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相信所选棕地适合发展公营房屋。

政府去年底提交棕地研究报告,指会率先研究160公顷棕地,发展公营房屋的潜力。发展局昨日透过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公布,已物色了8组分别位于元朗、屯门及大埔各处的棕地群,相信适合发展公营房屋,涉及约36公顷棕地,而透过与其相邻的土地合并研究,土地面积合共约63公顷,可提供逾20,000个公营房屋单位,争取10年内落成部分单位。不过,当中八成用地属于私人土地,亦涉及多达230个作业场地。

棕地。资料图片

发展局昨向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指已物色了8组分别位于元朗、屯门及大埔各处的棕地群,相信适合发展公营房屋,涉及约36公顷棕地,而透过与其相邻的土地合并研究,土地面积合共约63公顷,但51公顷位处私人土地。

棕地。资料图片

当中面积最大的位于元朗屏山北、朗天路以东及庸园路以西,占地约18公顷,当中约9公顷为棕地,现为综合发展区、住宅及绿化带等用途;该幅用地现时主要用作物流仓库,《星岛日报》早前也曾估计当局有机会「征用」有关用地。至于面积最小的一幅则是位于元朗大旗岭路以北,位处私人屋苑对出,占地两公顷,当中只有一公顷属棕地。

当局预计,上述棕地预计共可提供逾20,000伙公营房屋单位,并今年第二季起展开工程可行性研究。发展局指,已经与有关部门探讨如何简化及加快工作流程,现阶段期望在大约6年将「生地」变成「熟地」,并争取将部分单位落成的时间,压缩至由工程可行性研究起计大约10年内,以增加短中期供应。

位于沙埔(新潭路以东)的棕地。

当局亦透露,8幅棕地群中,估计涉及大约230个作业场地,主要包括一般仓库或贮物,以及物流业及建造业相关设施等用途,而零散分布在选址内中心地点的构筑物,日后或无可避免须要迁拆以为公营房屋项目提供更合理的布局及地尽其用的发展。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政府现时已表明意向,属意透过收回及清理上述8个选址的土地发展公营房屋,有关研究范围内的私人土地将不符合参与政府即将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而地政总署暂时不会处理研究范围内的私人土地业主提出的契约修订申请。规划署会继续下阶段检视余下290公顷的零散棕地,目标是在今年底前完成分析。

发展局相信所选棕地适合发展公营房屋。资料图片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表示,政府虽然形容发展棕地是未来出路,但暂时仅得36公顷有发展潜质,百分比极低,形容是向棕地发展报告「泼冷水」。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表示,8组用地内的大旗岭用地,就曾被申请过从3.5倍地积比加至4.2倍,但被城规会以交通配套不足而否决,政府必须要有效落实以基建先行的完善规划才能作大规模高密度的土地开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