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原文如下:

爲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人才強區戰略,加快翔安區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我區產業轉型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根據《中共翔安區委 翔安區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羣英領翔”人才引進和培育計劃的意見》和《廈門市翔安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精神,結合區重點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我區《翔安區重點產業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細則》。根據細則,將開展翔安區2019年重點產業人才扶持政策申報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一、申報對象

  符合我區產業發展導向的空港物流、商務運營中心、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平板顯示、電子信息及配套產業等先進製造業,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產業、臨空產業等新興產業的重點產業人才,具體以翔安區重點發展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爲準(詳見附件1)。重點產業企業須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商事登記在翔安區(不包含火炬(翔安)產業區、翔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內屬於翔安區專用的註冊地址,並在翔安區繳納稅收,且無偷稅漏稅、違法經營等違法違規的不良記錄。

  重點產業人才是指有助於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市場佔有率的關鍵性技術人才、管理人才。


  二、申報條件


  重點產業人才申報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人才所在企業2018年度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累計達200萬元以上。


  (一)人才所在企業2018年度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累計達200萬元以上。


  (二)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5年以上,並在該企業連續服務滿1年以在翔安區繳納個人所得稅滿1年,或繳交社保滿1年爲依據),且與該企業的勞動合同剩餘執行年限2年以上。


  (三)申請時2018年度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5萬元以上。



  三、扶持政策


  (一)薪酬津貼。於2019年度給予人才發放一次薪酬津貼按人才2018年度工資薪金所得產生的個人所得稅區級留成部分全額予以發放。


  (二)租房補貼。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住房或可享受的人才住房尚未落實前,自行租房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年的實際租房補貼


  (三) 購房補貼。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其他房產,自2019年1月1日後首次在翔購房並實際居住的,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10萬元,分2年等額撥付


  (四) 醫療保健補貼。人才可享受600元/年的醫療保健補貼


  (五)配偶就業。人才配偶隨同來廈就業的,區人社局具體負責協助引導就業。


  (六)子女就學。人才子女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育階段在我區就讀的,根據廈門市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當年度招生有關政策及廈門市有關人才引進政策,由區教育局協調優先統籌安排就讀。


  (七)評優評先。人才可優先推薦參與市、區拔尖人才選拔及省、市有關人才表彰評選活動,對於獲同類型表彰的人員,在待遇上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重複享受有關待遇。


  四、申報審覈時間


  2019年5月20日-5月31日接受郵件申報(提供附件2電子檔,文檔命名方式:公司名稱+申報者姓名)。


  2019年6月20日-6月28日(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集中進行現場受理審覈。


  五、申報審覈程序

  人才由所在企業研究推薦、統一申報,並提交相關材料(詳見附件)。申報審覈程序:

  (一)企業向區重點產業人才辦提出申請

  (二)區重點產業人才辦進行初審

  (三)區重點產業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四)區重點產業人才辦進行公示

  (五)公示無異議的由區重點產業人才辦兌現扶持政策

  企業提交申請前,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覈、驗證、公示,接受職工監督。


  六、其他

  (一)人才享受的扶持資金劃撥至人才所在企業,由企業劃轉給人才本人,並負責扣繳相關個人所得稅。

  (二)人才在享受扶持政策期間與申報時所在企業解除勞動關係的,自然終止享受本細則規定的扶持政策。

  (三)夫妻雙方均符合本細則規定條件的,除薪酬津貼、醫療保健補貼、評優評先外,其餘扶持政策不重複享受。

  (四)人才同時符合我市、我區同類型扶持政策的,按照“就高不重複”原則辦理。

  (五)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才不享受本細則扶持政策。

  (六)人才或其所在企業弄虛作假、隱瞞實情騙取優惠政策的,取消受扶持資格,停止發放扶持資金,並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七)具體解釋工作由區重點產業人才辦(區發展和改革局)承擔。



