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美羊羊

阿里北線13天

風雨兼程,披星戴月。

藏西祕境,天上阿里。不到阿里,何言詩和遠方。

阿里是西藏之西,真正的西藏。這是羌塘高原的核心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

不論是珠峯大本營、聖山岡仁波齊、還是考古學家孜孜探尋的象雄王國、古格王朝等的古老文明,還有那扎布耶茶卡、班公措、錯那錯、瑪旁雍錯、當惹雍措…這一措再措的阿里大北線,是探祕西藏文化不得不去的地方。

其實想去阿里好些年了,雖然以前去過二次西藏,但是從未到達過藏西祕境。那片神聖的土地,一直在那裡,召喚我。輕輕問著,何時到達?

第一站,是去辦邊境通行證,沒有邊境通行證,是無法進入阿里地區的。

在西藏旅行,很多地方都需要刷身份證,檢察邊境通行證,所以記得身份證一定要隨身攜帶。

DAY1 出發阿里北線

路線:拉薩→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江孜古堡→日喀則

這一天的第一站是羊卓雍措。從拉薩到羊卓雍措,大約一百多公里,二個多小時的車程,但是因為區間測速,車子開的很慢。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因形似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

在西藏,幾乎所有的湖,都被稱之為「措」。羊卓雍措簡稱羊湖,位於山南市浪卡子縣,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

這是我第三次到達羊卓雍措,依舊覺得震撼。第一次見到羊湖一半是冰、一半是湖水的場景,非常有層次感。

從西藏拉薩開往日喀則,除了會經過著名的羊卓雍錯,還會經過「紅河谷」拍攝地的卡若拉冰川及江孜古堡,這兩個都不需要門票。

卡若拉冰川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距離江孜縣城約71公里, 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

終於在傍晚時分到達了日喀則。海拔3800米,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有很多的酒店,客棧,高中低檔都有。也有很多的餐廳可以選擇。

值得提醒的是:阿里大北線上,幾乎所有的酒店或客棧,都是隻有樓梯沒有電梯,即使是三樓的房間,行李箱都需要自己搬上去。酒店的人大多沒有這種服務意識,偶爾有幾個客棧的服務生願意幫忙,都有種感激不盡的感覺。

DAY2扎什倫布寺的那個清晨

路線: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拉孜→定日→加烏拉山口→絨布寺→珠峯大本營

早晨喫過早餐,便去了扎什倫布寺。與一座寺廟的遇見,也是需要緣分的。時隔二年,我又回到了這裡。

這座寺廟,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的壁畫也很有特色,其形式變化萬千,色彩鮮艷奪目,用筆細膩工謹,是佛教藝術的又一傑作。

從扎什倫布寺出來,我們出發去珠峯大本營。如今的珠峯大本營,又是什麼樣的呢?

從日喀則去珠峯大本營的路上,一路美景。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繞啊繞啊,海拔越來越高。

經過門票檢查點,再開二個小時左右的盤山公路,經過108拐,就到了海拔5200米的加烏拉山口。那日天氣超級好,喜馬拉雅山脈所有的山都清晰可見。

繼續往前開,便到了新的珠峯大本營。這裡離以前的珠峯大本營大約七公里左右,所有車子只能停在絨布寺,然後下車往裡走。

據說到了西藏旅遊的旺季,去珠峯大本營的路上都會堵車。我還是喜歡這個季節的安靜,包場似的奢侈。

曾經的珠峯大本營,與珠峯峯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如今的大本營,雖然退後了七公里,但是因為珠峯的高大,這點距離,並不太影響觀看。

