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枚胚胎,來自於一個叫胚胎實驗室的地方。

是由精子先生和卵子小姐結合培養而來的。

如果培養我三天的話,我就叫鮮胚,如果培養我5天的話,我就改名叫囊胚了~

我是很受女性歡迎的,她們每個人都希望我能留下來,在她們的身體里著床發育.

不過我對著床的環境是很挑剔的哦!一方面「內飾」要舒服,另一方面「外觀」也要好看。

所謂「內飾」,其實就是子宮內膜啦,子宮內膜如果太薄或者太厚我其實都是不喜歡的。

雖然目前我也不清楚我最喜歡哪種厚度的子宮內膜,但是當我的直徑大小有18-22mm時,內膜厚度在8-14mm之間就已經很不錯啦,畢竟內膜≥8mm時讓我留下來著床的幾率就會明顯提高的。

子宮內膜過薄的患者,往往有既往流產史、宮腔操作史、宮腔粘連分離史等,需在詳細了解病史後對因治療,必要時可行宮腔鏡檢查。過度增厚的子宮內膜,在做胚胎移植前,建議進行診刮及病理的檢查,排除內膜病變的可能性,這樣我才能有留下來的可能。

而所謂的「外觀」,其實就是內膜形態!要知道我也是很看重顏值的,良好的內膜形態可會有助於胚胎著床發育的哦。

那這個時候估計就會有女性朋友們問了,究竟什麼樣子的內膜形態是我最滿意的呢?會不會有像子宮內膜一樣沒有準確答案呢?

還真不是這樣的,對於內膜形態我可是有自己的評測準則的。

在超聲下,子宮內膜形態主要分為A、B、C三型!

A型為三線型子宮內膜,外層和中部強回聲,內層為低回聲,宮腔中線回聲明顯

B型為弱三線型,宮腔中線回聲不明顯

C型為均勻強回聲,無宮腔中線回聲。

在排卵期或移植前,我會優先考慮A型或B型的內膜形態進行著床哦。

另外,如果子宮內膜上出現強回聲區域或回聲不均勻,則有可能存在內膜息肉,建議你要做一下宮腔鏡進行確診。而如果子宮內膜在月經期不能呈現周期性變化,持續呈C型狀態,那就可能代表你的內膜的質量不良,遇到這種內膜很難讓我留下來著床的呦。

總體來說,子宮內膜豐盈,達到排卵前三線征,回聲均勻清晰,沒有強回聲、局部增厚、厚薄不均的現象,也沒有內膜息肉,就是標準的好內膜,比較適宜受孕。在此祝願各位家圓好孕、幸福一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