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对上一次知乎专栏更新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老师好好把多年的教学积累以及IB判卷经验准备汇集成书,帮助更多的IB中文考生,IB课程五年大改后,老师结合新大纲IB workshop得到的一手资讯宇宙独家首播2021年首次评估中文A在校自修文学课程解读!(掌声在哪里?)

由于新大纲的内容较多,我将分「课程准备及内容篇」与「评估篇」进行详细介绍,在开始之前,别忘记互动四连:转发、评论、点赞、加好友。

复习一下老师Wechat:379179643,给你一对一的专业解答。

2021年首次评估中文A在校自修文学课程于2019年2月出版,也就是说,【从2019年9月开始选读IBDP中文在校自修文学课程的学生,要根据新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和评估。相较于旧大纲的自修文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 课程协调统一:文学、语言文学、文学与表演三门课程之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形式方法等更加明确和统一。自修生生只能选文学普通课程。

2. 细化学习进度(繁琐!)

  • 开始学习本课程之前草拟一份行动计划(一学年填写2次)
  • 贯穿课程始终的学习者档案:并不专门对学习者档案进行评估,但它是帮助学生为正式评估做准备的一件重要工具。
  • 18个月的每月填写的学习进度表

3. 书目变少(旧10本新9本),每部分都涉及翻译文学,打通了旧大纲「翻译文学」、「精读作品」、「按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自选作品」的次元壁,而套在新的「探究领域」、「全球性问题」、「概念」等从MYP借鉴、调整DP学习的新套路中旧大纲以体裁作划分,而新大纲以概念作驱动(concept-based learning)。

4. 校外评估项目减少:取消了书面作业(WA: Written Assignment)和个人口头表达(IOP: Individual Oral Presentation)

5. 考试时间调整:试卷一少15分钟,试卷二多15分钟,个人口试多5分钟

6. 考试难度变大:主要体现在试卷一和个人口试中

(1)试卷一(Paper1)的引导题【虽然大纲中要求不是必须回答这个引导题】,但所做的分析必须集中于文本的某个特定的方面,也就是【答题的重点是回应引导题】。我们在IB新大纲workshop中同行的讨论都觉得这是一种【试卷二指定论题】的变形,相对于之前可以从文学赏析的各个方面的「大包围式评论」,【新大纲的试卷一是有针对性、有点重的文学分析】。

(2)新大纲「个人口试」(IO: Individual Oral),从命名上相较于旧大纲「个人口头文学评论」(IOC: Individual Oral Commentary),减轻了「文学评论」的意味,取消了每年IB要求全球统一自修文学课程的不同文学体裁专设的问题,从之前的某个文学体裁的单篇评论(10分钟),改成一部中文原著与另外一部翻译作品的比较(15分钟)并要求统一结合「全球性问题」进行分析,将口语考试论述精准地聚焦于诸如作品是如何运用风格、具体的文学手法及其它独特的技巧来呈现全球性问题的。

话不多说,先从课程准备及内容开始解读:

课程准备及内容篇

一、课程准备:

自我评估:识别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篇幅较长,我就不附带调查问卷,把要调查的问题总结如下:

  • 我对这门在校自修语言的文学传统(作者、各种文学体裁、历史)有多么熟悉?
  • 我对阅读这门在校自修课程的文学作品多么有自信?
  • 我能够多么熟练地用在校自修语言撰写论文?
  • 我能够用在校自修语言多么清楚地评价文学作品?(评论其主题、态度、观点)
  • 我可以用在校自修语言多么清楚地介绍文学作品?
  • 我能够多么清楚地从在校自修语言的文学作品中辨识作者用来创造意义的各种策略?
  • 我能够多么熟练地建立所阅读作品与本学科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
  • 我能够多么熟练地建立所阅读作品与其它所学学科之间的联系?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认识到作品创作的时间及地点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我生活的时代及地点对我诠释或阅读一部作品所具有的影响?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辨识作品中的全球性问题?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基于某个常见的全球性问题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对照?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开展学习?
  • 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没有直接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这份问卷 在你所处的学习阶段处画一个 X 显示你所处的阶段。画一个 X 显示你目前所处的阶段。

总共有三个阶段:起步、发展、熟练

二、师资配备

2.1 一名在校自修指导老师

一般来说是母语项目的负责人(不一定中国人)或者DP coordinator

你的指导老师将:

  • 指导你拟定一份阅读书目;
  • 批准你拟定的阅读书目,确保它满足课程要求;
  • 帮助你制定学习进度表;
  • 帮助你选择你可以选修的其它语言A课程,以推进你的学习;
  • 讨论本课程的各项评估成分及评估标准;
  • 每月至少与你单独会面一次,讨论你的学习进度;
  • 根据学校的时间安排,每周定期与你及其他在校自修生以小组形式会面;
  • 操作本课程的个人口试评估成分;
  • 与你的第一和最佳语言导师保持联系;
  • 成为你学习文学的资源;
  • 为你提供用过的试卷和例题。

