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情況下,人們對上半身的健康和保養尤爲注重,除一些嚴重狀況外,對下肢的保健並不十分上心。其實,身體的下肢對人體健康也有着特別重要的作用。

下肢,被認爲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而腿則是下肢的重中之重。站立、行走或者劇烈運動,甚至是休息,腿都承受着較大的負荷作用。

當你知道血液是通過心臟送達全身時,恐怕並不知道下肢對全身血液的輸送也有着尤爲重要的作用吧?

當血液流向下半身時,下肢會通過肌肉收縮幫忙把血液打回心臟,這個過程需要不小的力量才能完成。如果下肢的腿部力量較弱,則對身體的健康十分不利。

如果你的心臟不是很好、經常感到大腦缺氧而頭暈、下肢的靜脈曲張狀況嚴重,或者還頂着一個大大的“將軍肚”......那麼,今天就來告訴你腿部做一個小動作,就能緩解或減輕以上問題。

這個腿部動作是什麼呢?應該怎麼來做?你得看完下面內容纔可以哦~

一些心臟不好的人,尤其老年人,平時在看電視的時候,不妨調整坐姿,經常把雙腳擡高一會兒,這樣感覺會更舒適一點。

這是因爲,他們有的是心臟瓣膜閉合功能存在問題,有的是肌肉收縮力量減弱,而如果把腿翹起來高於心臟位置,能使腿腳部的血液流回心臟,再經過肺與氧結合,形成新鮮血液以供應全身。

很多年輕人,因爲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會眼睛疲勞、頭暈腦脹,這種情況有多半是大腦缺氧造成;或者還有一些老年人因爲腦供血不足導致的頭暈情況。

經常擡高雙腿,可加速下肢血液向心髒迴流,再通過肺循環,流向全身組織和器官,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組織內的氧含量,改善由缺氧所致的頭暈、疲勞、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鬱等症狀。

當人長期站立時,下肢靜脈所承受的血液壓力明顯升高,血液容易在腿部瘀滯,使得血管管腔擴張。靜脈曲張情況嚴重的話,腿上的血管明顯呈現“蚯蚓狀”的突起,俗稱“蚯蚓腿”。

經常性地擡高雙腿,可以起到加速血液迴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此外,高擡腿動作,除了預防靜脈曲張,還能預防肌肉萎縮,有助減小“將軍肚”。

1、站立高擡腿

散步過程中,雙腿交替做高擡腿動作,擡腿高度應逐步加大,不要求一次到位,儘可能與腹部成90度。

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可放慢速度、擡高手臂,建議每次走20步,每天做2次即可。髖關節有損傷的人不適宜進行此項練習。

2、坐、臥高擡腿

取坐、臥姿勢,將兩腳擡高於心臟,保持仰臥或坐姿,擡起雙腿高於心臟,每次5~10分鐘,不用枕頭。這樣做對腿部、心臟、頭部都大有裨益。

小貼士

高擡腿運動時,強度不可隨意加大,以免出現危險,特別是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過度肥胖的患者,不宜進行上述運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