在寫著「珠穆朗瑪峯大本營」的石碑前,拍了一張到此一遊照,算是對自己的一種紀念。這塊碑是新刻的,和以前的大不相同。

從珠峯大本營往回開,天色已黑,車燈前的那條路,與白天不一樣的感覺。預定了巴松村的「珠峯牛頭旅館」,這已經是住在離珠峯最近的地兒了。

夜晚23:00,和幾個住在旅館的人聊聊天、喝著甜茶,聽著藏語歌。

爐子上冒著熱氣,暖暖的,感覺很好,以至於大家都不肯回房間睡覺。輕輕說句,晚安,不遠處的珠穆朗瑪峯。

DAY3 在路上,漫長而美好

珠峯大本營→定日→老定日→希夏邦馬峯→佩枯措→薩嘎縣

在清晨的巴松村走走,陽光燦爛,萬裏無雲,有鴿子在飛翔。

坐上車,告別旅館的老闆,看著村莊在倒後鏡裏,漸漸遠去。再見了,珠峯大本營,也許,不會再來第三次了。

這一天的目的地是薩嘎縣,從巴松村到定日再到老定日,經過60公里土路,要開二個多小時。一路顛簸,塵埃飛揚,路況很不好。

都不知道T師傅不開導航是怎麼認路的。網路信號非常差,時有時無,也無法開導航。

這一條路,彷彿能開到天盡頭似的。

路邊時不時會出現野驢,羊羣,氂牛,我們時不時的停車拍照。感覺這一路的風景,比景區還要美。

今天路上的景點是希夏邦馬峯和佩枯措。只是希夏邦馬峯變成了一座雪山,佩枯措冰凍著,是一個冰湖。

要不是T師傅提醒,我都不知道那座山便是一個景點。顯然我更喜歡路上那些無名的風景。

那一晚,住在薩嘎賓館。網上標準間報價318元/晚,直接到店預訂,和老闆討價還價,只付了200元/晚便住下了。所以以後的住宿,大多沒有去網上訂。

DAY4你好,聖山岡仁波齊

路程:薩嘎→公珠錯→瑪旁雍錯→拉昂錯→塔爾欽→岡仁波齊→扎達縣

這一天,我們第一次陷車了。

一路雪山連綿,河水結冰。車子裏播放著一首接著一首的歌。車內被陽光曬的暖暖的,昏昏沉沉的。

這一天,我們正式從日喀則地區,到達阿里地區。人生中第一次遇見下雪的沙漠,熱情與冰冷在這裡碰撞。

開了很多的路,也沒有遇見一輛車,一個人,荒無人煙。有很多時候,看著車窗外,總覺得恍惚,彷彿以前來過。

第一個景點是瑪旁雍錯。

路上空無一人,凹了一張公路照。可以很溫柔,可以很酷,我喜歡著自己。

有時候想想,如此的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件多麼幸運的事啊!

離開瑪旁雍錯,而後,遇見「神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位於阿里普蘭縣的巴嘎鄉。極具標誌性的橄欖形山頂,一眼便能看到。岡仁波齊山形如橄欖,直插雲霄,終年積雪的峯頂,可以見到它最著名的標誌:佛教的萬字元號。真的很神奇,這絕對是天然形成的。

它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它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更是雅魯藏布江、恆河及印度河的正源!

就在離開岡仁波齊沒多久,我們第一次陷車了。

幸運的是,因為陷車,遇見了一場美好的夕陽。也算意外收穫。

DAY5 震撼的古格王朝遺址

線路:扎達→古格王朝→託林寺→扎達土林→獅泉河鎮

那天是午後才開始出發的,因為前一晚實在太晚了,大家都累了。好在幾個人已經完全不在乎有高反這回事了。

午後,我們去了嚮往已久的古格王朝。早就耳聞這神祕的古格王朝,據說300年前,十萬之眾的古格人消失得無影無蹤。古格王朝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至今還是個謎團。

古格王朝遺址位於扎達以西二十公里處,交通不便,位置偏僻。不久,我們便到達了那裡,令人驚訝的是,一個遊客都沒有,只有我們四個。

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羣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雪後的古格王朝,視線裏除了白色和土黃,和零星幾幢建築的紅色,再也沒有其他的顏色。

自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在此展開了一系列收穫巨大的考古工作以後,這個消亡了三百多年的王國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行者。

古格王國最神祕的地方在於,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是如何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的?!

那些層層疊疊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他們都去了哪裡?

