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喫辣,這個問題似乎總是爭論不休,誰說誰有理。

對我個人而言,酷愛辣椒的貴州要人印象深刻。

去年年底,我去貴州遵義下面的綏陽縣。一路和開車的朋友聊起來,我問你們這裡的特產是什麼?他笑說,「辣椒啊,這裡是中國辣椒之鄉。」我頓時尷尬了。在我的印象裏,喫辣似乎是川渝,是湖南,是江西人的專利。貴州給我的印象是酸,是酸湯魚那種,沒想到辣卻是深藏不露的第一。

在晚上喫飯時候,隨便點了幾個菜。每個菜都有辣椒不說,還專門給了一小碗剁辣椒,太要我驚訝了。我試著長了兩筷子,是香辣那種,有回味,不是辣的突兀,原來單單喫辣椒也可以這樣美呀!

後來,看到舌尖3最後一集,講到了辣椒美食地圖。原來,辣椒來自於美洲,從江南登陸中國。只是,江南是將辣椒作為裝飾植物,是餐桌上菜品的裝飾品。等到進入貴州,必是的貴州人瘋狂地追逐這種新味道,而貴州的土壤、氣候是辣椒天然的生長環境,此後貴州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產地。

在綏陽地區,辣椒的主要品種有大椒、朝天椒、皺椒、菜椒等,其中尤以「朝天椒」獨具特色。1999年9月,綏陽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將綏陽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當地有一道特產是幹辣椒麪,又香又辣,美滋滋呢!

不過,辣椒在貴州安家落戶,卻在進入川渝後發揚光大,川菜的辣一瞬間擊敗了原來川菜的多樣性,進而在甜、酸、苦、鹹、辛中取代了辛的位置,霸佔了無數中國人的味蕾。

湘菜是川菜之後的後起者,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有道是『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湖南人愛喫辣,夏喫辣椒袪風濕,冬喫辣椒驅風寒。辣是湘菜的靈魂,湘菜的辣,辣出了革命,也辣出了偉人。』

如何這樣說,在湖南,人們勸客時,總是殷勤地再三請喫「辣椒」。在湘西,每逢客至,苗族人總要用幹辣椒燉肉招待。在異國他鄉,如美國,如其他省市地區,無數的湘菜館門前懸掛畫有大紅辣椒的牌子,館內女招待的圍裙上也綉著大紅辣椒。湘菜的辣分為多種,有麻辣、鹹辣、鮓辣、油辣、鮮辣等。更奇妙的是,之前喫一道擂辣椒,是開胃菜,居然能喫出甜味來,太神奇了!

by舒懷


要說那兒的人能喫辣,我來試著回答。

我曾經在廣州工作過幾年。當時單位裏,天南地北,各省的人都有。其實廣州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儘管很多人會說粵語,也能偶爾聽懂粵語。但是在一個單位裏,大家都說普通話,就很難分辯出他是哪兒的人。但是,有三個地方的人絕對最好辨認。

當時在我們單位,大家都是年輕人,很多男的臉上都長痘痘。先拋開青春痘或者粉刺不說,那種臉上微紅、都是痘痘的,肯定都愛喫辣。而我們開玩笑說,這種人,不是四川的,就是湖南的,要麼就是陝西的。

首先說四川人,最愛喫辣,一般不僅要辣還要麻。川菜裏最常見的佐料就是尖椒和花椒。當時單位有個小夥是四川的,滿臉痘痘,就是每頓飯都要放辣椒和花椒,結果廣東濕氣大,所以就表現在臉上上。

另外就是湖南人。湖南人愛喫辣,最有名的人就不說了,他絕對就是湖南人喫辣最好的代言人。影視劇中經常看到,他直接拿著辣椒喫,不能不服呀。當然,他還愛喫紅燒肉。

最後來說就是陝西人。陝西人喫辣,主要是體現在油潑辣子上。陝西八大怪,一怪就是「油潑辣子就是菜」。把辣椒麪放到碗裏,加上鹽、五香粉、芝麻,攪拌,把油燒熱,再等冷卻80%,然後澆在辣椒麪上,再滴上幾滴醋,就是油潑辣子。每次喫麪就放上一點,絕對提味。陝西著名作家賈平凹曾寫道「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人齊吼秦腔,來碗然面喜氣洋洋,沒放辣子嘟嘟囔囔。」

