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圖書館可在線閱覽的善本古籍一覽

來自專欄我所知道的漢語史與文獻學17 人贊了文章

  • 紹興圖書館網站已公布一批館藏善本古籍,共48種214冊。先放鏈接:

首頁?

115.239.174.206:8081

數量不多,全部是館藏善本。版本上主要是明刻本和文集稿本,有興趣可以看看。

(不知道為什麼不按部,而按冊做條目)。

上面的鏈接如果打不開,可以從這裡進去,左下選擇館藏珍品古籍:

http://www.sxlib.com/tsindex/index.htm?

www.sxlib.com

紹興圖書館--紹興特色資料庫紹興圖書館--紹興特色資料庫?

www.sxlib.com

  • 閱覽界面是這樣的:

左邊有目錄,細分到卷為止。

書影非常清晰,水印也恰到好處,並不影響閱讀。

上面的複製和檢索功能都是擺設,因為只是拍攝書影,沒有文本化。

下面是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每半葉裁切為一張書影,頻繁翻頁,很不方便,尤其當網站特別特別卡的時候(沒錯,紹興圖書館的網站特別特別卡)。主流都是兩個半葉(一拍)為一張書影,保存了書的原貌,也省了翻頁的功夫。

上面有雙頁模式可以選擇,選擇後書影也相應縮小。

能用到的功能就是這樣,沒啥特別的。

  • 再看目錄頁面:

行款、尺寸、裝幀、版本等項目齊全,贊。

注意,這裡的信息不一定會跟國家的普查數據完全相同(可能是著錄規則不同,也可能是觀點的差異),還有些個別的小錯誤,使用到版本等重要信息的時候還是留意一下。整體上還是蠻靠譜的。

無四部分類、總卷數,差評。

有個借閱功能,大概類似超星這種可以離線閱讀的功能吧,需要下載一個軟體,我沒試過。

  • 最後看看這48種214冊古籍到底是哪些,我按照四部分類法列出,補齊總卷數,書目如下:

一、經部(1部6冊)

1.(明)劉濂撰·《樂經元義》八卷·明嘉靖刻本(6冊)

二、史部(6部79冊)

1.(清)宗聖垣撰·《雷州公日記》不分卷(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乾隆六十年、嘉慶五年、嘉慶十八年)·稿本(6冊)

2.(明)李廷機(明)葉向高校正·《新刻校正古本歷史大方通鑑》四十一卷首一卷(存40卷:1-8、11-20,宋元1-21,首一卷)·明萬曆周時泰刻本(卷七至八配清抄本)(20冊)

3.(宋)朱熹撰·《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存29卷:1-11、16-29、34-35、38-39)·明成化九年(1473)內府刻本(15冊)

4.(清)溫睿臨撰(清)李瑤勘定並撰繹史摭遺、卹謚考·《南疆繹史勘本》三十卷首二卷《繹史摭遺》十八卷《卹謚考》八卷·清道光十年(1830)泥活字印本(36冊)

5.不著撰者·《劉蕺山弟子攷》不分卷·清光緒會稽董氏行餘學舍抄本(1冊)

6.(清)杜聯撰·《蓮衢自訂年譜》一卷·稿本(1冊)

三、子部(18部67冊)

1.(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宋)孫兆改誤·《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顧從德影宋刻本(10冊)

2.(宋)釋普濟撰·《五燈會元》二十卷·明嘉靖四十年(1561)徑山寺刻本(20冊)

3.(清)張曜孫撰·《產孕集》二卷·稿本(2冊)

4.(明)趙祜撰(明)鄭復初批評·《新刊地理紫囊書》八卷(存4卷:1-3、5)·明萬曆刻本(4冊)

5.(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明)王世懋批點·《世說新語》八卷·明萬曆淩瀛初四色套印本(4冊)

6.(明)閔齊伋輯·《三子合刊》十三卷(存1種:《南華真經》2-3)·明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2冊)

7.(元)蘇霖編篡·《書法鉤玄》四卷(存3卷:1-3)·明嘉靖三十六年嚴嵩刻本(3冊)

8.(明)汪□編·《詩餘畫譜》不分卷·明萬曆四十年(1612)汪氏刻本(3冊)

9.(清)莫栻輯·《蝨小志》六卷·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稿本(1冊)

10.(清)周巖撰·《本草思辨錄》八卷·稿本(2冊)

11.(明)孫光裕撰·《血症全集要》不分卷·明末沈應辰刻本(4冊)

12.不著撰者·《便產須知》二卷·明嵩[崇]禎十四年(1641)王萬祚刻本(1冊)

13.(明)呂獻策撰·《調經法門》一卷·明嵩[崇]禎二年(1629)刻本(2冊)

14.(明)陶奭齡撰·《小柴桑喃喃錄》二卷·明嵩[崇]禎八年(1635)李爲芝刻本(2冊)

15.(清)周師濂輯·《滄海遺珠》不分卷·稿本(2冊)

