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与AWS合作?在2017年11月的年度AWS re: Invent大会期间,香港同泽集团董事会主席卓泽凡说,这是因为AWS的长期发展与创新能力,以及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总体拥有量。作为一家投资机构,2017年9月,同泽集团协同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人和亚马逊AWS共建了西安联合创新中心项目。

那么,除了44.1%(2016,Gartner)的云市场份额外,AWS的长期发展与创新能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在亚马逊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财报中,包含了公司研发费用的「技术与内容」一项分别为92.75亿美元、125.4亿美元和160.85亿美元。2016年AWS营收为122亿美元,几乎是2014年的3倍。从2016年Q3至今,AWS的收入超过15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2%,整个2017年有望实现180亿美元营收。

相应的,Amazon CTO Werner Vogels在2017 AWS re: Invent大会上表示,自2012年首次举办re: Invent以来,AWS推出了3951项新服务和新特性。而仅2017 AWS re: Invent大会期间,AWS就发布了100余项,整个2017年预计超过1300项,也就是说2017年是过去5年的33%。这个数字在2014年是516项,2015年为722项,2016年达到1017项。

毫无疑问,今天的AWS已经进入了「成功者循环」,即成功的创新和投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营收、新的营收又投资于更多的创新,如此正向循环。对于其它云厂商来说,还处于不断投资和初创的状态,但AWS已经率先从「创一代」进入了「富一代」行列。在AWS身上,「富者越富」的创新溢出效应正日益显现。

资料库技术大爆发

(AWS CEO Andy Jassy)

2017年,AWS在过去超过十年技术积累的溢出效应集中爆发了,特别是资料库技术领域。

今年是AWS DynamoDB非关系型资料库白皮书发表十周年。早在2004年的时候,Amazon就是Oracle资料库的主要用户,当时Amazon的技术团队与Oracle的技术人员一起,试图解决如何在大规模互联网应用中突破当时Oracle资料库极限的思路,特别是当时的资料库还是以关系型资料库为主。

随后,在2007年,AWS团队把这方面的积累汇聚到了一份白皮书,并向2007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的操作系统原理学术大会提交,催生了后来的NoSQL非关系型资料库。2012年6月,AWS发布了DynamoDB资料库云服务,以支撑类似亚马逊购物车这样的关键型互联网应用。今天,Lyft、Redfin、Comcast、Under Armour、BMW、Toyota等广泛的互联网和企业都是DynamoDB用户。AWS DynamoDB和Google MapReduce并列为两大NoSQL流派,是大数据的基础。

在2017年的re: Invent上,AWS再次发布了可跨全球多个地理区域(Region)的全托管多主、多区的全局表DynamoDB Global Tables,简单点击滑鼠就可以为大规模的全球化应用程序提供快速的本地读取和写入性能,而不用管具体的跨区域复制数据表的过程。目前,AWS在全球有16个地理区域,Global Tables现已在美国三个和欧洲两个区域上线,未来将在陆续在全球上线。另一项新发布的On-Demand Backup随需备份,则能在不影响可用性或性能的前提下,快速备份PB级的DynamoDB资料库。

除了DynamoDB外,在过去十年间,AWS还提供了多种关系型和非关系型资料库服务:通过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Amazon RDS)托管资料库服务,可管理MariaDB、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Oracle及PostgreSQL、Amazon Aurora for MySQL、Amazon Aurora for PostgreSQL;数据仓库服务Amazon Redshift;支持内存计算Memcached和Redis的Amazon ElastiCache等。

在2017年11月的Gartner操作型资料库魔力象限中(适用于企业级交易型应用), 微软、Oracle、AWS和SAP为前四名;在2017年4月的Forrester Wave资料库即服务报告中,AWS名列第一。

在2017 AWS re: Invent上,AWS再次推出了Amazon Neptune 全托管、适用于高度关联数据的图形资料库,其核心是高性能图形资料库引擎,能以毫秒级响应来查询图形,非常适用于推荐引擎、欺诈检测、知识图表、药物发现和网路安全。

多技术领域遍地开花

(Amazon CTO Werner Volgels)

除了资料库技术外,在容器、无伺服器技术、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物联网等高级计算与技术领域,AWS的创新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在2014年,AWS发布了Lambda无伺服器技术架构。自那以后,无伺服器技术的概念就开始在云计算技术领域流行。在2017 AWS re: Invent上,AWS CEO Andy Jassy说,AWS 的客户非常喜欢 Lambda,而且AWS Lambda已是无处不在。

所谓无伺服器技术,就是开发者在开发云软体的时候,只需要关注软体的业务逻辑,而无需关注最底层的伺服器配置、部署、扩展等繁琐的IT管理工作。同样的理念用于容器技术,就是刚推出的AWS Fargate,AWS Fargate 是一种无需直接管理伺服器或集群的容器部署管理服务。还是同样的理念用于机器学习,就是刚推出的AWS SageMaker全托管机器学习服务,开发者只需关心数据、机器学习框架和演算法,其它参数调优等工作都 SageMaker自动完成。

