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货币战争」一词,可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货币红利」一定相当陌生。「货币战争」拜作者宋鸿兵之赐名声大噪,虽然许多专家对他的论点,不见得同意,但是现代各国的货币战争,确实正在开打。

「货币战争」基本上是富国俱乐部专属特权,也是有钱国家的专利,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全球金融霸住地位。一般人会好奇,取得这样的霸权,会得到甚么样好处?19世纪初英国的金融地位,在20世纪为美国所取代,20世纪末欧洲经济崛起,建立欧元区想与美元抗衡,日圆也不干示弱,想分一杯羹,最近几年人民币也随著经济实力的提升,跃跃欲试想在全球金融变局中,取得一席之地。

什么是货币红利

为什么各大强国,都想取得国际金融地位,其好处就是可以取得「货币红利」,也就是一种占尽穷人便宜的手段。举个例子,就好比穷人去富豪家种田打工,富豪收成谷物农粮后,却拿著一张欠条盖上印章,给所有来打工的穷人当作工资。所以每个穷人家里都存了一大堆欠条,当穷人之间有交易需要时,也会拿这些欠条彼此交换衣服、刀具等实物。此外,富人还可以用自己写的欠条,和其他穷人,交换所需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力。这就是「货币红利」的本质,背后的支撑力量,就是大家对富人财富的信任。所以「货币红利」观念,就是有经济规模与实力的国家,所发行的货币,愿意被其他弱势国家持有,当作货币储备。而这些强势货币国家,藉著举债的方式发行钞票,购买并享受其他国家,辛苦所生产的物资。这就是强国藉著自由主义的外衣,以现代文明的手段,巧妙豪夺落后国家资源实况,基本上可以视为富国剥削穷国,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复辟。

二次大战后,为了加强国际自由贸易,重建国际货币秩序,1944年各国在美国布列敦集会,决议将国际货币交换,建立在一个以黄金的固定交换基准上。也就是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再和美元挂钩,成为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金本位制度,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让美元俨然成为世界货币的供给者,并负担起各国货币与黄金间接联系的角色。

历史变局

但是欧洲经济复苏以后,美国又因为越战,对外贸易赤字逐渐扩大,导致黄金大量外流,所以尼克森在1971年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布列敦体系解体,美元贬值,金本位与固定汇率制度崩溃,被浮动汇率所取代,美元的发行,也不再以黄金为后盾。

各国为了要稳定自己的货币汇价,以及贸易上的需要,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存底,由于美元的无可取代地位,普遍成为各国货币的发行准备。所以国际上对美元的需求,成为美国无限制举债的有利条件,只要各国央行继续依赖美元,当作外汇储备,美国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印钞,而不必担忧贬值。这种无限举债的印钞的权力,就可谓之「货币红利」,诚然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特权。开发中国家以辛苦生产的工业与农矿产品,卖到这些国家,换取这些国家的货币,再储藏起来,当作支撑快速经济成长的货币发行准备。这些先进国家,不但坐享不劳之获,还年年以赤字增加军备,耀武扬威横行世界。若换成希腊等小国,过去一些年同样贪图享受,搞得政府年年赤字,不但货币狂贬,发行的国家债券,还被评为垃圾等级,落得破产纾困的命运。这就是小国寡民,去学富人俱乐部的下场。

未来变局

观察未来趋势,随著国际贸易量的成长,各国的外汇存底需求,仍会逐年增加,欧元、日圆也都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货币。只要趋势不变,这些国家仍可以继续享受「货币红利」的好处。所以中国大陆人民币,为何也急于想摆脱弱势货币地位,设法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以及中俄联手推「石油人民币」,就是想不要再被富人俱乐部予取予求,被掠夺资源后,再回头箝制你的发展。因为他们恐惧落后国家的崛起,因而失去「货币红利」的优势,这将是富人俱乐部噩梦的开始。

(若要引用货币红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