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變化,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踏入中藥行消費。(圖/記者李依頻攝)

幼時街上中藥行林立,每逢寒冬來臨,人們習慣到中藥行抓一帖十全大補湯替家人進補;當女性月經結束後,母親們也常到中藥行買四物湯替女兒補身。曾幾何時,隨著大家不再光顧,路上中藥房的蹤跡日益減少,使其邁入黃昏產業。

據瞭解,受限於《藥事法》規範,政府僅覈准1993年以前的列冊中藥商執照,或由中醫師、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的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管理,纔可繼續經營中藥行,在上述規範影響下,讓中藥行數量不斷減少,從鼎盛時期的1萬5千多家,驟減至僅存8千多家。

關於中藥行沒落,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馬逸才觀察,六大原因促使中藥行式微,首先最關鍵的就是傳承產生斷層。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馬逸才觀察,六大原因促使中藥行式微,首先最關鍵的就是傳承產生斷層。(圖/記者李依頻攝)

為什麼中藥行的傳承會斷層?他解釋,1993年2月5日後不再發放中藥商執照,目前列冊中藥商平均年紀都超過60歲,隨著老一代凋零, 儘管下一代想回來繼承, 卻由於無法取得新的中藥商執照,而變成無照營業,為了生存只好轉行,使中藥行面臨傳承斷層的窘境;另一方面,有藥商執照可經營中藥行的人,也未必一帆風順。

除此之外, 還面臨五大問題,包括「健保制度改變市場生態」、「消費族羣老化」、「GMP藥廠瓜分傳統市場」、「中藥汙名化」、「政府用西藥邏輯管理中藥」等。

在「健保制度改變市場生態」部分,馬逸才說,早期健保未實施前,許多民眾會到中藥行買補藥,但健保實施後,由於僅針對科學中藥給付,所以中醫多採用科學中藥,減少利用水煎藥,而影響中藥行的生意。

而在「消費族羣老化」方面,由於中藥行的擺設較舊式雜亂, 現代的年輕人習慣到燈光明亮、整齊乾淨的通路購買,中藥行亦遭遇年輕族羣不願踏入消費的隱憂。

再來,因過去媒體的負面報導,在在讓民眾覺得中藥不安全、不衛生。馬逸才澄清,近年來臺灣的中藥已實施邊境管理,並持續更新農藥、重金屬和二氧化硫的檢驗標準,建議中醫師和業者應多多宣導,讓大眾更瞭解中藥的安全性。

此外,隨著GMP藥廠、生化科技廠、食品廠出現,研發愈來愈多新產品,加上有些中藥材能藥食兩用,也使傳統的中藥市場被瓜分。

最後,他認為政府用西藥的邏輯來管理中藥,亦影響中藥行的沒落。馬逸才解釋,用西藥的邏輯來管理中藥,雖有助中藥規格化,但一味用西藥的分析方式, 不見得適閤中藥,反而令中藥的文化精髓消失,建議藉由正式教育培養中藥人才,讓產官學界有更多中藥人才,以利管理中藥。

由於上述六項原因,中藥行頻頻吹起熄燈號,即使新生代積極轉型中藥行,也會遭逢上述挑戰,以當前成功轉型的泰成中藥行跟新博愛中藥行為例,當他們的老一代凋零時,恐仍遭遇無照經營的難題。


▲隨著時代變化,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踏入中藥行消費。(圖/記者李依頻攝)

今年43歲的泰成中藥行第三代經營者許開興指出,考量前途下,年輕一輩若考上中醫師會從醫,不會想開中藥行;若考上藥師,也非經營中醫,而是去西醫工作,他目前沒有相關藥師或中醫師執照,因此會擔心如果老一輩凋零後,自己就變成無照經營中藥行。

因此他除了致力轉型中藥行、維持本業外,也開設中藥文物館、研發養生茶飲和藥膳,就是怕萬一無法繼續經營時,還有其他方式能讓自己跟中藥文化能活下去。

今年33歲的新博愛中藥行第三代經營者許書涵亦擔憂未來無法持續經營,她希望政府能給予相關管道來學習和考照,有合適的過渡措施,讓想接手的新生代有機會能延續中藥行。

由於大環境影響,促使整體中藥產業的沒落,然而也有許多中藥行奮發創新,希望「逆境重生」、再次發揚中藥文化。

馬逸才指出,中藥商依經營型態分成進口商、批發商跟零售店(中藥行),在中藥進口商跟批發商的轉型方向上,建議應提升服務跟貨品品質,以及強化品牌,來提升企業形象。

在零售商方面,可以透過把店面變明亮整齊,增加客人來店率,並舉辦各式活動,延長客人駐店的時間,來推廣中藥養生知識。

他進一步建議,雖然藥膳餐廳跟咖啡店可作為中藥行轉型的方向,但一窩蜂都轉往咖啡店發展,恐失去中藥行的意義跟主體性,或許中藥行可朝文物館或博物館發展,讓大家更能瞭解中藥的產地種植、中藥如何炮製與文化。

另外他也建議,因年輕人較不清楚中藥,也建議中藥行可開辦中藥材講座,增加年輕人對中藥材的瞭解和興趣。


▲馬逸才建議,以泰成中藥行為例,中藥行也可朝文物館或博物館發展,讓大家更能瞭解中藥的產地種植、中藥如何炮製與文化。(圖/記者李依頻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