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侵刪】

通過多年的讀書與思考,我潛意識經常使用三個思維模式:系統效應、無套利均衡和因果機制。系統效應是對客觀世界的基本描述。無套利均衡是思維的一個衡量基準。因果機制是具體決策的依據。三者彼此融入,又各有偏重。


系統效應

我說系統效應的意思是」結構+進化「兩層含義,非模糊意義上的」全面「的意思。比如說,老師告訴你要系統複習一下,就是全面的意思。系統效應是說我們每天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相互交互的系統中,這個系統的元素彼此交互。一個微笑的結果往往產生巨大的結果。

從正面很難讓讀者有直觀的感受,幸運的是,這個交互思維就是要教會我自己兩點,這兩點是容易理解的:第一,這個世界是很複雜的,我任何事情我都儘力窮舉所有的可能。第二,我能理解的事情和掌握的信息是非常不完善的。

舉一個例子,實證經濟學家在做計量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不會很在意R平方的大小,一方面因為不斷加入新的變數會改變其大小,另一方面是因為的不能窮盡所有造成outcome的驅動因素,學術界也是要靠一點點的積累才能逼近一件事情的因果機制。一個因果機制改變時空之後就可能完成不成立,或者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曾在一個文章中說過,我非常恐懼純碎的哲學作品,或者大部分只用邏輯支撐的作品。比如,我很不喜歡哈耶克的經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邏輯上推到極致,往往忽略了實證的複雜性。我真的不推薦,低年級本科生不要過多讀者一類書。

最後舉一個例子,大家都說要先富,先修路,但是非洲的某一地方崎嶇的地方更發達,因為收到殖民者的殺戮較小,因而保存了更多的勞動力。

一言以蔽之,你很難去猜測一個事情的全部真相,所以不要要對簡單的邏輯保持警惕。


無套利均衡

如果說系統效應是一個關於客觀世界的基本認識,無套利均衡就是建立一個參照系。大家應該都聽人說,一個人能走到多遠,最後很大部分決定於一個人視野。我覺得這是個參照系的問題。

無套利均衡一個最簡單含義是,你要達成的每一個目標都要考慮你的輸入和你的競爭對手相比具有優勢。是不是更努力,運氣更好、有高人相助。我此前寫過一個回答,專門講過一些無套利均衡的細節,不再贅述。

無套利均衡更重要一個含義是,一定要想明白所處的環境的結構。你在人類發展的歷程的什麼位置,你的所處國家的發展階段,你家庭所處層次,你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你的圈子在這個社會的位置,你的成長經歷中那些是你通過努力獲得的,那些是你有某種優勢獲得的,例如經濟水平,父母職業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哪些是你是處於劣勢的。

想明白這些有什麼用呢?用處很大,可以讓您更清楚自己對於某一個目標、愛好、職業最求、人生理想的進軍路徑,讓你聰明的繞開一些不必要的挫折,節省時間。

一個有益的進軍路徑,就是尋找合適的牛人,儘可能複製你能做到的部分,以及怎樣補救你不具有的部分。這個原則適用於小到考試,大到人生規劃,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要注意的事情,你一定要準確把握甄別那些因素是重要的,而不是人云亦云。


因果機制

因果機制是每天都要用的一個思維模型。一個outcome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呢,通常很難確定。

輸入A得到一個結果B,但是這個具體的作用機制什麼呢?成立的前提的是什麼呢?

在推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搜集能力,但是我在系統效應部分說了,你永遠不能獲得全部信息,所以判斷的時候要非常小心。

處理的時候,能做到只有兩點。第一,一定要儘可能全面的搜集信息,作為你判斷的依據,一定要搜集到你大概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為止,或者在專業領域你可以斷定其他的信息造成擾動很小。

第二,一定要習慣在不完全信息下決策。一般地,你需要有兩個地方需要面對不完全信息的問題。

在確立因果關係的時候,你需要面對不完全信息的問題。在你掌握的信息基礎上,確定因果關係。這是對於受過學術訓練的人的基本要求。你要繞開一些基本的錯誤,例如selection bias,omitted variable,以及 reverse causality,計量經濟學合格的同學不陌生吧。在網路發達的今天,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你要辨別消息的來源的真實性,判斷的依據是一般常識、專業知識,以及上述我說的幾個錯誤。網路信息中可操縱的內容實在太多,我的一個習慣是,我大概要確定傳遞問題的人的基本水平,和自己,以及朋友中的高手相比,這個人水平到底如何,一般從文字之間都可以讀出來,這樣基本上就可以對於大部分信息置之不理。

在已知因果機制,真正決策的時候,還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尤其預測未來發生事情的時候。股票投資是一個例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時刻發生什麼,所以要預留足夠的安全邊際,減小出錯的概率。德州撲克是另一經典的場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張牌是什麼,flop之後,如果還沒有成牌,就不要下大注,賭turn了。生活中的這樣的場景有很多,面臨不確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概率思維,去判斷你要付出的代價,以及成功的概率,剩下的就真的是決策的過程了。

決策之後,就要承擔後果,成功了就大吉大利。失敗了,就願賭服輸。


結論

如果你能讀到這裡,我很感謝你的支持,可我希望你能繼續下去,給你一個貼心檢測。

你在知乎上讀到我的文章,你決定要不要相信的時候,就無法獲得全部的決策信息,因為你不認識我,不了解我話的真假。

怎麼辦呢?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字裡行間看看是不是邏輯有問題。

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步驟,大部分人都想的到。

更難得是,你要想想為什麼我會有以上三種思維模型呢?僅僅從邏輯上讀起來還可以,是不是有不適合你的地方呢?

我說這些不是為了否定我自己,也不是忽悠你,因為這就是我說的因果機制中的一些原則——前提和假定。

寫這個文章的過程中,我腦海浮現很多書,例如《海陸的起源》《KKV》《第三種大猩猩》《槍炮病菌鋼鐵》《社會學的想像力》《西周的滅亡》《計量經濟學》《證券投資》《系統效應》《國際政治的社會演化》《accounting for value》甚至是《詩詞格律》和一首詩。。。

這說明,我不是從某一個書本里看了什麼東西,來照搬給大家。這是我的經歷、思考,當然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愚蠢的,難道了讀到這裡,你還會用非黑即白的辨證視角嗎(對了,我也不喜歡辨證法,罵我吧)

即便是專業的研究者,對一項學術研究也不會說一定是對的,這是說:我的數據是這樣的,推斷是這樣的,驗證結果是這樣的。如果其他人同意,你就發表了。

很久未更新文章,對不起關注我的每一位朋友。祝大家假期快樂,明天還要幹活,只有晚上寫一下啦。

晚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