CRIC解讀


首先,單從購房補貼來看,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其他房產,自2019年1月1日後首次在翔購房並實際居住的,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10萬元,分2年等額撥付。與海滄、集美等地的人才購房補貼情況來看,10萬元購房補貼力度不算大,但是,綜合涉及薪酬津貼,租房、購房補貼,醫療保健、子女教育等七大方面“福利”,對相關人才的吸納力較強,是區域人才搶奪戰的一大升級。另外,據翔安區重點發展產業指導目錄來看,本次政策受益人才羣體門檻相對更低,囊括範圍更廣



翔安區重點發展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


 一、平板顯示、光電

  1.高分辨率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包括Micro-LED、量子點顯示器面板、液晶顯示器面板、LTPS、OLED、激光顯示器件、柔性顯示器件、3D顯示產品等新型顯示屏製造;

  2.新型電子元器件,包括片式元器件、頻率元器件、混合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新型機電元件、高密度印刷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等生產; 

  3.與新型顯示屏製造配套的核心材料和關鍵元組件,包括玻璃基板、柔性塑料基板、濾光片、偏光片、掩膜板、驅動和觸控IC、ITO及其替代材料、增光膜、擴散膜、反射膜靶材等製造;

  4.LED的照明設計、智慧照明、健康照明及其外延、芯片、封裝等高端研發和製造。

  二、計算機與通訊設備

  1.高性能計算機,包括通用服務器、雲計算服務器、雲存儲設備及其配套的電源系統設備製造;

  2.基於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工業控制系統、自動化生產設備、高性能計算機核心部件、計算機外部設備設計與製造;

  3.消費類移動終端和智能終端產品生產製造,以及軟硬件設計、工業設計、結構設計;

  4.核心網絡設備、無線通信設備整機及主控板系統設計;

  5.消費類移動終端和智能終端產品所涉及的各類智能控制模組、液晶模組等核心零組件製造;

  6.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等中高端智能化設備,及其配套的感知、分析、處理核心部件的設計與製造;

  7.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工業專網等大型網絡系統所涉及核心網絡通信設備,以及網絡安全產品研發與製造;

  8.新型元器件、關鍵電子材料、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等電子核心基礎部件製造;

  9.基於4G和5G的接入網設備、核心網設備製造;

  10.北斗導航系統和商用低軌小衛星系統所涉及的關鍵部件、應用終端,以及位置與信息服務系統研發、生產、製造及服務;

  11.智能傳感器、多功能傳感器、化學及生物量傳感器等傳感器及節點設備,物聯網終端設備、近距離無線通信節點設備等各類物聯網網關、物聯網設備製造;

  12.軌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車綠能系統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電子、通信、控制、電源、網絡設備核心部件研發、製造;

  13.信息娛樂、運動健身、醫療健康、軍用及特種用途的可穿戴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頭盔、掛件、眼鏡、腕錶、手環、穿戴式外骨骼等新型可穿戴設備產品生產;

  14.智能家居的無線通訊、智能路由、智能安全監控、人機交互技術研究,具有互聯網後臺支撐、具備自學習功能的智能家居產品體系研究應用;

  15.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的技術研發與智能設備製造。

  三、集成電路

  1.集成電路設計;

  2.面向物聯網、智能終端、汽車電子、智能電網、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的特色工藝製造(或代工);

  3.8英寸及以上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MEMS器件製造;

  4.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研發製造;

  5. BGA、PGA、FPGA、CSP 、MCM、SIP、WLP、TSV、FOPLP、FOWLP等先進封裝與測試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6.先進封裝載板製造;

  7.刻蝕機、離子注入機、多線切割機、自動封裝系統、全自動晶圓檢測機等製造;

  8.硅單晶、硅外延片、靶材、光刻膠、高純化學試劑、鍵合絲、塑封料等製造。

  四、機械裝備

  (一)航空航天

  1.民用飛機(含直升機)及零部件設計、製造與維修;

