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與天地準,是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知幾,其神乎!——題記(出自《易傳》)

「混沌(高層次秩序)是自然法則,秩序(線性規律)是人類的夢想。」——亞當斯

【本文提綱】混沌理論為人類開啟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模糊性的視野,這對於思維方式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啟發。混沌思維對於非因果線性的強調是與《易經》(如本書所論及)及佛學極為契合的,並涉及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領域。

讓我們將自己置於發問狀態之中。我們先從一個關鍵概念開始:因果律。

因果律(Principle or Law of Causality),指稱原因(Cause)和結果(Effect)之間的必然關係,此種關係在於原因對於結果有一種決定或產生的行動,而結果對於原因則有順承或被產生的被動。因果律最簡單的陳述應為「一切現象皆有原因」。Spinoza在其倫理學【Ethica】一書中謂「從一既與的確定原因,必然會隨著一個結果;而且,另言之,若無任何確定原因,則不可能有一結果隨之。」。萊布尼茲(Leibniz)則把因果律視同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而與矛盾律同為人類思想的兩大基本原則。他在【辨神論】(Theodicea)中謂:「在吾人推理中有兩大原則,一為矛盾律;一為充足理由律,即謂若非有一個原因,或一個決定的理由,亦即一個能先前地賦予理由之物,解釋為何另一物存在而非不存在,是如此而非其它模樣,否則沒有任何現象得以發生。」。因果律的必然性在英哲休謨(D. Hume)的【論人類認識力】(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一書中,遭到最嚴重的批判。休謨認為因果關係可以分析為:一、時空中相近的前件和後件兩種印象(Impressions),二、兩者在時間上先後相隨,三、此種相隨關係其有必然性。但依經驗主義原則,休謨認為只能肯定前兩項,即前後兩印象在時間上之相接續,至於其必然性則是來自吾人思想習慣中的聯想作用。 Kant重新肯定因果律之必然性,但這種必然性在於吾人思想的先天規律。因果律的必然性屬於現象界,至於本體界則是自由的,不受因果律制約。「因果關係」是知性範疇之一,乃吾人思考經驗材料的方式;「因果律」則是知性之重要原則。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稱之為「經驗的第二模擬」:「生產律:一切發生的或開始存在的現象,皆在其前有某物存在,而此現像是按照規律隨此某物之後而發生。」,可見,康德認為因果律是吾人思想的先天規律,具有必然性,以使把知覺材料納入邏輯系統,構成現象世界。再來看榮格的一段話:正如我們在《易經》裏看到的,中國人的心靈似乎完全被事件的幾率層面吸引住了,常人認為巧合的,卻似乎成了這種特別的心靈的主要關懷。而西方哲學所推崇的因果律,卻幾乎完全愛到漠視。由這一段話可以想到:

易經預測最基本之原理在於:【分解和衍生】——世間萬物,包括時間,方位,都可以分解為一些簡單的元素及組合:卦象、天干地支再根據這些簡單的元素衍生從而得到將來的預測。然而,如黑格爾所嘲諷的那樣:周易基本沒有邏輯的運用,整個體系建立在一種【思維平面】的基礎上(這也是周易無法得到發展的原因)。事實可能恰好相反。【哥德爾】已經證明,一個具有公設的系統,必定是不完備的。也就是說,如果想找一個終極的真理,絕對不能依靠邏輯和數學,因為如果使用邏輯和數學,則必定會有一些結論是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讓我們再度回味榮格的那段話榮格說:「而西方哲學所推崇的因果律,卻幾乎完全愛到漠視。」在這裡,讓我們思考一下【微觀粒子】領域的科學研究: 【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想要準確的知道粒子行蹤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表明在表面有規律的世界裡,其實本質上是根本無法捉摸的。因此,因果律已然被廢黜,同一性退隱,後現代思潮開始了,末日的狂歡。有人或許還會質疑:《易經》文句古奧、繁複、佶屈聱牙,頗類似於譫語、癡語、或精神分裂的蛛絲馬跡。 的確如此。從這裡,就要開啟一個新的話題。讓我們從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石——【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入手。