從古格王朝出發,連續的盤山公路。在一個制高點,可以俯瞰360度的札達土林。

扎達土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觀,約1100年歷史,是經流水侵蝕而形成的特殊地貌。

這一天的古格王朝和札達土林,如果沒有雪,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而我更喜歡有雪的樣子。

DAY6--7包場冰封的班公錯

線路:獅泉河鎮→班公措→獅泉河鎮

自由行,可以很任性。那一天,用整整一天休息。關了鬧鐘,睡到自然醒,這是旅途中,小小的奢侈。午後從住的客棧出發,用腳步去丈量獅泉河鎮,在獅泉河鎮的一個山坡上,有個小亭子。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小鎮。這個羣山懷抱的鎮,海拔4280米。一條獅泉河穿流而過。

次日我們從獅泉河鎮出發,去了班公錯。這一天也很慢悠悠,不用趕時間。

班公措,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座湖泊,位於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

到達日土縣已經午後,不出所料,班公措也是冰封的,而且沒有其他任何遊客。

這個湖很有意思,中國和印度對該湖歸屬有爭議,現中國控制該湖東部約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湖的對面,便是印度啦。

晚上回到獅泉河,在新疆餐廳喫烤肉,烤鴿子...感覺回到了熟悉的新疆。

DAY8 錯那錯,湖邊的風

線路:獅泉河鎮→革吉縣→雄巴鄉→亞熱鄉→錯那措→仁多鄉

從這一天開始,我們要走三天非常艱苦的線路,靠近羌塘無人區,一路上沒有餐廳,買了三天的乾糧和水,做好了所有的心裡準備。

從一個鄉到另一個鄉,都是搓板路。很多時候路上結冰,都看不出有沒有路。車窗旁,時不時有藏野驢,藏羚羊活躍的身影,有時還會看到野氂牛和狼。這是一片原始的土地,有時候一路上一個人都看不到,彷彿只剩下我們一輛車。

自駕的感覺真心好,如此的自由之感。

在百度上,這個湖的介紹少之又少。據說它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水域廣袤,氣勢磅礴。

那天的雲很美很美,低的伸手可以夠到似得。

這种放空的感覺,是極好的。

夕陽時分,終於到了仁多鄉,這裡僅有一家客棧:仁多鄉心悅客棧。

沒有晚餐,房間裏沒有暖氣,只有一個電熱毯。還好熱水瓶裏有熱水,可以泡速食麵喫。衛生間離的很遠很遠,而且外面的風,巨大。

DAY9土路顛簸到懷疑人生

線路:仁多鄉→昂拉仁措→仁青休布措→扎布耶茶卡→措勤縣

經過昂拉仁措,經過仁青休布措,這一天開始視覺疲勞,都不想拍照了。這阿里大北線的一措再措,實在太多了。

一個人也遇不到,手機沒信號,都不知道自己在地球上哪個地兒,不禁自問:我為什麼要來這裡?為什麼要來折騰?

以為今天就這樣了,誰知,會有意外的驚喜,因為扎布耶茶卡美翻了,那鹽湖,弱爆了,因為我又包場了。

日喀則地區仲巴縣隆格爾區仁多鄉境內的扎布耶茶卡,是世界三大鋰鹽湖之一。茶卡便是鹽湖的意思。

那茶卡鹽湖不就是鹽湖鹽湖的意思,我笑著。因為鹽分高,再冷點天,扎布耶茶卡也不會結冰。

把無人機升高,在手機頻幕上看一片湖,飛到高度極限,也無法看到整片湖的樣子,實在太大太大了。

很難用照片或文字形容這裡的風景。在這龐大的景色中,你會覺得自己異常渺小,什麼也不是。

這一整天,600多公里土路,好不容易纔開到措勤縣,終於可以喫到熱的食物了。

一盤牛肉土豆蓋澆面,從沒有覺得這麼好喫過!

DAY10 想在文布北村住下來

線路:措勤→扎日南木措→當惹雍措→文布北村→尼瑪縣

新的一天,總有新的期待,這一天最期待的是文布北村。

車子經過扎日南木措,又到了當惹雍措。享受著在路上的感覺,有時候,並不想拿起相機,拍下眼前所見。因為,無法拍下。

車子繼續往前開,沒有網路,不知自己在何地,這種感覺甚好。

終於,在傍晚,到達了嚮往的文布北村,這是一個依山而築、面朝聖湖的原始藏族小村子。

這個藏族小村莊,隱世而獨立,倘若不是這次走阿里大北線,完全沒有聽說過。

那日原計劃是住在文布南村的,只是三月中下旬那裡還是冬季,文布南村住宿條件太差,沒有暖氣,晚上會停電。糾結再三,還是住到了尼瑪縣。

那個傍晚,把我們的越野車停在文布北村的村口,下了車,慢慢閑逛這個滿是藏式土屋的小村莊。進入村子的主路,滄桑感撲面而來。從遠處咋一看上去,這個村子,頗有希臘聖托里尼的風格。用石塊壘砌的藏式民居,白色的牆上,都會看到刷著紅色的圖案,不知其意,也無人可問。