2.2 一位你的第一和最佳语言导师

学校还需为你安排一位精通你的第一和最佳语言的导师。这位导师会在你的在校自修课程指导老师无法帮助你的方面为你提供帮助。在你开始为各项评估成分做准备并需要对你的作业提供意见反馈时,该导师的作用尤其重要。

【老师划重点】:在校自修指导老师在上述大纲职责说明很清楚了,但是之所以会让【不提供中文A课程的学校提供文学自修课程】一般基于以下情况:

第一、中文为母语的学生人数不多,不足够让学校花钱聘请一位专为这几位学生上课的中文A老师;第二、海外的国际学校只有中文B教师,中文B老师【由于是对外汉语专业而非文学专业】,很难胜任中文A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有可能在校自修指导老师会是中文B老师,但是ta并不负责教学,只负责协助课程的顺利进行或提供【有限的】【超出其专业外】的文学辅导。

因此IB还会建议学校或学生聘请一位第一和最佳语言导师,【实际上就是一位校外中文A老师】ta肯定比在校自修指导老师对于阅读书目的定制(涉及不同地域、时代、文学体裁的严格求,下面会谈到),作品如何搭配不同的探究领域,校内外考核的技巧等【有决定性的优势!

而我,一个有多年自修文学A教学经验的老师,是你的理想之选,哈哈。

【WeChat:379179643 了解一下】

2.3 其余师资协助

其他语言A教师为你提供帮助,尽管他们可能并不熟悉你所学习的作品或语言;图书管理员也可能会帮助你编纂阅读书目,开展文学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学校中的其他许多老师都可以帮助你进一步了解你所学习的文学内容。你的认识论(TOK)老师可以帮助你建立知识领域及认识方法与你所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以解决课程大纲中不同部分的问题。或者,当你学习某个特定时期的小说时,你可以和历史老师进行讨论。当你学习戏剧作品时,你可以和戏剧艺术老师讨论戏剧技巧。

三、书目要求

《语言A:文学指南》 对「作品」的定义是「诸如小说、自传或是传记的独立长篇文学文本;由两篇中短篇小说组成的文学文本;5-10篇短篇故事或8篇论文组成的文本;10-15篇信函组成的文本;部分或整部长篇诗歌集(至少600行)或15-20首短诗组成的文本」。选择要学习的作品时请务必记住这一定义。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指定阅读书单(PRL: Prescribed Reading List)已不再以PDF的形式提供IB老师和学生下载,而改用网上搜索形式可以查询到作家、地域、时代、文体等详细信息,详情查询:ibpublishing.ibo.org/pr

新的中文指定阅读书单增加了很多当代作家,文体更多元丰富,如为年轻人熟悉的韩寒、大陆摇滚歌手崔健、当红炸子鸡科幻作家刘慈欣、香港戏剧大师杜国威、台湾绘本小说家几米都被列入名单内,想必增加了选择的组合。

以下3份检查清单可以帮你确保所选作品能够满足课程的所有要求,也可帮你做好每个月的学习计划。

  • 我的阅读书目
  • 确保阅读书目满足课程要求
  • 进度表模板

3.1 进度表模板

该模板用于规划安排你的学习。

预计你需要在18个月中用150个学时来学习这门普通水平课程。标明了第一个月中所有在校自修生都需要完成的必要的初始准备工作。也标明了最后一个月中相关的学习安排,以确保学生在进行试卷1和试卷2的评估之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习。

你可以根据学年以及学习月份来灵活调整进度表模版。

每一个月都需要包含:

  • 正在学习的作品
  • 重点关注的学习方法(与你的探索领域相关)
  • 评估准备
  • 与最佳语言导师或/和自修课程指导老师的会面

四、必备学习工具

这涉及文本分析、概念、全球性问题、学习者档案四部分。

(一) 文体分析

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列文学术语如下图:

(二) 概念

文学课程的7个核心概念是:文化、创造力、交流、观点、转化,呈现和认同

(1)文化:你可能熟悉不止一种文化。你也一定与至少一种文化有著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学文本与文化之间也有著相似的联系,这一概念指的是文化如何影响文本,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将文学文本视为文化产物而非完全孤立的东西。

  • 你读过的有些作品对于那些不熟悉该作品所处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非常难以理解。迄今为止,就你在本课程中所读过的作品来说,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 一个作者能成功描写他并未身处其中的文化吗?
  • 你是如何了解你正在学习的作品的文化背景的?