通過【週期性和模擬】的方法,我們會發現預測的可能性(時間的週期具有相對性)。此與相對論頗為契合——相對論的核心觀點在於:時間空間、速度、能量、質量可以相互轉換。在周易中,萬物都可以轉換,遠遠超出了相對論的範疇。這一點也由占卜運作的情況體現了出來。當然,運作的程序多少會隨著提問題之方式的不同,而與之變化。比如說,假如某人身處在混亂的情境裏,他也許會在占卜時現身為說話者的角色。或者,假如問題牽涉到他人,那個人也許會成為說話者。然而,說話者的認定並不全部依賴所提問題的態度而定,因為我們和我們夥伴的關係並不永遠由後者決定。通常我們的關係幾乎全仰賴我們自己的態度——雖然我們常忽略此項事實。因此,假如個人沒有意識到他自己的[關係網]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終將會感到驚訝:怎麼會和預期的恰好相反。[無論是卦辭抑或爻辭,「時」「義」都是最受推重的。]

現在思考一下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霍金認為:宇宙的量子是處於一種【基態】,空間-時間可看成一【有限無界的四維面】。從一個事件散開在四維的空間-時間裡形成一個三維的園錐,這個園錐稱為未來光錐。以同樣的方法可以劃出另一個稱之為過去光錐的圓錐,它表示所有可以用一光脈衝傳播到該事件的集合。 然而,在廣義相對論中,空間和時間變為【動力量】:當一個物體運動時,或一個力起作用時,它影響了空間和時間的曲線:反過來,空間-時間的結構影響了物體運動和力的作用的方式。空間和時間不僅去影響、而且被發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情所影響。 霍金曾言:在【質點】 之前,所有的規律都失效了,所以我們什麼也不知道。(《莊子》: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然而,光速為什麼相對於每一個觀測者都是一個恆定的數值呢?並且與觀測者的運動狀態無關?如果光也是一種物質,那麼這與我們的常識是相悖的。 對於這一現象,愛因斯坦從沒做過什麼說明,其它的科學家或者折服於愛因斯坦理論的強大,或者曾經探討但無果而終,總之光速恆定的假設從不再探究。 或許有人會說,光速恆定不是從麥克斯韋方程得到的結果嗎?難道還需要說明嗎?如果這樣認為的話,並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麥克斯韋方程是為了描述電磁現象而得到的,所以對光速恆定的結果也只是對現象的一種數學化描述,並不是說明現象的原因。麥克斯韋方程無法說明白是電磁現象導致了光速恆定的結果還是光速恆定導致了電磁現象的產生,更或者二者根本就不是因果關係,只不過是同一種現象的不同表現。況且用數學來解釋物理現象的本質,有點倒果為因的感覺。數學的本質是什麼,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認識,直覺主義者、形式主義者和邏輯主義者各有各的解釋,數學自身的出生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更不可能去說明物理現象的本質。  一個理論不管多麼正確,如果是建立在一個無法說明白的假設之上,總是讓人覺得不太完美,至少,這不是一個完備的理論。既然科學止步於這個假設,我們不妨看看佛家對此有沒有更好的說明。

在佛家看來,世界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獨立於觀察者之外的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雖然大家眼中的世界也許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只有一個參考系,那就是自我。我們本來都有無窮潛力,但由於自身的無明,產生了分別心,分別心形成幻象,我們又執著於這個幻象,所以認假為真,丟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執著的程度不同,就會被不同的規律束縛,現在束縛我們人類的這個規律,就是目前科學家追求的大統一理論,或者叫【宇宙波函數】。然而,從根本上說,並不是規律束縛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束縛了自己,只要我們不再執著於幻象,我們都可以擺脫規律的束縛。   