在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方面,在2016 AWS re: Invent上集中发布了AWS的AI产品线,包括文本到语音转换服务Amazon Polly、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和人脸识别服务Amazon Rekognition以及可编写自然人机交互的Amazon Lex。2017年Amazon相继推出带屏幕的智能音箱Echo Show和Echo Spot、第二代Echo音箱、可连固话的Echo Connect等产品。

截止2017年Q3,Alexa Skills商店里有25000种技能,可以通过智能语音来调用上万种消费类数字服务。数万的开发者把Alexa语音服务,集成到不同的产品里,包括BMW和MINI汽车、Sonos One智能音箱、Harman Kardon的Allure智能音箱、Motorola X4智能手机等。

在2017 AWS re: Invent上,AWS进一步发布了Amazon Rekognition Video实时及批量视频分析服务、Amazon Transcribe 自动语音识别文字记录服务、Amazon Translate 自动多语种文字翻译服务、Amazon Comprehend全托管自然语言处理理解服务、Alexa for Business等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服务。这些新服务的推出,都是基于前期AWS积累的机器学习演算法、计算实例和云服务,以及包括Echo在内的各种业务场景。

而Alexa for Business 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应用与ERP、CRM、HCM等企业级应用系统直接对接,包括Teem 的会议室管理系统、RingCentral的云通讯平台、Salesforce销售CRM、Concur云报销、SAP SuccessFactors云人力资源、Splunk大数据平台、AWS CloudWatch云监控、Acumatica ERP 等对接。Alexa for Business无疑将进一步拓展Alexa的智能语音交互生态圈,特别是把消费级应用与企业级应用连接起来,这实际上就是掌握了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的新入口。

更进一步,AWS今年的re: Invent上,还推出了首个深度学习摄像头DeepLens,这是AWS继Echo智能音箱后进入又一个新的智能硬体品类。除了预置优化的MXNet框架、支持AWS

Greengrass物联网边缘计算核心功能外,还可与多种AWS云服务结合起来,极大降低了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应用的开发门槛。

重新发明用户体验

(用物联网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格斗选手的实时情绪)

在AWS以往超过十年创新积累的基础上,现在的AWS将更加注重整体优化所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实现一键式或一站式交付的用户体验。

比如新推出AWS Cloud9全托管的云集成开发环境,具有快速部署、深度整合、实时协作开发、多种Debug纠错功能等特点,主打自动化、自助化、智能化辅助编程的开发者体验,依然是从用户体验上著眼。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往年的AWS re: Invent,今年登台的标杆型用户更加有「reinvent重新发明」的意味。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Michelle McKenna-Doyle展示了下一代数据统计分析系统Next Gen Stats。

通过在球员装备及橄榄球中嵌入RFID射频识别标签,Next Gen Stats能够捕捉各类实时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在AWS的机器学习等云服务上被实时分析后,再把分析结果叠加到赛场镜头之上,从而在NFL媒体渠道、赛事转播、第三方数字平台以及场内大屏上观看更多的数据信息。

AGT International & HEED 创始人 Mati Kochavi 则是在UFC国际终极格斗冠军赛中应用AWS的机器学习云服务。同样利用 IoT 和人工智慧技术,HEED将感测器内置在格斗选手的手套内,就能对选手的每一拳、每一脚都进行数据测量分析。实时数据分析叠加到格斗赛的直播中,极大增强了比赛的观感和体验。虽然这套系统正在UFC进行测试,但仅是在2017 AWS re: Invent舞台的演示效果就已经十分震撼。

DigitalGlobe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Walter Scott分享了如何在卫星图像和地理大数据的分析中使用AWS云服务的体会。DigitalGlobe是一家美国的商用高解析度地球影像产品和服务供应商,通过自有卫星群和包含超过40亿平方公里的地球影像库,为各类机构提供环境监测、油气勘探、导航等卫星图像及地理大数据服务。为了更有效的使用地理数据,DigitalGlobe已经率先使用了Amazon SageMaker,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媒体和娱乐产业积极利用AWS新技术,重新发明媒体和娱乐的数字体验外,类似国泰航空这样的传统企业正在快速用上AWS。国泰航空IT部门总经理方逸翔在2017 AWS re: Invent上介绍,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国泰航空的65个B2C应用服务都已经迁移至AWS。接下来,国泰航空对于AWS的机器学习服务很感兴趣,从文字聊天到语音聊天机器人等,都有潜在合作空间。

Werner Vogels以这句话作为三天大会主题演讲的结尾:「如果十年后,你没有使用AWS,而是自己去东拼西凑各种技术时,你会突然感觉我仿佛在俯瞰著你,而你也会对自己说:『Werner 不会喜欢这样』。那时对我而言,就已是不朽的存在。」

不用说十年后,现在的AWS云平台上的各类技术、产品和服务,就已经足够大而全,创新溢出效应正在以加速度递增,再加上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可以说整个云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强者越强、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正在AWS身上体现。

而一个坚持公有云的AWS,对于企业和其它传统IT厂商来说,正在显现「挤出效应」。到底公有云能否取代私有云,正如Andy Jassy所说,就看谁的发展和创新速度更快。

最后引用Andy Jassy在其2017 AWS re: Invent主题演讲中的压轴金句:「实现云转型,是我们此生经历的最大的科技转型。这是Builders(开发者)的黄金时代,我们很高兴能身在其中!」(文/宁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