從文布北村開車到尼瑪縣,開車只需一個多小時,路況不錯。晚上入住尼瑪縣大北線驛站。說好的空調熱水,打開門一看並沒有空調,行李箱已經從樓梯抬上來了,懶得再折騰。

DAY11視覺疲勞的一措再措

線路:尼瑪→達則措→班戈措→月亮湖→班戈縣

到了這一天,看到路邊的湖,已經有些視覺疲勞。

這裡阿里大北線遇見的第一個陰天,也是拍照最少的一天。月亮湖並沒有凍起來,湖水碧綠,有風吹過。

視線裏似乎已經很久沒有看到綠色了,這裡的草地,一年四季都是這樣的黃色。一羣氂牛在湖邊喫著草,想著新疆和內蒙古的那些動物多幸福,草地碧綠肥沃,而阿里的食草動物們未免太可憐。

傍晚到達班戈縣,住在280元/間的納木錯賓館,已經是當地最好的賓館了。有暖氣有熱水有電熱毯,可以洗澡洗頭,便覺得是一種幸福。

晚上找了班戈唯一一家火鍋店,喫了頓火鍋,感覺自己滿血復活了。最艱苦的三天已經過去,阿里大北線也已經接近尾聲。

DAY12 傳說中的聖象天門

線路:班戈→聖象天門→納木錯→當雄縣

醒來,窗外陽光燦爛,心情雀躍。

雖然去聖象天門的路,也是土路,卻一點也不影響心情。意外的是,這一天,我們又陷車了。這是阿里大北線的第二次陷車。車子開進結冰的路面,出不來了。

後來,還是經過的一輛卡車,幫我們拖出來的。笑著說謝謝,都不用給錢。這裡的人,還是很淳樸。

如果有機會和老西藏們聊聊天,就會從他們口中得知一個神祕的去處——「聖象天門」。

它靜靜藏匿與納木錯的北岸,隔著聖湖與神山念青唐古拉對望。這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邊祕境,也是西藏美景的終極之地。

買了門票,看到了那塊如大象般的石頭,靜靜的佇立在那裡。這是納木錯的另一邊,很少有人來這裡。冰凍的納木措,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站在湖邊,看著這山,這湖,這雲,思緒飄的很遠。

離開聖象天門繼續往納木措景區開,那一路顛簸的厲害。我們來到了藏北大草原。

我喜歡這一望無際的草原,冬天的草原,另有一種風景。想來是內心太荒蕪,才會喜歡這樣的清冷。

夜晚,幾個人在喫了一頓手抓羊肉,晚上在賓館開了瓶白酒慢慢喝著聊著,明天就要散夥,再見不知何時。

DAY13 回到拉薩,回到布達拉

線路:當雄→聖城拉薩

這一日原計劃上午要去羊八井泡溫泉,但是拼車的小夥伴有的不想去,於是睡了個懶覺,喫了碗粉湯和一個包子當作早午飯。

經過念青唐古拉山,我們下車走走。五彩經幡飄動,回想起這一路,太多的點滴,太多的心情無法分享。

去阿里不建議自駕,很多地方沒有信號,無法導航,我這次選的司機是專走阿里線的老司機,想拼車自由行的夥伴們可以掃下方二維碼諮詢哦

阿里,閉上眼睛,終於不再陌生,那裡,有我深深淺淺的記憶。感謝自己,把自己帶去那裡,那一片寂靜寬廣的土地,從此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 end -

無阿里,不西藏,聖域高原景色怡人,如果你喜歡阿里,也對西藏旅遊感興趣,歡迎關注域上羚羊公眾號,我們帶你從不一樣的角度領略高原風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