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猴子摘到了桃子,又因為看到個西瓜,而拋棄了桃子,後來又看到了兔子而丟了西瓜,最後得不償失什麼也沒得到。故事中的猴子就好比現在社會中競爭激烈的人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恰好比喻了現今的人們。猴子的行為,不能算不好。我認為:既有利又有弊。 

利在於猴子勇於追求的精神,他不滿足於現狀,追求著更好的事物。這樣,機會一來,他只要懂得緊抓機會,幸運的話,說不定就成功了。  而弊則在於猴子貪得無厭,這種貪慾是不可學的。人如果都成了貪心的人,就如猴子一樣,幸運的得到了桃子,卻又不知滿足,最後什麼都沒有,豈不是得不償失,活該如此嗎?  所以照我的看法:人既要有勇於追求事物的精神,更要有知足的概念纔是。人的一生有得有失,一切都是難以預料的,人人都無法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些什麼。得到意外之財應該告訴自己不能貪心,更不可強求。該固守本分,也該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絕不重蹈覆轍。我想猴子並不像人類有這樣的聰明才智,我也不知道猴子能不能從他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若是猴子能夠,那麼人豈能不如禽獸。如果猴子無法吸取教訓,那人類就更不可像猴子那樣。因為人有思維,如何能和猴子相比較呢?  總而言之,這「猴子」的故事,只是反映了一個社會現象。當你看故事,在笑猴子笨的時候,可千萬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猴子」,或者會不會變成「猴子」呢?

但反之機智應變的猴子:工作中的流程有些往往是一成不變的,新人的優勢在於不瞭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創造出新的創意與點子。一味地接受工作的交付,只能學到工作方法的皮毛,能思考應變的人,才會學到方法的精髓。

早在哈佛大學讀研究生時,基思·陳就嘗試對猴類與人類經濟學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硏究,進而揭示了一些更加有趣的事實。他同心理學家馬克豪瑟(Marc hauser)就猴類身上的利他主義為展開合作研究。他們選擇以絨頂檉柳猴(cotton-top tamarin作為研究對象。起初,他們將兩隻猴子放在不同的籠子裏,每個籠子都設有一根槓桿。當槓桿被推動時,旁邊籠子裏的猴子就能獲得食物。在通常情況下,這些絨頂檉柳猴約有40%的可能性來推動槓杄—如果不考慮利他性,該實驗所呈現的依然是一種合作形式不過,當研究人員將遊戲的難度稍微升級了一些之後,更加有趣的現象出現了。他們教導一隻猴子總是推動槓桿(盲目利他主義者),而讓另一隻猴子從來不去推動槓桿(自我主義者)。然後,他們又讓其他的猴子加入進來。起初,盲目利他主義者每次都會推動槓桿,讓每個籠子裏的猴子都能喫到食物,而其他猴子有50%的幾率會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回應。這些後來加入的其他猴子很快就意識到,盲目利他主義者不管怎樣都會推動槓桿,這跟它有沒有得到回報無關,於是它們的回應幾率降到了30%。相比之下,自我主義者則不出所料地受到了最嚴厲的對待。當自我主義者加入這個團隊時,「其他絨頂檉柳猴會陷入瘋狂,」基思陳回憶說,「它們會朝牆壁上扔糞便,或者縮在牆角無動於衷,表現出有點生氣的樣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