當然,我那時候也是每天喫辣子,臉上自然也長滿了痘痘。


最能喫辣那自然非湖南人莫屬了。首先湖南的辣椒最辣,這個應該沒啥人有不同意見吧?如果誰真的有不同意見,在此就不浪費太多篇幅舉證了。其次就是喫辣椒的人,這個想必接觸過湖南人的基本都深有感觸了。就我接觸過的湖南人來說喫辣太厲害了!我當年在工廠打工時,廠子角落裡就有湖南人從老家帶了辣椒種子偷偷種在那裡,等到辣椒長大後我摘了嘗過後受不了!!!當時本人喫辣相當可以的,結果那幾個湖南同事當面摘了幾個青的發紫的辣椒,就著饅頭卡巴卡巴就喫的起勁。在那裡沒聽說別的省份人跟工廠提意見要往食堂配辣椒的,但是湖南的同事卻是強烈要求並且鍥而不捨,知道老闆最後把辣椒放在食堂餐桌上!!!


中國哪裡人最能喫辣?在我的印象當中,最能喫辣的地方,就應該是四川和湖南了,好像聽他們說,他們沒有一頓不喫辣,早上起來,一碗紅通通的酸辣粉,重慶小面,豌豆麪,不喫,一天都沒有勁,中午 喫的菜也沒有一樣不辣。晚上,就是火鍋的天堂,各種重慶,成都火鍋,串串,烤魚,讓人流連忘返。

湖南人的辣體現在菜上面,比較出名的是剁椒魚頭。我也是一個很能喫辣的人 可是有一次喫湖南的辣魚乾,還是把我辣哭了,那種辣是說不出來的感覺。一直以為中國就這兩個地方喫辣比較有名,可是當你去到貴州,你也會被他們的辣嚇到,那油潑辣子做的,讓你辣的懷疑人生。每個菜裡面要放辣椒,喫的時候還要沾幹碟,裡面都是辣椒麪的那種。讓你一大早喫的大汗淋漓。麻辣的味道刺激你的味蕾。我們安徽人也喜歡喫辣,但是和四川,湖南,貴州比起來,那根本不值得一提。不過我還是挺想去四川體驗體驗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麻辣。


說起喫辣,想必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重慶、四川等地方,而咱們浙江人往往被認為是最不能喫辣的地方之一。其實,我所生活的寧波這座城市裡的人還是比較喜歡喫辣的,而且也挺能喫的,相比於浙江其他一些城市要好得多了。

像我家鄉城市口味就比較清淡,對於特別辣的美食沒有多少人能夠喫得消的,所以我們那邊的川菜館辣度都很低的。相比之下,寧波的餐廳的辣度就「狠得多了」。我們公司旁邊就有一家川菜館,我們偶爾會去那邊點菜當作中餐。那邊的口水雞和泡椒牛蛙,我是不能連喫兩口,喫完一口必須要喝水喫飯,實在是太辣太麻了;但是我們身邊好幾個寧波的同事,喫起來簡直是爽到不行。

寧波的餐廳,基本都是帶著一點辣度的,想要喫完全不辣的還是比較少的,而且有的辣起來,那真的是有點誇張的。我之前去喫過一家在寧波做幹鍋牛蛙的店,這一鍋牛蛙看著是特別誘人,結果我是喫了一口根本喫不消,喝水都緩不過來。最後這一大盆都是我朋友喫的,我基本沒怎麼動,回去以後還被辣地胃疼。這一家店算是我在寧波喫到過最辣的店了,但是寧波願意去喫的人還很多的,而且我的那個寧波的朋友還喫得特別起勁。所以說,至少在我看來,寧波人還是比較能喫辣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 因為我作為一個廣東人來講 認知中也就是四川還有湖南那一邊的人會比較喫辣 這是印象中的 因為偶爾會接觸到這一些地方的朋友 但是我自己有去品嘗到的這些地方的美食

