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景卉(大爱电视记者) 
摄影/李文杰(马来西亚慈济志工)

伊代气旋席卷辛巴威东部,重灾区奇马尼马尼县山间村落消失、地貌改变;
住房破碎,村民安置收容所,领取政府与NGO组织发给的物资后,
他们通过灾后出现的小河返回,却不知「家」将在何方。

与莫三比克接壤的内陆国家辛巴威,三月十五日到十七日伊代气旋侵袭期间,短短二十四小时降下六百毫米雨量,集水区山洪暴发,引发严重土石流,东部马尼卡兰省灾情惨重,其中位于边境的奇马尼马尼县(Chimanimani),全区超过九成被毁。

通往东部重灾区的主要道路、联外桥梁中断,首都哈拉雷慈济人朱金财与本土志工,灾后隔周由当地人领路,满载一车面包、净水剂,绕道走崎岖山路前往马尼卡兰省勘灾。原本五小时可以到达奇马尼马尼县,灾后却花了十几小时车程。途中路况恶劣几度受阻,志工夜间在无水无电的军方基地外露宿,隔天终于进入奇马尼马尼县。

途中多处聚落遭土石流冲刷,幸存居民形容豪雨那夜洪水从四面八方过来,树木被连根拔起,大水退去只剩下满地泥泞。灾后一周,当地几乎只能靠直升机运送有限的物资补给,山区日间温度摄氏二十多度、夜间降到十度以下。

灾区水电中断,人们直接取用路旁积水使用;志工先分送净水药剂,平均一百五十毫升可以净化一千公升原水。在初步勘查收容中心与灾况后,了解居民亟需粮食、净水剂、毛毯等生活物资,志工即刻著手筹备。

急寻有油的加油站

志工回到哈拉雷采购赈灾物资,同时要克服燃料短缺问题。由于外汇短缺、经济凋敝等种种因素,在城市地区要加油至少得排队四小时以上,也因此常常造成严重塞车。

汽油在辛巴威取得不易,多年来四处访贫的朱金财早己习惯,只是这次有三台车要运送物资前往灾区,志工日日搜寻有油的加油站,提前排队买汽油。「这一阵子最长等过六、七个小时,有加到油还好,好几次等了几小时,就要轮到我,他们却说没有油了!没有汽油,就去不了灾区……」为赈灾奔走的朱金财一度哽咽:「慈济人到灾区现场看到的,那种感受不一样,受灾居民真的非常需要帮助。」

慈济长年关怀的社区,居民响应救灾,在东景社区(East-view),当志工还没抵达集会所,就看见众多身影,这天来了八百多人,每一户拿出家中所能捐出的衣物、零钱,要托付慈济人带入灾区。

七十八岁的艾葛妮丝奶奶,独居没工作,她缓缓拿出三十分辛币(约新台币0.25角)捐赠救灾,这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了,「我听到伊代气旋死伤的消息,难过地哭了,希望有机会祝福他们。」

位于首都外围的结卡区(Jacha Area),聚集许多外地前来落脚的贫困居民,纷纷带来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物资捐出,「衣服和鞋子是受灾居民现在需要的,这也是我们能做到的事。」

伤心的人相互安慰

位于东部山脉间高地的奇马尼马尼县,风灾过后尽是洪水冲刷带来的嶙峋石块与泥泞,红色土壤裸露山间,道路柔肠寸断;灾后三周过去,地方政府仍在修复基础路况,民生修复状况几乎是零。

国际救难队与搜救犬持续寻找罹难者遗体,位于山下的聚落卡帕村(Kopa),行政中心与一百多栋建筑物遭土石流冲走,数百人罹难或失踪。地貌改变出现的小河水流湍急,居民们小心走过独木桥,前去领取政府发放的生活物资。

辛巴威慈济志工在四月五日、十三日展开两场大型发放,致赠当地人们的主食豆渣粉给七个收容中心煮食,也带来两千条环保毛毯供民众夜间御寒。四百多户受灾家庭则领到食油、盐、黄糖、玉米粉、衣物,居民不禁拍手歌唱。

刚果村有近百户被土石流冲走,房屋半毁的千余位居民在四个收容所栖身,「有其他团体来,都是东西放了就走,」妇人麦昆多对慈济志工说:「但你们亲手交给我们,又为我们祈祷;你们的发放让我很感动,第一次感受到温暖。」

因为感动与信任,麦昆多带著志工走回她的家,她指著眼前大片黄土说:「我们家有三个房间,这里开始是院子,我们有养鸡,那里就是我的厨房……」

风灾那晚,土石流冲破家门,丈夫与两个女儿受伤,庆幸地全家安全逃离,如今被安置在教堂收容所。风灾中失去一切,她常茫茫然地走著,不是走到远处溪流洗衣,就是走去等待领取物资,不想待在拥挤的教堂里。她的处境,也是收容所人们的缩影。

茫然无助的一家人,因为慈济志工给予的温暖而有了笑容,小女儿穿上志工带来的衣服,仿佛多了一分面对未来的希望。

这次赈灾团队中,本土志工珍,故乡就在奇马尼马尼县,风灾带走她的四位亲人。「家人以为暴雨己经停了,没想到其实水已经淹到胸口高……」重回故乡,珍难掩伤痛,更遗憾的是迄今尚未寻获父母兄姊的身影。

见到一位妇人孤单站在土石前,珍上前哽咽说:「我的哥哥在坪口口,也被大水冲走了……」「我们都不要伤心,把一切交给上苍。不要哭,不要哭,我们要相信老天,一切都会变好的。」失去六位亲人的妇人紧紧地拥抱珍,彼此悲伤的情绪有了出口。珍也承诺,她会将小爱变成大爱,继续与志工们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付出。

【本文为「慈济月刊」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