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

跑道上出现的异物,曾引致严重空难。机管局三年前从新加坡引入机场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在南、北跑道附近安装多座结构塔及高清相机,可全天候检查全条跑道情况,提升航空安全。机管局机场运行副总监(运作及服务)姚兆聪表示,价值二亿元的系统,当怀疑探测到小至有如一个高尔夫球的异物时,即会将影像传送到机场中央控制中心,让工作人员鉴定及判断是否须清理,较过往每日只能在日间以肉眼检查,更有效及节省时间。

机管局机场运行副总监(运作及服务)姚兆聪

二○○○年法航和谐式客机空难造成百多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是由于跑道上有异物令轮胎破裂,而轮胎的碎片击穿机翼的油箱及电线而引起火警导致失事。参考各地机场一贯做法,香港国际机场的飞行区工作人员每日日间,都会驾车以肉眼观察方式,巡查跑道五次,以确认有没有物件被风吹或由机上掉到跑道上。不过,如遇上恶劣天气,又或跑道升降繁忙,工作人员或须长时间等待始能完成工作。而入黑后,或只能依靠机师的通知。

姚兆聪介绍加入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

机管局于一五年二月起,斥资二亿元从新加坡引入世界最先进的机场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工程包括在沿南、北跑道的范围附近,合共建造了二十一座红白色,高十一米的结构塔。而塔顶上就设有可左右一百六十度,上下三十度移动的高清光电感应器。通过这些最远有三百多米距离的感应器,就令两条各长三千八百米及宽六十米的跑道都获全面覆盖。而且解析度达到1920x1080像素的光电感应器相机,可支援超低光及夜间拍摄,就算在入黑后、或在大雾或大雨天气,都可发挥功能,而且系统更可看到小至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异物。

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

姚兆聪表示,在安装完成后,新系统已于去年八月开始试用,当系统认为发现外来物,就会在四分钟内将图像及声音传至中央控制中心。中心的职员会细致分析被红圈圈出来的物件,作出分类。姚指系统会调节得较敏感,如常见的轮胎痕都会先传送给中心分类,但就会根据大数据自我「学习」。他指中心工作人员如发现异物需即时处理,就会通知控制塔暂停升降。

姚兆聪介绍加入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

他又指,系统最大优点,除了可不受时限及天气情况进行探测,保障航空安全,如其中一部感应器出现故障,可以人手改变其他邻近感应器的巡视幅度,不会出现「真空」情况,同时系统亦可留下纪录。相较原有的人手方式,更节省时间及提升效率。而于正在进行填海的三跑,姚就指此系统将是最基本的设备,但要再在正式展开工程后研究会否有更合适的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