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商会中国代表处在北京正式成立。南共市商会主席米盖尔·卢汉

·帕莱塔表示,「我们愿意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拉中友好合作架起桥梁,增进拉中人民福祉。」

米盖尔·卢汉·帕莱塔强调,南共市成员国的许多企业都期盼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南共市商会将促成各成员国与中国在基础设施、物流运输和经贸投资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和机构到拉美投资以及开展各项合作。」

联系密切,贸易有望更上一层楼

南方共同市场是拉美地区举足轻重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先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发起,现已扩展到十余个国家。

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南共市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似,都肩负著国家发展、改善民生、提高福利等共同的历史使命,而共同的使命使中拉命运紧密相连。近年来,双方保持著友好交往。中国-南方共同市场对话已进行了六轮,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双方进行了多次讨论。2012年,双方曾共同发布进一步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联合声明。2018年6月结束的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透露,南共市希望启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

南共市成员国也与「一带一路」关系日益密切。智利、秘鲁、厄瓜多、苏利南、盖亚那、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都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南方共同市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乌拉圭曾表示愿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南共市国家的门户。该国政府表示,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给乌拉圭提供发展机会,还可通过乌拉圭向整个南共市国家提供服务,并给相关参与方进入南方共同市场提供平台,进一步拉近南方共同市场与参与国的关系。

▲乌拉圭携优质食品和高端服务亮相进博会。(图片来源:中新网)

与拉美各领域合作广泛、深入

当前中拉关系已进入双边合作和整体合作并行发展的新阶段。

双边贸易方面,中国连续五年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数量增长的同时,交流的产品也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产品以外,现在从拉美进口越来越的农产品、食品、制造业产品等。2018年,拉美15个国家、277家企业参加了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

投资合作方面,拉美现已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聚集地。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投资形式日益多元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不断完善,不仅涉及能源资源、农业、制造业,还涉及到电力、公路、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更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新领域。

承包工程方面,随著拉美国家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方式,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企业凭借资金、技术、施工等管理优势,积极扩大同拉美国家的合作。拉美已经成为继亚洲、非洲之外对外开展承包工程的第三大市场。

自贸区建设方面,中拉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目前,中智自贸协定已完成谈判正式升级;中国与秘鲁的自贸协定在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贸升级谈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与哥斯大黎加的自贸协定执行顺利,对双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中国与巴拿马已经完成了五轮自贸协定的谈判。

金融合作方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就在巴拿马开展金融业务。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在拉美多数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智利和阿根廷设立了人民币结算中心,在巴拿马发行熊猫债,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多个拉美国家加入了「亚投行」……

为加强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合作,中拉开展经贸合作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2019年4月刚刚成立了中国—拉美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是中国与拉美国家间首个多边金融合作机制,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牵头成立,共包括阿根廷投资与外贸银行、墨西哥国家外贸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将为中拉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