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非音乐专业学生,但曾在音乐学院旁听过基础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课程。

现在我每天能有二至三小时专注学习这本教材。遇到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找到老师或朋友解答。希望能有高人特别是学过这本教材的前辈指点一下:

如何安排学习进度,如何安排各章节的学习顺序(是否应该按书安排的顺序学习),如何结合书附带的音频学习等。

还有其他以我的知识和视野现在想不到,但您能想到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不胜感激!!


卸腰。

学习进度来说,美国大学本科,一般是四个学期学完整本书的。如果你能确保自己每天有2-3个小时来学习,其实2-3个学期的时间能全部学完。

如果你的目标是尽量透彻地学完整本书,那么就直接按照书编排的顺序来学习就好。

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联系实际。这本书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很多规则,都是以实际乐谱谱例来讲解的。课后的习题,也应尽量多关注分析类的题目,而不应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配四部和声的题目上。不知道你有没有买教材配套的workbook,如果有买的话,把这本习题集做完,掌握会更扎实。这个习题集,没有出中文版。所以如果想买的话,估计得买英文版。但不买其实问题可能也不大,把书里面的习题全都用心做完,再加以更多实际作品的乐谱分析,效果也会不错。

最后,还是想提示一下:这本著作,针对的音乐范围是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是这个大时期里,音乐写作观念和规则的总结。学这本书,是为了帮助你去更好地分析,或者说从更专业的角度去聆听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它是一个有时期和风格限制的著作。切忌看了书中的一个规则然后去疑惑为什么科普兰不是这样写的。


我以前也提问过类似的问题,圭大给的回答是本书的和声篇章很有价值。所以如果基础不错的话,可以重点看下讲和声的那几篇(实际上是一大坨).....
说实话这本书相当的厚,而且练习题没有答案,如果是学完了却得不到反馈的话,有些东西忘得会很快的。比如我。很多东西就已经忘了....

还是邀请下 @圭多达莱佐 回答吧。


说实话这本书翻译的太垃圾了,很多地方我都怀疑是用翻译软体翻译的,一堆名词罗列,毫无逻辑,不知所以!

如果实在要看这本书的话,看英文版吧。


补充下这本书的目录,这样没有用过这本书的人也好回答我的问题了。真心感谢大家!


看了题主提供的目录,感觉这本书很全面哎,作曲四大件都包含了,对于系统学习音乐理论肯定是很有用的。不知道题主学习本书目的是作曲,还是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如果是作曲的话,我再给题主推荐一本书《composing music, a new approach》,William Russo著,很注重实际训练的一本书,好多有效的小练习。

自己的个人经验是读了很多理论的书但对于实际创作的帮助不是特别大,当然理论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了。现在我在学这一本注重实际训练的书,然后再回头对照一些理论比如曲式什么的感觉格外有效。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