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城市能用樂器來比喻,我想維也納是小提琴。

鋼琴獨奏太出挑,維也納既不像柏林倫敦巴黎那麼受人關注,但卻是德語區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聯合國三大駐地之一,曾經的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中心之一,她的歷史和地理地位絕對是歐洲前幾名之一。

而維也納居民三分之一有斯拉夫血統,斯拉夫人的熱情與日耳曼人的嚴謹在這裡交匯,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可不是說說而已。

不像巴黎地鐵裏邋遢的薩克斯音樂人那樣把音樂降到混口飯喫的地步,維也納的賣藝人都是能在幾秒鐘內就讓路人瞠目結舌駐足觀看的。

曾經一次我遇到一個端著紙杯咖啡的中年婦女,坐在路邊花臺上,放下杯子就那樣坐著開始唱歌,女中音,剎那間整條街都彷彿安靜下來,剩下她空靈又渾厚的美聲,連賣唱這個詞都不好放到她身上,她只是那麼唱,就像在學校教室裏練聲的時候一樣,心無旁騖。

這纔是音樂真正的樣子,為了生存也可以很高雅。

維也納的優美背面是狂野,週末全城地鐵通宵運營。並且最關鍵的是,維也納很乾凈,儘管人們狂歡到深夜,但維也納的地鐵街道依然是在歐洲我見過最乾淨的。(德國也許更乾淨,可是德國人是過分壓抑的緣故)。

維也納就是小提琴,不出挑但絕對是重要且有個性的角色。

歐洲的城市裡,最愛維也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