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长期进出冷气房恐会导致「冷中暑」。(图/NOWnews摄影中心)
▲天气炎热,长期进出冷气房恐会导致「冷中暑」。(图/NOWnews摄影中心)

杨小姐参加路跑后觉得身体闷热、口干口渴,休息完后并没有改善,隔日参加有氧课程后仍头昏沉重,就像被紧箍锁住,后颈僵硬紧绷、人仙仙(台语),整个人倦怠爱困、注意力无法集中;原以为是运动酸痛产生的疲倦或感冒,没想到确诊为中暑。

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中医科医师赖博政说,当外界的温度变高时,身体为了要适应这个环境,将多余的热散出,毛细孔会扩张,血管通透性会增加,因而流汗,身体就是借此将多余的热量排出,若无法将多余的热带出体外,就容易造成中暑;长时间在闷热的环境工作、从事户外活动及经常在出入冷气房的人,例如外送人员、快递员更要留意补充水份。

赖博政提供在食衣住行的4大防中暑的技巧给大家,1、食:多吃凉性的食物,如:薏苡仁、萝卜、绿豆、番茄、西瓜、香瓜、小黄瓜、丝瓜、冬瓜、苦瓜;高丽菜、芹菜、地瓜叶、薄荷、木耳等,但寒性体质或是平时肠胃过差、易腹泻腹痛、有溃疡性疾病者,需慎用或少用;2、衣:穿著棉制吸汗的宽松衣物,避免紧绷不透气的衣物。

3、住:环境保持通风,避免过于闷热及潮湿。若室内温度太高,可适当使用空调,但须注意温度不可过低;4、行:出门在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适时补充水分,避免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活动。如果有剧烈运动可以喝稀释的运动饮料,避免水分及电解质过度流失。

赖博政指出,中医认为「暑」是一种致病的邪气,容易消耗人体内的水及气,因此常见有口干喜饮,短气无力,「暑」邪易上扰心神兼夹湿热,会有头重、胸闷、倦怠、腹胀;中暑分成「阳暑」和「阴暑」,长时间在闷热不通风、炎热的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容易造成「阳暑」,常见症状为面红汗多、身体燥热、心情烦躁、口唇干渴。

此外,若是在炎热环境下突然进入冷气房中,或贪凉而突然饮用大量冰饮,使体内过多的热无法散出,则会造成「阴暑」;「阴暑」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医师提醒,民众要是自觉身体发热但热像不明显、少量流汗或是不流汗,身体沉重倦怠没精神、头晕重痛、胃口变差,小心「阴暑」已经上身,若严重有呕吐腹泻交作等症状,建议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