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頓漸,人有利頓。迷即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壇經》

法沒有迅即,漸緩之分,人卻有靈利、遲鈍的區別。心中困惑的人只能漸漸領會契合,領悟之人瞬間就能修行悟道。其道理在於認識自己的本心,分明自己的本性。悟了即萬物本無差別,不悟便永遠陷於生死輪迴。

師示眾雲,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附:

菩提達摩大師語錄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語錄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語錄---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

禪宗四祖道信大師語錄---非心不問佛,問佛不非心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大廈之才,本出幽谷(幽谷自在人心)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語錄之一「字尚不識,曷能會義」--「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佛性有何差別」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三:"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清凈法身 一燈能除千年暗 何名懺悔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四:「衣留鎮山門」---"會佛法著得;我不會佛法"、「識心見性」、「本性頓悟」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五——「住心觀境,是病非禪」

善慧大士語錄 | 法地若動,一切不安、去者適,止者留、夜夜抱佛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