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常用英文字(示意图/Pexels提供)

▲民众多趁年轻开始规划意外、医疗险等保障型商品。(示意图/Pexels提供)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国人长照、失能险的投保率仅约3%,而导致难以自理生活患者,因疾病造成的比意外事故人数多出5倍,寿险界发现许多民众认为透过意外伤害、医疗健康险的理赔金应该足够支撑经济,但时间愈久愈感受到仍有长期现金流缺口。

卫生福利部统计,全国失能人口中高达44%是年龄介于18至59岁的青壮年族群,因疾病导致失能为意外事故的5倍,显示失能患者并非多为高龄者或是意外造成,而这也是大众一般对可能造成失能的两大迷思,也是许多保户以为靠意外险、健康医疗险等的保障就已足够的基础论点。

康健人寿总经理暨执行长邵骏崴Tim Shields说,2018年360°康健指数调查发现,除了癌症、失智症或阿兹海默症,「失去行动能力」首度入榜,高居国人忧虑健康原因的第三名。

若不幸年轻时失能,后续照护时间长达数十年,加上又是家庭经济支柱的话,失能对自己和家人损害程度甚巨,影响甚至比高龄失能还要严重,因此青壮族群不可忽视失能保障规画。

邵骏崴表示,目前除了全民健保的基本医疗保障等,国人购买长期看护保险比例仍然偏低的现况下,许多民众开始考虑在年纪轻、体况佳时用失能扶助保险来分摊失能照护费用,可以透过保单照顾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