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

Vol.477

都说每座城市,都应该要有一间酒店可以代表市民们的集体回忆。如果选一间酒店代表广州,那么一定是白天鹅宾馆。

戳 视 频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白天鹅宾馆:老广们的记忆

说起五星级酒店,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比广州更有发言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上世纪90年代,国内首批三家五星级酒店全部花落广州。其中最早开业的白天鹅宾馆也位列其中,成为中国实质意义上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都说每座城市,都应该要有一间酒店可以代表市民们的集体回忆。如果选一间酒店代表广州,那么一定是白天鹅宾馆。

与其他五星级酒店相比,白天鹅宾馆算得上历史悠久。站在广州塔向西眺望,这座临江而起的城市地标,36年来兢兢业业的矗立在珠江畔,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诞生。

酒店与城市

白天鹅宾馆的故事,得从商人霍英东讲起。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神州大地,对外经济贸易迎来高速增长期,来中国的外国客商日益增加。祖籍番禺的香港爱国实业家霍英东响应号召,来到内陆兴建中外合资酒店。在当时,广州能住的宾馆大多仍是标准的“招待所中国”印象。

当时的广州城区占地面积不过54平方公里,约只有现在的137分之一。天河也还不过是一片农田洼地,霍英东则相中了广州白鹅潭边环境优美的老租界区——沙面岛。

为了不破坏沙面岛的整体环境,在香港有填海经验的霍英东选择在岛外的江面围堰造地,把宾馆建在了宽阔浩渺的河面之上,取名【白天鹅】

在100米限高内,以1000个房间为目标,白天鹅宾馆一开始便迎难而上。彼时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中,很多建筑材料和家具不得不选择从海外运输。在那时没人知道一个真正的五星级酒店应该是如何的。但从设计到施工经营,霍英东先生都坚持由自己人做,一定要建造一间有中国特色的五星级酒店。

1983年2月,白天鹅宾馆正式开门迎客。作为80年代初为数不多的高档酒店,白天鹅宾馆迎来的第一批客人是来参观的广州市民。抽水马桶、柔软的手纸、金色的水龙头,这些越洋而来的现代化物件一度成为宾馆的明星。据老员工回忆,当时洗手间一天用掉几百卷纸都是常有的事情。

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家酒店的包容能与白天鹅宾馆相比。重新装修后的白天鹅依然遵循“四门大开”的经营理念,将一、二层免费向公众开放,早已成为一个大众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而对许多广州人来说,白天鹅宾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威水”史。那时候有能力在白天鹅吃一餐饭的家庭,非富即贵。普通家庭也就只有在节庆喜宴或港澳的亲戚回乡才能去里面摆上一桌。现在时代发展了,偶尔去白天鹅叹一次早茶,渐渐变成了老广们的日常生活。

在大堂的正中央,高三层的空间里,一处园林景观镶嵌其中。亭台瀑布,流水潺潺,此处名为“故乡水”。中国人讲究饮水思源,故霍英东先生题写的“别来此处最牵萦”环绕在侧,代表了海外侨胞的对祖国浓浓地思乡情。

故乡水不仅承载了白天鹅的历史,也是老广们的集体回忆。不论何时来白天鹅,老广们在故乡水旁拍张全家福都是一个隆重的仪式。

二十年前,街坊李阿姨抱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女儿在故乡水下的红色小桥上拍摄了一张全家福,如今女儿长大成人,自己也不再年轻,看着对比的照片才会发现二十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36年过去了,站在这个故乡水观景台上拍照的还有很多人,有的尚在襁褓之中,有些已于古稀之年。但是他们都呼朋引伴,笑望着镜头,一如几十年前的景象。

也许当下一个十年、二十年过去的时候,白天鹅的故乡水依然如故,只是这画面里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正如张国荣的一句歌词所说: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注:封面、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说你小的时候

都去哪里拍全家福,

那个地方现在还在吗?

|

欢迎留言分享!

|

- END -

本期故事制作团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