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長在水裡。但不是那種像珊瑚一樣的生長方式。它們是長在水面上的漂浮植物。它們是生長在淡水裡的而不是生長在海水裡的。它們在全國的各大湖泊、河流裏基本上都有生長的,甚至在小池塘裏也能生長。它們不像浮萍一樣可以靠相對較大的葉子浮在水面上生長,它們能浮在水面上生長的原因跟水葫蘆相似。它們的葉柄都很發達,葉柄的中上部膨大成海綿質氣囊,氣囊裏充著一些氣體,這些氣體使得它們的葉子能浮在水面上。

烏菱(Trapa bicornis)的植株,2017年9月攝於北京白河大峽谷的溪流中。

這就是它的幼苗生長在水面上的樣子,它的葉子會平平的鋪在水面上,但其實它還有一根主根是紮在水裡的泥土裡生長的。植株上方的那根灰褐色的線狀物其實就是它的主體植株上發出來的一根莖,它也靠這個來固定自己,否則水一動它就飄走了。

你發的圖的菱角是兩角的烏菱(Trapa bicornis),它們個頭很大,有兩個彎彎的角,如果煮來喫的話,分量也很足。它很方便運輸、儲存、加工等,所以這種菱角相對常見一些。還有一種菱角的肉質更鮮嫩一些,個頭更小一些,那就是四角的歐菱(Trapa natans)。它的菱角長有四個角,而且每個角的尖端都很扎手,所以,這樣的菱角在市面上可能少見一些。

歐菱(Trapa natans)漂浮在水面上的植株,2017年8月攝於雲南大理洱海中。

你很容易就能看到葉子葉柄那個錘狀物,那就是它的氣囊,它就靠這個浮在水面上。

菱角也會開花,我們喫的菱角其實是菱的果實。

這就是成熟的歐菱(Trapa natans)的菱角,他那四個角的尖端都是尖刺,非常硬,扎人也非常疼。這樣的菱角在採摘、儲存、運輸等過程中都很困難,所以一般在市面上不太常見。


像荷花一樣,菱角生長在水中。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每到中秋節前後,便是菱角成熟的時候。無論是秋三寶,還是泮塘五秀,抑或水八仙,菱角都是其中的一員,可見人們對菱角的喜愛。

古往今來,留下的眾多《採菱曲》,便是人們喜愛菱角的一大佐證。南朝梁江淹在《採菱曲》中言道:「秋日心容與,涉水望碧蓮。紫菱亦可採,試以緩愁年。」直言採菱可以緩解憂愁,在那個年代《採菱曲》和《採蓮曲》便是當時的流行曲調。唐朝詩豪劉禹錫也寫《採菱曲》:「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蕩舟遊女滿中央,採菱不顧馬上郎。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菱角如錦緞一樣飄蕩在水中,採菱女子連心上人都來不及顧及,爭著去採菱角,她們爭著劃向那菱角多地方。蘭槳一道道劃過掀起一層輕浪,可見菱角的吸引力確實很大啊。

在名著《紅樓夢》中菱角忽就曾多次出現,第三十七回中,寶玉曾給湘雲送紅菱和雞頭果兩樣鮮果,此處的紅菱即是菱角中最常見的一種。第三十九回中,寶玉同眾姐妹在藕香榭喫蟹、飲酒、作詩時,鳳姐派人送來了「菱粉糕」和「雞油捲兒」,菱粉糕就是用菱角製成的一種糕點。大觀園中唯一一個入得了詩社的丫鬟,名字就叫香菱,只是香菱紅顏薄命,一輩子怎一個苦字了得。

還記得小的時候,每到中秋節,集市上就會有很多挑著擔子來賣菱角的農夫們,那時候外婆總會買上一些給我喫,然後還會跟我說,多喫菱角可以變得「聰明伶俐」,一個諧音的ling,便寄託了家人們最美的祝福。在中秋節前後出水的菱角,甘甜清脆,其中以紅菱為甚,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寶玉給湘雲送的那種菱角。紅菱鮮嫩、殼薄、肉厚、微甜,加上如其名一樣外觀色澤鮮紅,尤為討人歡喜。


上次朋友從老家帶了一點過來,聽說好像是生長在水裡的。不過這玩意除了長相特別以外,其它也沒什麼,味道一般般。清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