對了 舉一個特別鮮明的例子 我們高中時是住宿的 當時學校招了一批老師 都是從四川樂山那邊的師範大學找的 其實來的老師都很不錯 看起來很年輕 所以跟學生們交流起來沒有太大問題 我們宿舍十二個男的 都跟幾個老師的關係很不錯 偶爾下完課就會跑去他們那邊聊聊天

有一次星期六天 大家都沒有回去 就想著去班主任那裡坐一坐聊聊天 班主任是女的 她的男朋友也是在教我們 教我們數學 而班主任教語文 當時是中午十一二點吧 太久了記不住了 去到那邊剛坐下 他們兩人準備喫飯 叫我們一起喫 我們當然知道開玩笑的 就準備聊多兩句走了 然後看到我們數學老師從櫃子下面拿出一瓶紅色的辣椒 不是那種超市買的小瓶的 是那種可以自己家裡泡酒的那麼大的瓶子 裡面都是辣椒 然後他拿舀湯的勺子裝一勺直接放在飯上面………我們當時幾個人都懵逼了 這麼能喫辣 就笑著說這喫得下嗎…老師拿了點說 你們試試 一點都不辣…結果我試了一小口 直接辣到嗆起來……關鍵他們每頓都要加這麼多 還說廣東這邊的辣椒醬沒感覺 這一瓶是特意從家裡拿過來的……

我自己偶爾也去喫四川的火鍋 點的都是微微辣…原諒我不會喫辣!

所以印象中吧 能喫辣的也就這麼幾個地方的人


最能喫辣,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我是重慶人,對於辣椒我能說那是從小就開始喫嗎?不過,我覺得我們大多數重慶還是比較偏愛麻辣。

對於最能喫辣,我覺無外乎就三個省市:貴州、湖南、重慶、四川。而對於這四個省市的人,我覺得面對辣椒都可以有的一拼。 畢業後,我去貴州帶過2年多的時間,而且是在靠近南方的城市——銅仁,這個地方的人對於辣椒那也是相當的喜好,他們喜好的是那種幹辣的味道,不像我們重慶喜好的是麻辣,相對來說這兩個地方的人對於辣椒有點不相伯仲的感覺。

而四川也和我們重慶差不多,喜歡的是麻辣味道,不過他們對於麻辣的選擇傾向是更偏向於麻,辣味稍微弱點,這是幾次去成都那邊喫火鍋感覺出來的。湖南對於辣椒的喜愛和貴州銅仁那邊的人差不多,也是喜歡幹辣的味道。 我覺得這四個地方對於辣椒的體驗都大同小異吧,都是喜歡辣味的人羣,我覺得單純喫辣厲害的人,我覺得集中在貴州、重慶、湖南這三個地方交界位置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對於辣椒感覺有不一樣的抵抗能力,特喜歡喫辣。

中國有句俗語: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瞭這三個地方的人喜歡喫辣椒,但是喜歡程度有區別,以湖南人為最,達到了怕不辣的最高境界。湖南人喫辣椒由來已久,長期以來養成了喫辣椒的習俗,無辣不歡。湘菜裏辣椒必不可少,剁椒魚頭、辣椒炒肉、辣子雞等,不像川菜還有麻,就是純粹的辣,讓你辣得過癮。

毛主席集市湖南人,尤其喜歡喫辣椒,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在地裏種上辣椒,每頓飯都必不可少,曾經在延安還以自種的辣椒招待外國友人。戰爭年代湖南人都習慣隨身帶一把辣椒,用以解饞、取暖和提神。

本人是一名典型的湖南人,從小就喫辣椒,小時候經常有被辣得涕淚橫流、眼冒金星的經歷,但還是樂此不疲,每頓飯菜裏沒有辣椒便覺得淡而無味,特別喜歡喫菜裏那整個的幹辣椒,咬上一截辣椒,喫上一口飯,那感覺太過癮。長大後在北方上學,看到菜裏沒有辣椒頓覺得不可思議,然後胃口全無,剛去的一個月裏硬生生地瘦了十斤。