可以通過前面的思想實驗來理解這種情形,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謂的四維世界,只有一個參照系,那就是觀察者自己。脫離觀察者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分別心太過細微,而我們的意識太過粗放。我們的意識是由連續不斷的念頭組成,按照佛經的記載,一彈指含二十瞬,一瞬含二十念,一念含九十剎那,一剎那含九百生滅。相應的,佛法說,我們普通人都處在分別覺的層次上,也就是時針的層次,更細微的分別念和分別識我們感覺不到。那麼普通人要怎樣才能感知到最細微的生滅呢?佛經裏說,要修鍊到八地菩薩以上纔可以。      分別識以極快的速度生滅。我們再來看光量子,光是一份一份發出的,兩份光子之間有一個間隔,這難道不是一種生滅嗎?一份光子是生,間隔表示滅---我們終於找到了佛學與科學的共同之處:所謂光傳播的速度,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分別識生滅的速度。由於我們每個人分別識生滅的速度都一樣,所以光速相對我們每個觀測者來說都是恆定不變的。相對論的前提在佛學理論中得到證明。     同時,我們還知道了,普朗克時間,就是一個分別識從生到滅的最短時間,而普朗克空間,就是在這一個短暫的生滅中意識所產生的虛幻的最小空間單位。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小於普朗克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對於科學家來說是個禁區,從佛學理論則很容易解釋:虛擬的四維時空幻象本身就是建築在一個個連續不斷生滅的分別識之上,想要用虛擬時空中的要素去探索建築該時空的基元之間的縫隙,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光速恆定的結論雖然在佛學思想中得到證明,但是從佛學的觀點看,所謂光的速度其實是一種假像,並沒有一種叫做光的物質,單個的光子也許僅代表一次分別唸的生滅。所以,並沒有光,沒有光的速度,有的僅是因分別識產生的光的幻覺,光的速度自然也就無從說起。這個結論,大家如果一時還不理解,可以暫時擱置,我們在下面討論量子理論時還要用到這個結論,也許那時將更好的理解這種概念。

在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對絕對空間與時間的假設,量子理論否定了牛頓對於測量過程式控制制的夢想後,科學家突破過去的侷限,從事物發展的全體上來觀察一切現象的變化,其結果是觀測到現象具內在隨機性的混沌理論斷然粉碎了拉普拉斯對因果決定論可預測度所存的幻影。非線性系統的非因果性,是混沌理論的根本特性。當原因與結果間的關係並不確定時,便產生非線性現象。 其它基本概念還有:過程的有序與結果的不確定性;分形;自組織性;臨界狀態;奇異吸引子;缺口原理;反饋原理;對流原理等等,都是混沌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混沌思維有別於經典時期僅關心線性的、可解析表達的、平衡的、規則的、有序的、確定的、可逆的、可作嚴格邏輯分析的研究對象,乃至於將世界一切事物皆設定於此範疇中,由此而建立起一種明確決定論與還原論的「現實世界簡單性」的信念;混沌理論則釋放經典時期種種外加的假設,突破線性思維與簡單明確性的藩籬,直接對於現象實際的非解析表達、非平衡態、不規則、無序、不確定、不可逆、不可作嚴格分析等特質進行研究分析,打破「現實世界簡單性」的信念 。甚且,有別於過去科學研究重點聚焦於事物或現象間的統一性與可預測性,混沌科學則「把焦點放在潛藏的秩序、細微的差異、事物的『敏感性』,以及無法預測之事產生新事物的各種『規則』。換句話說,混沌學採取一種接受事相全部細節的方式,不排除或遺落任一複雜因子,使得其研究乃更接近於事物的原本相貌透過混沌觀點解析的結果,卻發現世界的混沌並非雜亂而無章,而是一種「有序的無序」,具偶然與必然相互滲透、複雜性孕育了簡單性,而「無理性孕育出了有理性」等相對又統一特質的綜合體。也就是說表面上僅管一切事物表相上是複雜、偶然且無序,然而透過混沌觀唸的解析,卻又可從其中發掘其深層所內含的簡化規律性、必然性與有序性。因此,混沌學不僅在觀念上突破過去科學探索的思維邏輯,「從絕對走向相對;從單義性走向多義性;從精確走向模糊;從因果性走向偶然性;從確定走向不確定;從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從分析方法走向系統方法;從定域論走向場論;從時空分離走向時空統一 」,更從此一與過去觀念相對的起點──複雜性,進一步揭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圖景──偶然性和必然性統一、簡單性與複雜性一致、有序性與無序性相伴、穩定與不穩定共存的世界。可以說,一種更為貼近自然現實的新思維與新的世界圖景,便是混沌學研究之重大意義。就如模糊理論的創立者札德(Lotfi A. Zadeh)所言:對邏輯、精確、定量的東西充滿敬意,對非嚴格邏輯的、近似的、定性的東西則表示輕蔑,這種態度是妨礙科學發展的。甚而疾呼必須實現科學態度上的根本轉變,放棄不現實的精確標準。 因為,混沌乃遍及一切,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無不受混沌理論所支配。混沌現象纔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一種常規真相,反觀經典科學所描繪的精確、線性的非混沌系,卻是不常見的例外現象,乃至於只是一種理想世界罷了。