16.(清)陶濬宣撰·《稷山論書詩》不分卷·稿本(1冊)

17.(明)釋圓澄撰(明)朱嘉謨輯·《雲門顯聖寺散木禪師宗門或問》一卷·明萬曆刻本(2冊)

18.(清)章學誠撰·《信摭》一卷·清道光八年(1828)山陰沈復粲抄本(2冊)

四、集部(23部62冊)

1.(明)張之象輯·《唐雅》二十六卷·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無錫縣刻本(10冊)

2.(明)夏言撰·《桂洲詩集》二十四卷(存21卷:1-2、6-24)·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曹忭楊九澤杭州刻本(7冊)

3.(唐)柳宗元撰(唐)童宗說注釋(宋)張敦頤音辯(宋)潘緯音義(宋)文安禮撰附錄年譜·《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一卷年譜一卷(缺5卷:23-26、年譜)·元末明初刻本(15冊)

4.(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存3卷:32-34)·元至正元年(1341)集慶路儒學刻本(1冊)

5.(宋)黃堅輯·《魁本大字諸儒箋解古文真寶》前集十卷後集十卷(存10卷:前集6-10、後集1-5)·元刻本(2冊)

6.(元)蘇天爵輯·《國朝文類》七十卷(存3卷:57-59)·元刻本(1冊)

7.(晉)釋支遁撰·《支道林集》一卷·明嘉靖十九年(1540)皇甫涍刻本(1冊)

8.(明)吳訥編·《百家詞》□□卷(存《酒邊集》、《知稼翁詞》、《白雪詞》、《蛻巖詞》、《初寮詞》、《僑菴詩餘》附錄《北樂府》、《半山詞》、《逍遙詞》、《竹窓詞》附錄、《烘堂集》、《鳴鶴餘音》、《蒲江詞藁》、《東澤綺語》、《東浦詞》、《白石先生詞》、《履齋先生詩餘》16種)·明抄本(4冊)

9.(清)邊浴禮撰·《健修堂詩錄》二十二卷(存5卷:6-10)·稿本(1冊)

10.(明)余煌撰 胡道南 馬用錫校 徐維則校輯·《余忠節公遺文》一卷附錄一卷·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稿本(2冊)

11.(清)王煐撰·《憶雪樓詩》三卷《嵾衡逰草》一卷《幷鄉集》一卷《還庚集》一卷《少作偶存》一卷·稿本(2冊)

12.(清)沈堡撰·《洛思山農駢枝集》八卷·清抄本(2冊)

13.(清)王石如撰·《兀壺集》一卷·清康熙十五年(1676)稿本(2冊)

14.(清)董滋本撰·《浣香山房吟草》一卷·清同治元年(1862)會稽董氏行餘講舍抄本(1冊)

15.(清)陶在銘撰·《寄槃詩稿》不分卷·稿本(1冊)

16.(清)釋與宏撰·《懶雲樓詩艸》一卷·稿本(1冊)

17.(清)馬賡良撰·《拙怡堂文稿》二卷·稿本(1冊)

18.(元)王實甫(元)關漢卿撰(明)王驥德(明)徐渭注(明)沈璟評(明)王驥德撰彙考·《新校注古本西廂記》五卷彙考一卷(存3卷:4-5、彙考)·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王氏香雪居刻本(2冊)

19.(清)沈煒撰·《瘦吟廬詩草》不分卷·清道光稿本(1冊)

20.(清)紀勤麗撰·《鄰彭山館詩鈔》四卷·稿本(1冊)

21.(清)陶濬宣撰·《稷廬信稿》一卷·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稿本(1冊)

22.不著撰者·《越中閨秀詩》二卷·清光緒會稽董氏行餘學舍抄本(2冊)

23.(清)童鈺撰·《借庵詩》一卷·清乾隆刻本(1冊)

  • 一些題外話

公布館藏古籍的圖書館越來越多了。以前的老學者要是能復活,看到現在那麼豐富的古籍資源,大概能樂得再死過去。

日本的國立國會圖書館、內閣文庫、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美國的國會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圖書館等都有大宗的館藏古籍可供下載或閱覽。中國的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也有大量古籍可以在網上獲取。但是各地方圖書館的腳步就慢了很多,即使發布也主要是那些善本,且數量有限。

其實相比善本,需求更迫切的是那些普通古籍。普通古籍經濟價值上低於善本,學術價值則根本不輸所謂的善本。而學術界常說善本應當兼顧「文物性」和「學術性」,但在圖書館界是唯文物論的,所謂的「學術性」只是一句空話。所以善本往往各館都重視,優先影印出版和數字化,而一些冷門的普通文獻卻很難得到。

《私人訂製》里那俗導兒說得好:「以年代判斷價值,社會等級區分高下,那是文物觀,不是藝術觀。我就不說這本身就是庸俗觀了。」希望有朝一日普通古籍也能輕鬆地在線獲取,不但於古籍保護有益,也省了人們大筆盤纏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