如果有人問湖南人,喫菜沒辣椒能怎樣?他一定會反問,菜裏沒鹽會怎樣?在湖南人的眼裡辣椒和鹽的地位一樣。

湖南人的性格就如辣椒一樣:喫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在戰爭和動蕩年代,這樣的性格使人能夠在危急時刻能夠力挽狂瀾,盡顯英雄本色。很早就流傳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在抗日戰爭期間湖南人出兵兩百一十萬,當時湖南全部的人口才三千萬,等於是十五個人湖南人就有一個為國出征,居全國各省人均參軍人數第一位。

湖南人付出了巨大犧牲,三次長沙會戰、衡陽會戰、常德會戰、湘西會戰打得難解難分,充分保衛了大西南後方。湖南人為中國抗戰作出了巨大犧牲,當時湖南省人口共計3800萬,全省88個縣都有湘籍戰士為國陣亡,陣亡人數高達51萬,死傷人數達100萬之多。


如果說喫辣椒,那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四川人,因為那裡是辣椒的最大產地。

但是我要說最能喫辣的真的 不是他們!

民間有句順口溜,說的是四川,湖南和貴州人對辣椒的狂熱程度,「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辣,貴州人怕不辣」。

但是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大地,能喫辣的地區真的越來越多了!我想說,四川,湖南和貴州真的很能喫辣!但是不是最能喫辣的!

新疆辣椒大又香

新疆也是辣椒的大產區。新疆的辣椒和四川啊,湖南的不一樣,個頭巨大,顏色更紅亮,喫起來香氣足,辣味也夠!新疆光照強,土地肥沃,適宜辣椒生長。

新疆人管辣椒叫辣皮子,因為當地的辣椒皮薄,辣足。你看大盤雞裡面那麼少的幾個辣椒,辣味都很足,可見辣椒的味道有多贊~

新疆人民其實喫辣的能力也很贊,各種涼拌菜啊,炒菜都會加入辣椒~

辣辣的新疆,熱情的民族~

廣西辣椒酸辣香

廣西人民也是級能喫辣的!最開始知道廣西的辣,是喫螺螄粉啊,米粉這樣的廣西小喫。

桌上擺了一小罐水泡的辣椒或者幾乎沒有油的辣椒。牆上貼在「辣椒狠辣,小心調味」。

當時我還不相信,就是個辣椒水水能有多辣呢?咵咵加了2勺進去~

哇……天呢,真的後悔不聽勸,真的是酸辣酸辣的!

辣的那個爽啊~舌頭都不是自己得了。

由此可見,廣西人把酸和辣結合的太好了。用最辣的辣椒泡成酸湯,這樣有辣有酸,幸福美滿啊

海南辣椒辣上天

海南的黃色燈籠椒你知道嗎?可別看他不起眼,那個辣度趕超一切你喫過的普通辣椒了!

只要一點點,就夠一家人喫的分量了。

黃色萌萌的辣椒,辣度爆棚哦~海南人民還把這個辣椒作為招待親朋好友的必備禮物,可見大家愛喫辣椒的程度和當地的天氣一樣火辣哦~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的人都愛喫辣,比如陝西,鍋盔配油辣子;比如內蒙,紅湯的胡辣羊蹄;北京人也列入了愛喫辣的名單,因為喫辣椒真的可以讓人開心哦~

你是哪裡人?愛喫辣椒嗎?評論區和我們互動吧

關注「藍豬坊」更多美食都在這裡


中國喫辣最厲害的無非就是川渝湘黔,川渝的辣注重在麻辣,很多菜都會放花椒,特別是生花椒。貴州的辣突出香辣,會放各種增香的調料調味,老乾媽就是以豆豉調味起家聞名,酸辣僅集中在黔南黔東南的蝦酸臭酸和紅酸上。而湖南更多的用到生辣椒,也就是純辣,不同於以上地區使用幹辣椒,甚至是多種幹辣椒混合使用的情況,用提辣的,提香的和提色的辣椒,以不同比例搭配使用。如果僅僅單純從辣度上來做比較,個人覺得湖南喫得辣一些,因為使用習慣就決定了辣椒在各菜系中需要起到的作用。當然,這都需要你瞭解大多數當地人在當地做菜的口味,我上學那會就有一個北京的室友愛喫我從貴州帶去的朝天椒,這總不能說北京人很能喫辣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