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地驱魔人》  

过往多接演喜剧和警匪动作片的张家辉,在获得金像奖与金马奖双双肯定后,演而优则导,尝试拍了恐怖片《盂兰神功》。虽然气氛营造得宜,但整体成果不甚理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没想到时隔不过一年,张家辉便推出他的第二部执导作品陀地驱魔人》,再接再厉挑战灵异类型电影,甚至揉合了动作、爱情、喜剧和侦探等元素,足见他的野心之大。此外,除了几位主要演员,片中更找来林嘉欣、刘伟强、余文乐、钱嘉乐、姜皓文和张学友等一众明星客串演出,华丽阵容堪比贺岁片。

不同于前作找了马来西亚的郑建国监制并参与编剧,这次则是由消失的子弹》香港导演罗志良负责监制、编剧杨倩玲撰写剧本,显然意图在香港本土鬼片逐渐式微的现在,重拾往日荣光。片名里的「陀地」,即粤语中地痞流氓的俗称,便是个港味十足的字眼。故事以驱鬼大师黄永发张家辉饰)为主角,他自小就有阴阳眼,不仅能看见鬼,还能与鬼沟通,靠著一张嘴化解不少鬼的怨气。某日,发仔和搭档阿葱(张继聪饰)驱魔的影片被记者方紫宁(蔡思贝饰)看到,好奇心驱使下,她开始跟随发仔,希望能拍摄到他驱魔的过程。此时,香港许多灵媒接二连三死于非命,原来是恶鬼黑哥(释彦能饰)为报当年灭门之仇,四处找寻拥有真本事的灵媒,而发仔正是他的目标……。

无论是片名,还是剧情内容,驱魔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一大重点,然而在发仔「人鬼都要互相尊重」的理念下,片中的驱魔根本不是我们所熟悉,那个与宗教密切连结的仪式。其实从今年的几部鬼片来看,宗教法力早已不是化解鬼魂执念的唯一方法。尸忆》的灵媒玄真大师被鬼杀死、《红衣小女孩》的半吊子警卫也难逃魔爪,而《碟仙碟仙》更让「龙婆」罗兰自嘲,点明看似厉害的「驱魔」都是演出来的,因此《陀地驱魔人》里的灵媒道士一个个都是神棍骗子,他们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当宗教的存在逐渐弱化之后,人情因果便得以强化,毕竟正如发仔所言,鬼都是由人变成的,只消梳理出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找出源头,就能化解怨念。

于是在《陀地驱魔人》里,发仔与其说是驱魔,倒不如说是查案。片中埋下的问号除了黑哥及其过往之外,还有发仔与母亲(林嘉欣饰)的关系、女鬼江雪(郭采洁饰)的故事,加上发仔、江雪和紫宁的三角暧昧关系,可说是支线繁多,每条故事线都能加深加厚,独立成篇发展。但是在未加以取舍,且轻重拿捏不当的情况下,不管哪一条线都落得交代含糊、漏洞百出的窘况。更难堪的是,作为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这些支线材料根本未经妥善揉捏,架构实在松散得可以,让许多延伸出来的情节宛如鸡肋,譬如:发仔与便利商店女店员的邂逅。另外,发仔满身的刺青是电影海报的主要视觉,其纹路也形似于佛教的曼陀罗,然而影片里却仅仅以两三句台词带过发仔刺青的缘由,实在可惜,如若能在刺青上作文章,并与剧情产生连结,或许能激发更多的火花。

前作《盂兰神功》处处可见其他作品的影子,《陀地驱魔人》亦是如此。首先,两男一女的驱魔搭档让我联想到乐视自制网路剧《朝内81号》的老玉米、吴宝和唐小熙,三人或插科打诨、或有暧昧情愫,互动模式如出一辙。此外,发仔载著江雪骑乘自行车溜达于香港大街小巷间,这画面不正是来自于杜琪峰的《文雀》吗?而故事后段的鬼域场景,宛若彭氏兄弟《鬼域》的复刻版。至于张学友穿著黑西装、手持黑伞的恶魔造型,则让人以为看到了《死神的精准度》的金城武。不过,有些连结却十分耐人寻味,像是林嘉欣。在郑保瑞执导的《怪物》里,林嘉欣演出底层社会的弱势母亲,最后不幸坠楼身亡。到了《陀地驱魔人》,林嘉欣同样是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母亲,最后或许是自责无法保护年幼的儿子,也或许是对社会彻底绝望,选择跳楼自尽。在两部间隔10年的作品中,林嘉欣扮演的角色命运竟有了重叠,不晓得是否为选角上的巧思呢?

在张家辉执导的两部作品里,「母亲」始终占有一定的分量,甚至还是剧情的关键。《盂兰神功》的母亲含怨自杀身亡,宗华则必须重复执行母亲的自杀行为才能化解鬼魂的怨念,显示母亲与小孩之间难以分割的关联。而在《陀地驱魔人》里,幸亏江雪的及时阻止,年幼的发仔才没有让母亲带著一起跳楼。故事的最后,发仔虽然一度站在楼顶,貌似要跳楼,却并未跳下。发仔的下场之所以异于宗华,推测是因为他与母亲的连结早已转移到江雪身上。未能生下自己的小孩便自杀身亡的江雪,与年幼丧母的发仔,恰好在母子关系上得以互补缺憾,之后随著发仔逐渐长大成人,两人的互动转变成友谊,甚至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发展至此,江雪成了母亲、朋友与爱人「三位一体」的独特存在。此时的发仔,一方面恋母(江雪),一方面又不需要母爱,故而他能清醒地拒绝鬼域中的母亲,但又难舍江雪的离去,才会透过假死向她表白心中情意。这段人鬼恋倘若铺陈得宜本应浪漫动人,然因剧情前段少有触及,直至结尾才通篇倾泄而出,手法生硬粗糙,反而沦为反高潮。

犹记《盂兰神功》上映后,张家辉受访时曾说:「想再拍一部鬼片,把这次没做好的事情做好。」若以一部鬼片来论,《陀地驱魔人》的恐怖程度与气氛营造绝对逊色前作许多,尤其是为人诟病的CG特效,让所有的鬼魅都显得诙谐滑稽。不过反过来说,正是这些粗糙的特效,让人有种在观看80年代香港鬼片的错觉,辅以张继聪等演员夸张且鲜明的表演,和剧本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喜剧效果,这部作品说不定在将来会被列为cult片经典。

【电影资料】
中文片名:陀地驱魔人
英文片名:Keeper of Darkness
导演:张家辉(Nick Cheung)
出品国:Hong Kong
发行商:华映娱乐(台湾)
影片年份:2015
色彩:Color
片长:105m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