(2)创造力:创造力指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想法及经验的想像活动。读者具有创造力同样重要,这样才能够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

  • 想一想迄今为止在你读过的作品中,哪部作品的作者特别成功地使你觉得身临其境?是什么令你感到身临其境?
  • 想一想你读过的另一部作品,其含义更开放或是更模糊。作为一个读者,你需要具备何种程度的创造力去探索一部作品潜在的不同含义?
  • 尝试探寻对你正在阅读的作品或其中某一元素的多种不同解读。
  • 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以不同的理解方式来改写作品的结尾,或是其中的某个部分。

(3)交流:这一概念所要探究的是:文学文本的首要目标是交流思想观点,还是教给读者某种东西,或它们只是进行自我表达或娱乐。

  • 想出一部对你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作品,你要进行一番研究才能完全理解它。你也可以想一下那些你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能轻松地理解,但之后却发现它展现了其它意义的作品。是什么导致了一部作品比另一部作品更容易被理解?
  • 你正在学习的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得知的?
  • 作为读者,你对该作品能够理解多少?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导致读者无法理解该作品?

(4)认同:每个文学文本通常都具有特征各异的人物。当你研究这些人物时,你可能会发现这些人物代表著作者的观点或想法。换言之,这些人物可能代表了作者某些方面的认同。与此同时,这些人物也可以成为帮助你认识自我的镜子。研究文学人物也可能导致你对自我认同的探索。

  • 想一下你所学习的作品中你非常欣赏的一个人物。你觉得该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有意引发了你对该人物的欣赏?
  • 列出任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标出那些你认为代表了作者某些认同的特征,同时标出你认为与你自己相似的性格特征。

(5)观点:观点这一概念既涉及读者对于一个文本的不同理解,也涉及文本呈现的某一特定观点。

  • 思考一下在多大程度上你会认同,或是质疑你阅读的作品中的观点。
  • 探究一部作品如何使你确定或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 你目前所阅读的作品如何成功地呈现某一特定观点?

(6)呈现:这个概念要求我们考虑文本在多大程度上与现实世界相对应。有些作者可能会尽可能真实地表现现实世界。 有些作者则倾向于创作比较抽象的文学内容。

假设你在欣赏绘画作品,对比达芬奇与毕加索的绘画风格,这时差异可能会比较清晰。与之相似,在你阅读的作品中,有些可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描述,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是碎片化的、扭曲的或是特别理想主义的描述。

  • 你阅读的作品中所呈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多相似?
  • 人物及其态度有多么鲜明?
  • 你阅读的作品中的语言以什么方式使其本身就传达了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7)转化:这个概念是关于阅读文本的行为以及阅读带来的变化的性质。研究文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我们在阅读文本和进行思考时,文本对我们来说会发生变化,另外,我们作为读者也会因为所阅读的内容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当我们阅读更多的文本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各种联系时,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文本也会发生变化。

  • 基于你阅读的作品,想一下有哪部作品影响了你对于写作、某一话题或问题或阅读的想法。哪部作品的哪些部分的内容使你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 写一篇使你的想法发生改变的作品的读后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你对阅读的看法,对写作的看法,还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 对比你在本课程中阅读过的两部作品。这一比较如何改变了你对每一部作品的理解?在进行了比较之后,这两部作品如何显得不同?

(三) 全球性问题

一个全球性问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具有广泛的重要意义;
  • 具有跨国性;
  • 其影响在每一天当中,在当地环境中都能被感受到。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建议性探究领域。

(1)文化、认同和社区

这一领域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家庭、社区、阶级、种族、族裔、宗教、性别、性与国籍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它们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方式。你也可以考察有关移民、多元文化、殖民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各种问题。

在这个探究领域中,你可以考察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是如何对变化做出回应的,以及他们的信仰体系是抗拒还是接受变化。

(2)信仰、价值观和教育

你可以重点关注作品探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养成信仰和价值观的方式,以及它们在塑造个人及社区性格方面发挥作用的方式。你可以探究因冲突而产生的紧张氛围,以及教育的价值和影响。

在这个探究领域中,你可以考察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是如何对变化做出回应的,以及他们的信仰体系是抗拒还是接受变化。

(3)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

可以考察作品探索权利与义务各个方面的方式,同时还可以考察政府的运作及结构,统治集团,财富及资源的分配,平等与不平等,正义的局限性,以及法律、和平与冲突这些问题。

在这一探究领域中你可以研究的全球性问题有:权力的各种关系是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以及是否有被剥夺了权利,被压迫或是被边缘化的个人或群体。

(4)艺术、创造力和想像力

该领域中的探究可以关注作品探索美学灵感、创作、手法与美的各种方式,以及通过艺术及其在社会中的功能、价值和影响构建和挑战美的概念的各种方式。

在这一探究领域中你可以研究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是:艺术家在所学习的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如果在所学作品中有艺术家这一人物形象,思考一下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艺术家和艺术的作用怎样的观点,这会令人感兴趣。

