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還爲如何寫作文苦惱的時候,你的同齡人已經在與頂級名家探討寫作的奧祕了。4月2日下午,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王躍文教授在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體藝館三樓爲學校學生帶來了一場題爲《傾聽文學的聲音——文學欣賞與創作之管見》的講座,對文學的語言、主題進行了全面剖析。

邀請王躍文來到學校講學,是該校第三屆書香校園活動之一。 熱烈的掌聲與期盼的目光之中,王躍文面帶微笑地走上講臺,以親切的問候拉開了講座的序幕。王躍文談到,習近平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文學在中華文化傳承中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意義。文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結構深刻而永久的參與者。文學在中國人的靈魂塑造心靈塑造精神結構當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呼籲大家熱愛文學,因爲文學可以開發心智,開發眼界,可以讓心靈更柔軟,讓生活更美好。

在講座中,從事文學創作三十年的王躍文跟大家分享了文學創作的一些心得。一是文學虛構。虛構是文學創作最重要的藝術手法。他認爲,文學虛構就是作家依據生活素材進行文學想象的過程。小說作家的虛構能力越強,就說明創作能力越強,如果不會虛構,只知道照搬生活,一定不是好小說。虛構要有現實依據、文化依據、邏輯依據、心理依據。他談到,小說如《國畫》《梅次故事》《蒼黃》《朝夕之間》《漫水》等都讓讀者感到特別真實,但從細節、情節、人物到故事,都是虛構的。

二是文學語言。作家的文學語言,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字面目。他談到自己的“官場小說”、歷史小說、都市小說、鄉村小說,以及散文雜文隨筆,文字風格都不相同。而他最敬重的魯迅先生作品語言可用四個字概括:生、冷、硬、澀。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語言風格則具備時間大跨度、細節高密度的特點。《百年孤獨》推進時間有祕訣,這也是其語言風格使然。

三是文學主題,文學主題客觀存在,但切忌主題先行。文學的主題巧在含蓄,作者的意圖越含蓄,做爲藝術創作就越好。文學主題有賴於作品本身的自然溢出,文貴於曲,人貴於直。文學主題貴在豐富,文學作品主題的可詮釋性越豐富,其品質就越高貴。一句話可以講清楚的文學作品不是好作品。《百年孤獨》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其主題的豐富。最後他談到,文學主題要向上、向善、向美,這是人性的本質決定的。人類能夠生生不息,就是我們從總體選擇上,會選擇正確的道路,會選擇光明的方向,要不然人類早就滅亡了。所以魯迅先生才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孔子說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人類文明被人類文明史、文學史所印證,凡流傳下來的文學經典都是好書!

兩個小時的精彩講座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講座結束後,王教授饒有興趣地與孩子們探討寫作的奧祕,耐心解答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惑。

此次王躍文開講既是該校“樂善講壇”的開山之篇,也是王教授首次走進中學校園,與中學生面對面地交流。一位獲得教授簽名贈書的同學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能零距離感受大家風範,與名家對話,感覺自己非常幸運。”李泉老師感嘆,“王教授不僅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文學的種子,於無聲中也滋養了孩子們的治學態度及人生態度。”

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之樂樂無窮。從本次講座起,該校“書悅槐蔭,共享成長”第三屆書香校園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活動內容有硬筆書寫比賽、“推薦一本好書”評比活動、學生詩詞大賽、我是“閱讀之星”等,旨在通過各種活動,激發同學們的閱讀熱情,倡導師生將讀書與實踐相結合,成爲陽光、健康、向上的真正閱讀者。

簡介:

王躍文,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湖南省德藝雙馨藝術家,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曾獲魯迅文學獎、湖南省文化創新獎、湖南省文學藝術獎、湖南省青年文學獎,以及《小說選刊》《中國作家》《當代》等多家文學刊物獎。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亡魂鳥》《朝夕之間》《大清相國》《蒼黃》《愛曆元年》,中短篇小說集《漫水》《無雪之冬》,雜文隨筆集《幽默的代價》,訪談錄《無違》《王躍文文學回憶錄》等。中篇小說《漫水》在英國翻譯出版,長篇小說《大清相國》在日本翻譯出版。其作品既有對現實生活的銳利表達,也有對歷史長河的人文發現,以及對原鄉故土的深情回望,在文壇和讀者中享有盛譽。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通訊員蘇曉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