科學的從經典簡單性研究走向混沌的複雜性研究,跳脫過去科學一直受限的局部範疇,一旦加入了對非簡單性因素的考慮,卻也開拓了科學的視界,從此亦涉入了具非線性屬性的社會科學領域。如此的發展趨勢,從某種層面來說,更可預示其與佛學對話空間上的延展與內容上的深化。

混沌的革命特質之一,乃納入了一切過去所不予考慮的非確定、非線性、無法具體解析表達等因素。而佛學強調「心」對於一切的關聯性,對於世界探究乃以「心」為思維主軸,乃至一切物質世界,包含外在空間環境與生命個體的種種現象,皆以「心」為因,更因心念之變化而有不同乃至不可臆測之演化。然而,吾人心念不僅無法以定量或定性方法描述,其生滅變化之快速,所謂「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更難以分析測度。於是,心這樣一個不可形象、不可解析表達或以科學儀器測量的不確定因素,便一直被排拒於傳統科學研究之外。由此,不僅科學昌盛的結果將人類社會引導走向一種偏頗的追求傾向與世界觀,更造成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心物間的巨大鴻溝而引起種種文化危機。而今,科學的開始重新審視那些一向被忽視的非確定與不可具體掌握的複雜因子,無疑地也向精神層面所可能引起的影響投注關照。儘管科學加入「心」的因素考慮,主因是來自於科學家們自己發現研究成果的不符現實性,例如從早期模糊數學將人們的偏好程度或決策的心理取向加入預測模式中,或如混沌科學全面地考慮所有不確定因素來預測實際的社會問題,其動機皆不在於解決心物間之鴻溝或是對於人類社會引導的一種修正,更不是以心理或精神為其主要探討。然而,科學這一路的發展路線,卻不經意地在分析乃至解決問題的思維上,走向與佛學以心主導世界的發展路線交會。混沌理論在現代所揭示的自然現象界的種種特徵,包括內在隨機性(intrinsic stochasticity)、蝴蝶效應,以及簡繁、偶必與有序無序的統一等,其實在佛學所主張的心所勾畫的世界中早有所表。首先,佛學謂「心生萬法」,其過程即具內在隨機性。眾生心不斷地生滅變異,根塵相接而有識生,塵境與諸根相合方有種種的意識分別,而其中除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塵境明顯來自於外界,意根所緣之法塵若據有部所言則含無表色、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如此一來心之變化便非完全來自於外界。那些內在的塵境牽動心念起伏,心念變化又感召外境改變或化諸行動去改變外境,內在塵境的隱匿性使得外相可見的改變無跡可考且瞬息驟變,整個外在環境看來就像處在一種隨機變動之中。簡單的例子如一人無由來的覺得想變化所處環境,於是將房中傢俱擺設大搬動一番,不僅在事先此一舉動的起念無可預知,亦無徵象可尋,其將如何變動更是不可測知。即使心念由外界塵境所引起,然而,由所緣塵境亦是無法完全預知其可能產生的心境,例如對同一物不同人則有不同之喜惡感覺,乃至同一人對同一物在不同時亦可能有不同之感受,完全無法測知,而其不可知仍是來自於內在特有之不確定屬性,非關外在。因此,混沌科學所揭示的內在隨機性此一現象特質,科學家或說此一種無規的非週期性行為,乃系統本身所產生的不確定性,並非來自於外在環境因素的刺激,完全是系統自身的屬性;若依佛學來說,則此內在隨機性其實源自於心之起滅,心之起滅非外在顯而能見故言內在,且其起滅不定故說隨機。佛學中,吾人心念被視為整個法界系統之初始值,一念善成光明境界,一念惡成黑暗境界,如法藏比丘多劫前,一念發願於是有今日之西方極樂境土。心能生萬法, 由心之變化幽隱難測而又有無限的可能,故而說是隱藏的自由度。於是,當佛學中極力言明萬法唯心造,心凈國土凈,其所強調的便是這種微細心念所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成凡成聖,凈土穢土全皆由此一理而來。 