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VBS

台湾人超爱买保险,根据金管会统计,人均保费支出的保险密度去年为15万1千多元,像是保险渗透度也首度冲破20%,代表每赚100元就有20元花在保费上,低薪的时代,小资族预算有限,寿险业者也建议要及早布局,可以锁定医疗、意外和寿险,费用的设定上则是以收入的20-30%进行储蓄理财,再规划10%支付保险。


保险业务员:「健康保障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难保在老后会遇到一些风险,所以针对这样子的一个状况,有推荐几款商品。」


刚结婚不久的林先生,为了让以后生活保证,正在考虑要不要多一张保单,尤其是针对退休后的规划。


寿险业协理林立晔:「退休规划要有三大心法,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及早准备及早开始,第二个是慎选所需,第三个是适时地调整。」


保险专家说,一般人要有纪律的把钱存下来并不容易,保险可以强迫养成理财的习惯,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特别有利,因为愈早准备,保险压力愈小。


寿险业协理林立晔:「我们会建议从三个面向,第一个有钱、有医疗、有照护,在这三个面向的大保护伞底下,你的退休规划才是足够的。」


刚入职场的小资族,可以锁定医疗、意外和寿险三大类,费用的设定上,则是以收入的20-30%进行储蓄理财,10%支付保险,降低负担以定期险取代终身险,对于肩负家庭重担的上班族,则可以考虑类投资型商品。


寿险业协理林立晔:「会建议以利变型的还本险,或者是投资型的变额年金这类的商品,来累积你的未来的一桶金。」


图/TVBS

军公教人员年金改革新制才刚上路,劳保基金财务缺口跟著拉警报,仰赖社会保险可能不足以应付未来所需,因此商业保险发展相当蓬勃。除了找保险业务员,另外还有保险经纪人可以帮忙。


保险经纪人曾继纬:「像这份来讲的话,因为客户这个部分的话,他是有保障的需求。」


保险经纪人和一般业务员不同的是,可以统整各家保单,帮忙消费者客制化一份更适合自己的保险。


保险经纪人曾继纬:「小资族他们要注意的是,本身的话他自己目前现阶段的医疗险,有没有足够包含终身医疗,或者是实支实付是否足够,是否有两家或者是第三家以上,那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会渐渐发现到说,其实以现在自费的情况增加下,其实这一家是不够的。」


图/TVBS

台湾人爱买保险,根据金管会统计,每人平均保费支出的「保险密度」从2012年开始约11.1万元,到了去年约15万1千多元,比2016年的13万9千元增加了8.9%,连续六年创新高,保费收入占GDP比率的「保险渗透度」,则是有20.51%,代表著民众每赚100元就有超过20元花在保险上。


政大商学院教授王俪玲 :「台湾人爱储蓄,台湾人也认为买保险,本身他是买比较多储蓄型的商品,所以大家可能买超过一张以上的保单,可是那个保障的金额,相对来说没有真正投资储蓄来得多。」


这几年利变年金险非常受到消费者欢迎,保费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14倍,为了鼓励寿险发挥「保障」功能,金管会祭出诱因,希望能推升寿险公司增加保障型产品的占比。


金管会主委顾立雄:「我们会在诱因上面会加强,保障型的商品如果我们按责任准备金的利率,我们把它调高一码,它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


希望降低以投资目的来销售的保险,回归保险应有的本质,也能避免消费者因为误解产生纠纷。


更多 TVBS 报导
公共运动中心猝死没赔 民忧「保障不全」
7职业工会欠缴劳保费 劳保局将拒绝给付
70岁以上买投资型保单爆争议 明年起须录音录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