(5)科学、技术和环境

该领域中的学习可以研究作品以哪些方式探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技术和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发展与进步的结果。

这里你可以研究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科学在作品中得到呈现,与此同时,也认识到了人类的潜能、或对人类潜能的威胁和限制。

(四) 学习者档案

汇编一本学习者档案是你作为自修生在学习之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你的学习者档案可以是一本日志、电子或手写的笔记本、文件夹、博客或其它适合你的学习方式,且能展示你的学习过程的任何形式的文档。学习者档案将会是你同指导老师会面,讨论你的反思和进展的基础。

「课程结构」部分有一些具体的指导,以确保你的学习者档案可以有效地用于课程大纲的每一个部分,为不同的评估成分做好准备。

学习者档案可以用来:

  • 探究和反思你所学习的作品;
  • 记录最初的想法及发展过程,头脑风暴,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法及进一步的问题;
  • 储存有用的信息,比如引用、各种想法、概述和意见反馈;
  • 对学习进行反思;
  • 对大学预科项目语言A课程的7个核心概念进行反思;
  • 用你自己的语言实验和发展你对文学术语的掌握;
  • 应用课程的指令术语;
  • 汇编具体的评价及批评性分析;
  • 探索全球性问题;
  • 与最佳语言导师或自修课程指导老师的互动,促进你与导师/指导老师之间的交流;
  • 记录面对的挑战及取得的成就;
  • 展示你对作者创作的作品中的那个世界富有想像力的想法;
  • 展示你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解读和回应作品中的世界的富有想像力的想法;
  • 尝试作品的文学体裁,并尝试可以应用于作品的各种转化操作;
  • 富有创造性地回应你所学习的作品;
  • 思考当今来自不同政治、社会、文化、语言背景的读者会如何理解和适应作品;
  • 比较和对照各部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观点。

五、课程内容

本课程被编排成3个探索领域(AOE: Area Of Exploration),它们相互依存,每个领域都有一个研究侧重点:

  1. 读者、作者和文本 引入文学的概念,文学的目的,以及文本被阅读,理解,并得到回应的方式。
  2. 时间和空间 使读者了解文本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这一事实,它们与空间和时间密切相关。
  3. 互文性:文本的相互关联 关注不同文本、传统、创作者以及思想观点之间的联系。

课程结构:

本课程围绕著3个探索领域构建。本部分详细介绍这3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探索领域都有6个组织性问题,旨在帮助你理解和组织每个领域提出的探索方法。

一. 探索领域——读者、作者和文本

在课程的这一部分,你将学习掌握成功研习文本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方法。还将向你介绍通过批判性反思来评估文本的过程。第1部分使用6个指导性概念问题帮助你构建你的学习。它们是:

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学,我们要怎样学习文学?

2. 我们是如何以各种方式受到文学文本的影响的?

3. 意义的形成,商榷,表达和理解方式有哪些?

4. 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对语言的使用是如何变化的?

5. 文学文本的结构和风格是如何影响意义的?

6. 文学文本是如何使我们产生感悟,向我们提出挑战的?

二. 探索领域——时间和空间

关注文学文本的特征时,你可以在这个领域中考察你所阅读的作品是如何呈现、反映并成为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的。为此,你需要思考本课程这个部分的6个概念性引导题:

1. 文化或历史背景对于文学文本的产生和接受有多么重要?

2. 我们如何研读不同于我们自己的时代和文化的文学文本?

3. 文学文本在多大程度上能提供对另一种文化的深入理解?

4. 文学文本的意义和影响如何与时俱进?

5. 文学文本如何反映、呈现文化习俗或构成文化习俗的一部分?

6. 语言是如何体现社会差异和认同的?

三. 探索领域——互文性:文本的相互联系

文学文本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例如通过研究同一文学体裁的一组文本——比如小说、十四行诗、悲剧,就可以探索各种文学文本所表现的主题或概念,例如权力、英雄主义、性别;也可以通过对语言和文学课程中7个概念中的某个概念例如「呈现」或「观点」进行调研来建立文学文本之间的联系。

思考本课程这一部分的6个概念性引导题:

1. 文本是如何坚持或偏离了与文学体裁相关的惯例的?

2. 惯例和参照体系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3. 不同的文学文本以怎样的方式具有相似之处?

4. 经典文学文本的概念是多么有效?

5. 各种各样的文学文本如何为一个问题、话题或主题提供多重视角?

6. 比较和诠释能够以哪些方式相互转化?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先告一段落,改天更新「评估篇」,

给你解读每个校内校外考核的新变化。

还有疑问,欢迎抱我大腿,加 WeChat: 37917964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