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實習第一天的工作是整理勞動合同,當時公司三百多人的勞動合同以及其它相關資料全都放在一個文件櫃裏,負責帶我的主管人很隨和,幫我列印了一份現有人員名單,讓我負責把這些合同裡面現有的人員以及離職人員區分出來,然後按照部門排列整理,本來以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結果竟然換了不同的幾種方式才把事情順利完成,起先我將上面標了部門的人員分別整理,核對一個,然後放一個進文件夾,企圖一步到位,以為這樣是方便的方式,1小時候發現這真是一個再愚蠢不過的方式,因為我似乎一直都在不停的打開每個文件夾,卻找不到合適的資料,當然這樣最終也能把活幹完,可是這個太耗費時間而且極其枯燥,何況還有一大疊其它的單子,懶癌告訴我不能這麼幹,於是我便把剩餘的部分準備按照部門進行拆分,這個時候發現隨和的小姐姐給我的兩頁人員名單太亂,明明是要我按照部門劃分,卻給了我按照入職時間排序的人員名單,直觀性不夠,於是便去問小姐姐能不能給我電子名單,小姐姐倒是爽快,立馬就發我了,重新打了名單之後,讓小姐姐幫忙搬來了一個桌子,開啟了我的「流水線作業」,現把人員不管離職未離職,按照部門不同分開放置,再一個部門一個部門按照名單對照,將離職人員清除,接下來就是旁邊一疊「包羅萬象」的紙張歸類了,還是用同樣的方法,再進行匹配,最後終於在下班前完成所有工作,不得不說這種事情真的是用流水線的方式最順手;

那麼問題來了。。。

上班第一天整理合同,你能學到什麼?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個苦差事吧,一臉不情願的去做,但我倒是沒有,樂在其中,合同和人員檔案是什麼?是這個公司的核心機密好不好,你一個小職員剛進公司能接觸到公司薪資標準麼?會給你看到公司薪酬水平麼?答案當時是不可能了,但是整理合同的你卻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到這些,當然我不是什麼商業間諜,一個學生也沒多大心思;不過就順帶看了下公司有幾個部門,各個部門有幾個人,部門負責人是誰,負責人有什麼過往經歷或者一些個人資料什麼的;但是這些對於小白來說真的已經夠了好不好,最起碼你對公司有個大概瞭解了。在這裡我想告誡一下各位hr從業者,員工檔案最好不要給剛入職的新人碰,不要給自己或者公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當然我想當時她們也沒想太多吧,大概是誰都不願去做這些整理的工作,而且我只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學生,就順手交給我做了。

後來我自己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做人力資源負責人,開始也帶了個實習生,看著小姑娘做事挺積極,人也很陽光,就想讓她多學些東西;於是在第2個月的時候我讓她抽時間去做下整理員工檔案的事情,本來是想讓她瞭解下公司員工的背景以便更好的和業務部門溝通,結果小姑娘嫌麻煩一直到4個月後實習結束,都沒做這一件事,算是挺遺憾的一件事吧,有時候真的決定有些人只是看上去聰明些,反而像我這種看起來有些愚笨的人才把事情想得更深一點吧,後來實習結束小姑娘跟我說感覺在創業公司學不到太多東西,所以畢業想去大公司試試,我沒有做挽留,只是誇讚了幾句,順便祝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總結:敲黑板

作為職場菜鳥,不要有被害妄想症,以為前輩給你一些看起來不太重要的工作,就是欺負你,她們可沒那麼多時間去欺負你,現實的職場不是電視劇裡面的宮鬥劇,只要對自己沒有威脅,大家還是喜歡與人為善的,就拿整理合同那件事來說吧,對於後來我能夠在短時間內記得公司大多數人在公司的角色,功不可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