貨幣。

周洛華:“三國演義”是真正的貨幣戰爭

“三國演義”是真正的貨幣戰爭。最先別滅掉的是蜀國,蜀國貨幣的貶值是最厲害的,本來當它值五文,諸葛亮把漢五銖毀掉重新鑄,本來值五文的五銖錢在諸葛亮手中一下子值五百文。蜀漢老百姓一定是過得非常非常艱苦的,因爲這個政權動不動就重貨幣,要麼含銅量縮小,要麼面值增加。東吳也幹過類似的事兒,但沒有它貶值得那麼厲害,所以東吳第二個被滅掉。曹操赤壁兵敗之後有個很了不起的決定,始終不不拋棄“漢五銖”銅錢。所以,整個曹魏地區的物價是很穩定的,物價長期穩定,這個國家總是很強的。最大的仁義道德是保持物價穩定。


最重要的一條,我自己寫的後半本的時候突然明白了金本位和銀本位是怎麼回事,原來黃金和白銀都是毫無價值的,一點用處都沒有,黃金真正的作用實際是制度的審計師的作用。如果火星人看地球一定認爲我們瘋了,我們把黃金從一個地方好不容易挖出來,再運到另一個地方埋進去,還派人專門看守。

周洛華: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意味着貧富差距開始拉大

在某種意義來看,發行一種貨幣和推行一種道德實際是一回事情。只要大家相信並接受了我的價值觀,我的道德標準,他們就一定會接受和使用我發行的貨幣,只要你們都使用我發行的貨幣,我就能夠對你們徵鑄幣稅。

    

一個成年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最後攢下來花花綠綠的一疊紙還可以安心退休,爲什麼呢?是因爲這個國家會捍衛我的尊嚴,會保障我的退休收入。換句話說,這個國家的道德、價值觀已經深入人心。


關於通貨膨脹的問題,北京大學人類學系的一個老師做的田野調查給了我啓發,他派了很多學生去自由市場、農貿市場做實驗。一組學生拿着一張嶄新的鈔票去買茄子,發現老闆給他的茄子重量還多了一些。另外一組學生用一張破破爛爛的鈔票買茄子時卻普遍出現短斤缺兩的情況。這說明,當一個社會的貨幣開始貶值,開始通貨膨脹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相互提防,相互背叛,短斤缺兩,普通缺乏誠信。這個時候,貧富差距就開始拉大,人和人之間就會嫉妒、背叛,不信任,不合作。


大家一直在說中國經濟發展得那麼好,爲什麼中國足球越來越差。以前毛主席的時代,我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是中國足球隊打韓國隊3:0以下都屬於沒有打好,打日本隊5:0以下肯定上的是替補。我在想,是不是由於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得太好了,導致通貨膨脹起來了,貧富差距拉大了,人與人之間很難形成一種緊密的團隊合作關係。


由於時間有限不能跟大家分享更多故事,最後還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一本好書,推薦大家閱讀!

王軍:到底什麼樣的貨幣才能支撐人類價值?

洛華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讀書筆記,我覺得特別榮幸,我腦海裏一直記得上世紀梁漱溟先生父親走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會好嗎?”今天爲什麼要用這樣的題目看這本書呢?我同樣認爲,《貨幣起源》將是一部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剛纔洛華講了那麼多的故事,其實想說什麼東西呢?在人類進化的知識框架體系裏,他找到並構建出了貨幣與道德的關係,非常了不起,這是一種偉大的創新。

   

到底貨幣是想解決什麼?未來的貨幣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會問一句我是誰,未來會是什麼,未來的經濟社會也會問,到底什麼樣的貨幣才能支撐人類的價值?我們探討的時候有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貨幣應該具備足夠的量來衡量你創造的財富。第二,本質上來說,貨幣應該能促進社會公平和效率。第三,金本位之後誰還具有貨幣屬性。總有一天,地球上的黃金的儲量不足以衡量人類所創造的財富。今天又創造了比特幣來衡量財富。但在我看來,比特幣是惡幣,因爲它消耗着我們無限的能量,當你的財富完了以後它自身什麼也沒有。它本身想用技術來替代,結果因爲技術的稀缺性,創造一個挖比特幣的機器來耗能。所以,我認爲區塊鏈的模式解決不了人類未來世界稀缺性的貨幣問題。

趙毓芳:藉助貨幣研究,構建更美好的人類文明

我想用“三個最”做我的感言。第一,最真實的學者。這是一本好書,也是一本本真的書。第二,最驕傲的是,他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這本書首先講貨幣是個道德的補丁,人民的願望就是持有一個節節勝利的帝國的貨幣,講到愷撒如何把銀的含金量降下來的;講到秦始皇的時候,建立政權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它的百姓能夠相信並使用你發行的貨幣,這也是道德的信任。他在講到三國演義時,提出最大的仁義道德是保持物價的穩定,而不要用貨幣的貶值來打破你所心中的價值觀和道德。後來講到林則徐的感慨是,貨幣主權、發行權其實比貿易逆差更爲重要,所有的脈絡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第三,我最期待的,是能夠藉助貨幣的研究,去發揮價值的支撐,去構建我們更美好的人類生態文明。


洛華說,人天然都會嚮往一個更高的文明。當今社會最高的追逐價值就是生態文明。總書記講“山、水、林、田、湖、草”是個生命共同體,而這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天藍水綠,還是每個人的獲得感。我非常期待在座的專家和學者是不是能夠研究一下價值產品的形態,價值產品的實踐,怎麼樣能夠讓我們能夠賦予它新的價值,然後用我們的貨幣政策,貨幣工具去實現和支撐這種價值,而這種價值的創造反過來又爲我們人類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噹噹購買  京東購買  亞馬遜購買

Q
A
&

提問:軍事和科技形成的權勢是不是貨幣的信心?

周洛華:發行一種貨幣實際是確立一種道德,但要確立這種道德,首先要讓接受這些道德的人處於安全狀態當中。這應該歸於貨幣發行機制裏,凡是是接受我的價值觀和道德體系的人,我有責任保護他的安全。

提問:您怎麼看市場經濟是天生反道德的,它追求的是效率?

周洛華:我認爲效率本身也是一種公平的體現,尊重效率恰恰是公平的體現,不能說市場經濟反道德,這句話我沒說過,我也不太贊成,我認爲好的市場經濟恰恰是符合道德的。

提問:那麼誰來決定這種道德?

周洛華:這是個好問題,全球央行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大家都很難回答。美聯儲的伯南克的做法是給市場時間,讓市場自己去修復。金融危機的時候美聯儲開動印鈔機給市場注入了時間,給市場足夠的時間,讓你自己去恢復,如果市場本身有道德機制的話,而且這個道德機制是對的、好的、符合人性的,它自己慢慢會恢復過來。

推薦閱讀

【預告】領略一部人類進步覺悟史,《貨幣起源》新書發佈會精彩搶先看!

【薦讀】時寒冰:貨幣是道德的補丁——讀周洛華先生《貨幣起源》

【週末悅讀】周洛華:愛國主義與財富自由


長按關注

轉載請註明出處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爲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