  2.航空發動機及零部件、航空輔助動力系統設計、製造與維修;

  3.航空地面設備製造;

  4. 航空器地面模擬訓練系統開發製造;

  5.航空技術服務、現代航空物流、航空商務服務、航空運營支持服務等航空服務業,航空租賃等設備租賃業務;

  6.衛星通信應用系統、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衛星遙感應用系統等衛星應用產業化。

  (二)汽車

  1.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

  2. 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及製造,包括電池正極材料、電池隔膜、電池管理系統、驅動電機、插電式混合動力機電耦合驅動系統、電機管理系統;

  3.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及相關裝備製造;

  4.新能源汽車發動機及“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發機構建設;

  5.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及製造。

  (三)工程機械

  1.高檔叉車、裝載機、挖掘機系統製造與研發;

  2.液壓組件、傳動件、控制系統等關鍵零組件製造。

  (四)輸配電設備

  1.智能電網裝備及智能微電網控制設備研發與製造;

  2.中壓開關、一二次智能化設備、戶外開關製造;

  3.高壓直流輸電設備製造;

  4.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

  5.新能源汽車充電換電電力設備研發製造;

  6.民用商用低壓電氣智能物聯設備研發製造;

  7.電氣電路複合材料研發及製造;

  8.城市軌道交通核心元器件及自動化系統組件生產;

  9.儲能技術研發及關鍵原材料、配套裝置製造。

  (五)船舶

  1. 豪華郵輪、旅遊觀光遊艇、帆船、汽車滾裝船及高性能執法作業船舶的設計開發與製造;

  2.船舶低、中速柴油機及其零部件的設計與製造。

  (六)智能製造裝備與系統

  1.工業機器人,特種服務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個人服務機器人等智能服務機器人制造;機器人關鍵零部件製造;

  2.機器人操作系統、雲服務平臺、系統集成技術、工業軟件等開發應用;

  3.多參量集成傳感器及自檢校、自診斷、自補償傳感器製造;

  4.全數字開放式數控系統、高精度高效率減速器、高性能低成本控制器、高分辨率絕對式光柵尺、研製編碼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製造。

  五、新材料

  1.新型金屬功能材料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 、高純元素及化合物、表面功能材料、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 、新型膜材料、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學材料、半導體材料、電子功能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品質合成橡膠、高性能密封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等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2.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新型結構陶瓷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樹脂等先進結構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3.高導熱複合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和陶瓷基複合材料、軟磁複合材料等高性能複合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4.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生產, 石墨烯、富勒烯等碳納米材料產業化,高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液體金屬、金屬及高分子增材製造材料、超導材料、自修復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5.納米碳管的低成本製備及其應用技術、金屬表面晶粒納米化處理工藝技術、納米粉體產業化技術、納米塗層製備技術研發和應用;

  6.新材料知名研究機構、專業孵化器、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等創新、創業服務。

  六、生物醫藥與健康

  1.疫苗、蛋白和多肽類藥物、抗體藥物以及微生態製劑等生物製品的研發與產業化;

  2.精準診斷試劑、分子診斷試劑、POCT產品、微流控芯片、自動化診斷設備、高端植介入醫用材料、高性能診療設備等醫療器械的研發與產業化;

  3.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

  4.原研藥、首仿原研藥、藥物新劑型等創新化學藥和新型製劑,中藥新藥、中成藥、中藥飲片等中藥和天然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

  5.細胞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病毒治療等生物治療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

  6.通過發酵工程和新型提取工藝開展氨基酸、維生素、脂肪酸、多糖等多種高附加值的藥用/食用的發酵產品和天然生物提取物研發與產業化;

  7.涵蓋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開發、技術轉移轉化、檢驗檢測認證、臨牀試驗、註冊審批、創業孵化、知識產權保護、科技諮詢、科技金融、市場營銷與銷售、科技人力資源以及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等的生物科技服務;

