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裏


暴雨夜。幾個緝毒警抓住毒販,人贓俱獲,但緝毒警卻有些倉皇地撤退,因爲他們背後有上百號拿着手電筒和棍棒的村民緊追着,來勢洶洶地吆喝着要警察放人。


村民團團圍住緝毒警察


雙方對峙,直到村委書記/宗族大佬在擁護下走上前,喝住村民,村民才讓出道。正當緝毒警準備離開,有村民在衆目睽睽之下破壞物證,緝毒警想要阻止,但村民一擁而上攔住。


村民只聽從宗族大佬的號令


在審訊室裏,毒販的囂張也是前所未見,不僅摸清每個警察的底細,對他們的收入、私人生活瞭如指掌,甚至直接對緝毒警威逼利誘。毒販告訴緝毒警若放了他,就給80萬,若不放了他,明早就得寫檢查受處分,因爲他們有官職更高的“保護傘” ,每月拿300萬。


有恃無恐的毒販


果不其然,緝毒警第二天就被領導訓斥,毒販被取保候審,但回去後就“自殺”了。接着領銜這次抓捕行動的一名緝毒警被殺害,另外一名則背上殺人和當毒販“保護傘”的黑鍋……


緝毒警察(紅色外套和牛仔外套)一死一傷


這一切,是國產劇《破冰行動》的開篇:足夠硬核、足夠大膽。很多觀衆感慨:難得看到尺度這麼大的電視劇。 


《破冰行動》海報


在涉案劇裏,緝毒題材是最具戲劇效果的類別之一。這主要是源於緝毒的複雜性、困難性和危險性。有警察人士曾這樣感慨,黃賭毒裏,毒往往是最難抓最危險的。因爲製毒團隊最有錢,有錢就有裝備,槍支器械等應有盡有,若非萬事俱備,緝毒的風險性極高;有錢也有人脈,尋找保護傘,黑白通吃,消息靈通,狡兔三窟,要想一舉殲滅難度不小;有錢也能使鬼推磨,製毒販毒都是暴利,毒販也都沒有給自己留退路,非常兇殘……


在當代涉案劇裏,緝毒劇數量不少。一般來說,緝毒劇有三種走向,一種是像《湄公河大案》,改編自真實事件,聚焦緝毒行動,內容比較硬核;一種像《橙紅年代》《獵毒人》《臥底歸來》《謎砂》這一類虛構刑偵劇,往往採用臥底視角,貓鼠遊戲是主要看點,緝毒則作爲一個敘事背景;還有一類是《永不瞑目》《玉觀音》《黑冰》,主人公涉毒構成了一個悲劇性的前提,由此檢討人性的扭曲,哀嘆情感的破碎。


《破冰行動》屬於第一類,該劇與《湄公河大案》同爲陳育新編劇。以往涉及類似場面(比如警察的“無功而返”,直言不諱指出警方存在毒販“保護傘”現象),只能把背景挪到東南亞,這一回《破冰行動》毫不避諱地呈現。


一方面是該劇的拍攝得到了公安部宣傳局、公安部禁毒局以及廣東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不僅是真實警力協助拍攝,“場地、器械、設施”也給予專業援助,更重要的是,尺度上予以把關,創作上不用束手束腳,案件的呈現才如此震撼。另一方面則源於真實,《破冰行動》並非編劇完全虛構。


該劇取材自2013年廣東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事件。陸豐只是汕尾市轄區的一個縣級市,從上世紀末開始,陸豐就開始大量製毒販毒,到了2013年前後,陸豐製造的冰毒在全國查緝的冰毒份額中高達40%。博社村則是陸豐最典型的製毒村,14000餘人口的村莊,近二成的村民製毒販毒。經過長時間籌備,2013年12月29日,廣東警方動用三千警力,對該村進行一場大清剿。單單一個博社村就分佈着18個特大製毒犯罪團伙,77個製毒工廠,警方當場繳獲成品冰毒2.9噸、K粉260公斤、製毒原料23噸——毒品以“噸”計,觸目驚心。


央視對殲滅“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的報道


這次大清剿前,警方已經多次打擊,效果並不理想,因爲宗族觀念極其濃厚的博社村形成了一個抵抗同盟——《破冰行動》開篇對此就有所影射。據當時媒體的公開報道,博社村兩千多棟房子,連個門牌號都沒有,密密麻麻的小道,兩輛摩托車都無法並排而行。村裏面設立多個探風點,各種明哨暗哨,只要有異樣必會傳回窩點。警察一進村,村裏兩三百輛摩托車就會團團圍住,路上會放下釘板。村民手裏有仿製槍支,甚至還有AK-47、土製手雷、弓弩等殺傷性武器……與此同時,當地黨政部門多名幹部充當毒販“保護傘”,或給製毒團伙通風報信,或給被捕的毒販疏通關係。


現實總是比戲劇更復雜、更兇險、更超出我們的日常經驗,曾幾何時的製毒堡壘博社村就是一例。因此,《破冰行動》的首播質感不錯,一部分因素源於現實提供的素材本身就足夠震撼。


當然,有豐富的素材,不一定就意味着會形成好的戲劇成品,如何做好演繹也是至關重要。既要反省製毒販毒的土壤,又要警醒人民羣衆千萬不能沾毒,還要真實反映公安機關剷除毒品犯罪、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堅強決心和非凡能力:這些都決定了,需要以典型案例、典型人物,來反映普遍與羣像。博社村的典型案例有了,於編劇而言,挑戰在於:如何還原典型案例,如何塑造典型人物。


在對真實事件的還原上,《破冰行動》值得稱讚的一點是,它的寫實風。沒有柔光濾鏡,沒有對明星的修飾和烘托(黃景瑜幾乎是素顏出鏡,臉上的一些“細節”清晰可見);劇集呈現的大場面都是實景拍攝;種種動作戲,比如跟蹤、追逐、槍戰、械鬥等,也都是演員親自上陣,有板有眼、拳拳到肉。濃厚的寫實色彩,極大削弱了劇集的“虛假性”,強化了觀衆的現場感和代入感。


演員的臉部“細節”清晰可見


動作戲有“實戰感”


在對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只要人物立住了,人物具有感染力,劇集所要傳達的意圖就能夠通過人物抵達受衆。編劇很重要,演員的詮釋也很關鍵。王勁鬆飾演的宗族大佬、冰毒王國的大佬林耀東,吳剛飾演省公安廳禁毒局副局長李維民,當前雖然都只是短暫出場,但老戲骨光芒遮蓋不住。


王勁鬆飾演大反派,寥寥幾個鏡頭,就可以看出人物極深的城府



吳剛飾演的警察,在頭兩集的表現一開始像好人,後來又搞不清是不是好人……


黃景瑜飾演的新一代緝毒警察李飛,編劇着墨最多,人物年輕氣盛、正義凜然、有勇有謀的形象基本立住了。幕後黑手捕捉李飛的“網”已全面拉開,他如何洗脫罪名、如何各個擊破,是接下來劇情的重要看點。雖然人物塑造和劇情走向仍未可知,但就首播的質感來預估,《破冰行動》或是一部硬核好劇,可以追下去。




本期實習編輯 常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