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漢墓墓主劉勝遠沒有他的的金縷玉衣出名,畢竟時間帶走了他的皮囊,而包裹他的玉衣留了下來。 為了能夠儘可能的讓玉衣完整,工作人員整塊從墓中把它移出來。完成清理、清點和標記後,專家們就投入到了修復的工作中。玉衣全場1.88米,總共用去了2498塊玉片拼接而成,連綴採用的是金絲,總重量有二斤多,工作人員稱量後達到了1100克。所謂「金縷玉衣」名副其實。 中國人喜歡玉勝過喜歡金,因為玉有君子之德。漢朝時期,貴胄發喪對玉衣對規制有明確的規定,不同等級的人物可以選用銀絲、銅絲和織物絲線連綴玉片。西漢的時候規制有所鬆懈,皇帝諸侯都能夠陪葬金縷玉衣。在南越王趙眜的考古工作中,工作人員就發現了一件絲質的玉衣下葬,到了東漢規制更加嚴格,只有帝王才能用金縷玉衣陪葬。 在中國古代,並沒有「玉衣」的稱法,這是現代人對這種文物的形象叫法。漢朝時候的文獻對這種「東西」有相關的記載,說一個叫梁商的人死了,賜予的各種陪葬中有一件叫做黃金玉匣,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金縷玉衣。 古代人認為玉有五種美德,還認為玉有一種神奇的功效能夠幫助屍體不腐,這種說法在東西兩漢尤為盛行。所謂黃金玉匣更像是一種裹屍的東西,古代人很可能將它作為「殮服」中的一件,希望這種代表君子德行的衣服能夠陪著自己升到天堂,可見兩漢時期人們對玉的尊崇。 和柔軟的織物不同,玉片是硬地的,而且十分堅硬,在切割過程費力更費神。玉衣由一片片連接而成,每一部分做好之後再連接起來,並襯上織物,形成了完成了一件玉衣。劉勝的玉衣在細節上十分小心,有一塊製作精巧的臉蓋,共126塊玉片,眼、鼻、嘴分別留出了位置,鼻子還特別用長條的玉片做出了形狀。上衣的做工則相對容易一些,前後加袖子一共是四塊編織好的大片,在腋下的地方開縫,延展後成為一整片。 在一些需要打碼的位置,工匠們則動了不少的腦筋。女性的玉衣相對容易可以用玉片直接拼接,如果是男性就得選擇非常手段,有些工匠做成大小合適的小玉盒,有些則做成一個玉琮,劉勝的玉衣就選擇了後者,此外劉勝的玉衣內還有不少的玉璧。數量和擺放位置都很特別,前胸、後背都有,而且前胸正中豎排擺放3塊,而且這些玉璧也用織物串聯起來。這是遵從了玉璧和玉琮合「陰陽」合「天地」的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死亡是生命的延續的另一種方式,所以人們十分重視死後如何處理的自己的屍體、如何用華麗的墓室、陪葬來讓自己死後的「生活」變得富庶。在大量墓葬的考古工作中,玉器的出土常常讓人們驚嘆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藝。古代的人們喜歡玉超過了金銀銅這些貴金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玉被人們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玉已經從把玩、收藏、陪葬、器物上升到精神層面。


漢代的玉衣是由先秦時期的「綴玉面飾」演變而來的。所謂「綴玉面飾」,就是將做成眉、金縷玉衣眼、鼻、口形狀的玉石片,按一定形狀排列,綴附在織物上,再覆蓋在死者面部。這種綴玉面飾就是漢代玉衣的雛形。

最早的綴玉面飾出現在河南三門峽市西周晚期的虢國墓地中。戰國時期,綴玉面飾是一種頗為流行的喪葬禮俗。

漢武帝以前的諸侯王墓中尚未發現完整的金縷玉衣,但出土有金縷玉面罩、玉帽、玉手套和玉鞋,這是綴玉面飾向玉衣的過渡形式。目前發現的漢代玉衣有20多套,除金縷玉衣外,還有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和絲縷玉衣,編綴玉衣材料的不同,代表著死者身份的不同。

據漢代文獻記載,漢代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等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但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庶兄,按規定他只能以諸侯王的身份使用銀縷玉衣,為什麼卻越級穿金縷玉衣呢?研究專家認為,玉衣等級的嚴格規定,是在東漢時期才形成的,因為在東漢時期的諸侯墓中就再沒出土過金縷玉衣。

身為諸侯王的劉勝都能穿如此華貴的金縷玉衣,那貴為天子的皇帝玉衣是什麼樣子的呢?史書記載,漢武帝的玉衣玉片上雕刻著蛟龍、鸞鳳、龜麟等紋飾,被稱為「蛟龍玉匣」,在玉衣片上雕刻花紋,想必除了加強裝飾效果,讓玉衣有華貴之感外,還要體現皇帝的高貴身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