  8.符合國家規範的高水平的藥物評價(有效性、安全性、等效性等)、藥物篩選、劑型改造、中試放大,及基因測序、分析測試、生物信息、臨牀試驗、實驗動物等專業技術服務;

  9.功能性食品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發與產業化;

  10.化妝品等護理產品:整合中草藥資源、海洋資源、高端工業製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優勢,研發和生產高端性、定製性、特色性護理產品;

  11.利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健康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數字化可穿戴設備等先進產品,發展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健康評估、生活幹預等個性化健康管理和生活管家等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的健康服務;提供高水平個性化檢測服務的體檢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等醫療健康服務機構;遠程醫療服務;

  12.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物流配送中心等醫藥電子商務服務;

  13.生物信息系統和數據庫的建立、維護和發掘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服務。

  七、旅遊會展

  1.海洋世界、海島度假、帆船、遊艇等濱海特色旅遊產品;

  2.郵輪旅遊、郵輪物供等郵輪產業鏈項目;

  3.城市觀光巴士、海上旅遊交通、旅遊集散服務中心等旅遊公共服務產品;

  4.高端休閒度假酒店等休閒度假目的地項目;

  5.專業展覽項目、高端會議項目;

  6.大型專業展覽機構、大型專業會議機構、大型會展設計搭建機構、會展場館配套服務機構、會展網絡科技服務機構及平臺等高端會展綜合服務機構。

  八、現代物流

  1.供應商庫存管理、銷售與運營計劃、協同計劃預測與補貨等供應鏈管理服務及涵蓋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及商流的供應鏈增值服務;

  2.幹線運輸、多式(海鐵)聯運、城際(城市)配送服務;

  3.以採購、集散、代理、分銷、配送中心一體化的現代分銷和物流服務;

  4.融合專業展示交易、分撥配送的多業種、多業態商貿物流服務;支撐電子商務發展的公共物流及相關增值服務;

  5.供應鏈與物流業務管理中心、單證管理中心、結算中心、數據中心,進行供應鏈物流技術、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

  6.支撐城市生活消費的冷鏈物流、藥品物流等,提供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製造、商貿、會展等關聯產業配套的區域性物流服務中心;

  7.以專有檢測、檢驗等技術及其資質爲基礎的流通加工、物流配套服務;提供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商品檢測認證、擔保、徵信、保理、融資租賃等供應鏈增值服務;

  8.大型多式聯運平臺、中轉物流平臺、物流總部服務平臺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

  9.國內水上運輸公司、國際海上運輸公司及船舶代理。

  九、軟件和信息服務

  1.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搜索、移動辦公、位置服務、移動社交、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共享應用和遠程桌面等移動互聯網創新應用及產業化;

  2.基於工業系統,傳感器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面向個性化定製與柔性化生產的工業互聯網服務;

  3.軟件及應用系統、信息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公共事業信息服務、數字內容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雲計算服務、大數據存儲及應用開發、信用大數據應用及服務、物聯網技術應用及服務;

  4.空間基礎設施、衛星通信應用系統、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衛星遙感應用系統等應用與服務;

  5.物聯網應用服務,包括智能交通、電網、水務、醫療、環保、物流、安防,供熱供氣、監控、公共安全等服務;

  6.類腦計算與神經網絡、類腦學習與處理算法等智能領域的技術研究;

  7.人工智能領域的芯片、傳感器、操作系統、存儲系統、高端服務器、關鍵網絡設備、網絡安全技術設備等基礎軟硬件技術開發及其開源軟硬件平臺及生態建設;

  8.基於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徵識別、複雜環境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智能決策控制、網絡安全等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十、金融服務

  1.金融機構的全國性職能總部、金融配套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區域性分支機構;

  2.臺灣金融機構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3.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新興金融機構;

  4.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公司及其他中小企業普惠金融服務機構;