《易經》對待自然的態度,似乎很不以我們因果的程序為然。【在古代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幾率的撞擊,而非因果鍵會集所所產生的明確效果;他們的興趣似乎集中在觀察時幾率事件所形成的緣會,而非巧合時所需的假設之理由。】——羅素所言「規則之例外」。 因此,當人投擲三枚硬幣,或者撥算49要蓍草時,這些幾率的微細部分都進入了觀察的情境之圖像中。《易經》的作者相信卦爻在某情境運作時,它與情境不僅在時間上,而且在性質上都是契合的。對他來說,【卦爻是成卦時情境的代表】 【偶然的一致之意義——同時性】。同時性原理卻認為事件在時空中的契合,並不只是幾率而已,它蘊含更多的意義,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客觀的諸事件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觀察者主觀的心理狀態間,有一特殊的互相依存的關係。古代中國人心靈沉思宇宙的態度,在某點上可以和現代的物理學家比美,他不能否認他的世界模型確確實實是就像《易經》裏實在需要包含主觀的、也就是心靈的條件在整體的情境當中。正如因果性描述了事件的前後系列,對中國人來說,同時性則處理了事件的契合。《易經》六十四卦是種象徵性的工具,它們決定了六十四種不同而各有代表性的情境,這種詮釋與因果的解釋可以互相比埒。因果的聯結可經由統計決定,而且可經由實驗控制,但情境卻是獨一無二,不能重複的(注意:情境是獨一無二的,不能重複,我們有些人往往不能理解這一點,所以有客戶,一而再,再而三的問同一個問題,瀆則不告),所以在正常狀況下,要用同時性來實驗,似乎不可能。《易經》認為要使同時性原理有效的惟一法門,乃在於觀察者要認定卦爻辭確實可以呈顯他心婁的狀態,因此,當他投擲硬幣或者區分蓍草時,要想定它一定會存在於某一現成的情境當中。而且,發生在此情境裏的任何事情,都統屬於此情境,成為圖像中不可分割的圖式。但如此明顯的真理如真要透露它的涵義,只有讀出圖式以及證實了它的詮釋以後,纔有可能。這一方面要依賴觀察者對主觀與客觀情境具有足夠的知識,一方面要依賴後續事件的性質而定。這種程序顯然不是習於實驗證明或確實證據的批判性心靈所熟悉的,但對於想從和古代中國人相似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人士來說,《易經》也許會有些吸引人之處。 結語:易經的易字有三種意義:【變易、不易、簡易】。 一言以蔽之:如果能從變易不停的世界中找到不變的規律,這個世界其實就是很簡單的。這就是一種【整體認識】。 經由【神靈詭祕方式】的作用之後,蓍草才能提出有意義的答案。這些力量凝聚一起,成為此書活生生的靈魂。由於此書是種充滿靈的存有,傳統上認為人們可向《易經》請問,而且可預期獲得合理的答覆。 潛意識的因素或力量(神靈),這些因素或力量往往向外投射為諸神——換言之,其目的也就是要正視這些力量應有的分量,以便引導它們,使它們進入個體的生命當中,發揮作用。無疑地,這就是宗教一解(religio)最初的涵義——小心凝視,注意神奇存有(numinous)。在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Einstein:TheHumanSide》中,記錄了這樣一段愛因斯坦的話:「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 知變化之道者,知神之所為乎!(本文來源於豆瓣:《混沌七鑒》的書評,作者: platitude)

weixin.qq.com/r/ACkHH7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