  5.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金融服務外包及其他金融中介服務機構;

  6.產業基金、併購基金、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證券投資機構、各大銀行的私人銀行部及證券、基金、期貨等專項資產管理子公司等財富管理類機構;

  7.知識產權、文化產權和環境排污權(碳排放等)、石材、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各類交易場所;

  8.金融科技技術開發、應用與服務,金融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9.從事綠色金融、航運金融的專業金融機構;

  10.從事黃金金融的專業金融機構。

  十一、文化創意

  1.數字內容創意生產,包括動畫創意、劇本和製作、網頁遊戲研發、手機遊戲研發、數字人才培訓等;

  2.數字內容集成傳輸,包括動漫遊戲內容集成、傳輸、運營策劃等服務;

  3.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

  4.工業設計:模型設計、包裝設計;

  5.時尚設計:廣告設計、服飾設計、品牌設計、跨界設計;

  6.其它專業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建築裝飾設計、社會經濟諮詢;

  7.影視服務;

  8.演藝娛樂節目研發、表演和綜合服務等;

  9.藝術品創作、交易和綜合服務等;

  10.樂器、遊藝設備、視聽設備等文化裝備生產;

11.影視專用設備、舞臺專用設備生產。

  十二、現代都市農業

  1.綠色、有機蔬菜、乾鮮果品、茶葉栽培技術開發及產品生產;

  2.花卉生產與苗木基地的建設、運營;

  3.中藥材種植、養殖;

  4.有機肥料資源新技術的開發、生產;

  5.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6.蔬菜、乾鮮果品、畜禽產品精加工。

  十三、海洋經濟

  1.海洋生物毒素、抗生素、多糖、多肽、脂類等海洋藥物,海洋中藥原研藥、首仿藥及二次開發藥;

  2.海洋新資源食品,海洋保健品和化妝品,海洋工業酶製劑,海洋微生態製劑,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育種和生物製品的開發及生產;

  3.海洋立體監測/探測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核心部件/輔助支持設備及關鍵材料製造;

  4.深海資源勘探開發核心配套設備/部件及關鍵材料、海上污染與廢棄物快速分離/回收/應急處置設備及配套材料製造;

  5.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備、深遠海網箱養殖整裝系統製造;

  6.海水淡化膜、海水淡化關鍵裝備,一體化海島或艦船用海水淡化裝備製造;海水淡化示範工程;

  7.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海洋科研及產業配套諮詢、海洋教育服務;數字海洋、遠洋科考、海洋遙感、海洋監測探測、海洋環境評價、海域使用論證服務;

  8.漁港港汊升級改造,現代水產加工;

  9.海洋生態修復:包括濱海溼地公園、海島生態公園、國家海洋公園;海灣綜合整治、海域清淤、海灘生態修復等。

  十四、其它

  1.不屬於上述產業領域,但屬於廈門重點發展產業關聯的產業,以及伴隨技術進步衍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業項目,由區發改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認定。

  2.外商投資項目必須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相關規定要求。

▲上下滑動查看附件

其次,當前廈門高價地(商品住宅存量)多集中在翔安、同安兩區,據CRIC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同安廣義存量約204.4萬㎡,居六區之首,翔安廣義存量約144.6萬㎡,與集美存微小之差居第三。而當前兩區發展程度又處六區末位,商品住宅銷售市場接受度相對較低,爲了加快去庫存,分區調控是當前必要的選擇,也是堅持“因城施策”-“因區施策”的實踐之路。


再次,5月1日起,廈門“四橋一隧”停收車輛通行費,緊接着,5月6日翔安區出臺重點產業人才扶持政策,一週之內兩方舉措相隨而行,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廈門加強島內外一體化發展以及均衡區域發展將會並舉而行。


謹防刪稿,誠邀您加入【廈門地產資訊交流羣】。添加我的微信,拉你加入羣聊,實時把握樓市動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