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000301)在4月2日晚间发布借壳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去年公司资产规模达到219亿,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47亿元,剔除商誉等减值因素,归母净利润为15.56亿。报告期内,随着差异化长丝优质资产注入,依托于核心技术及品牌优势,上市公司实现了较好的盈利。

  去年净利润8.5亿元

  去年8月,国望高科借壳东方市场登陆资本市场。重组完成后,国望高科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的控股股东也由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盛虹科技,公司更名为“东方盛虹”,主营业务也随之变更为以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以热电等业务为补充。作为民企借壳国有上市平台上市,此次资产重组也成为了江苏省国有上市公司混改的典型案例。

  得益于公司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东方盛虹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75%。东方盛虹在年报中强调,本报告期公司生产经营保持稳定,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亿元所致。

  “该商誉是因公司本次反向收购资产重组而形成,”东方盛虹表示,本次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是为了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进行的会计处理,与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及收购目标公司国望高科的盈利能力无关,且不影响国望高科的业绩承诺。

  虹港石化将适时注入上市公司

  东方盛虹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酯产品DTY、POY和FDY,产品差异化程度已超过80%,技术优势鲜明,部分产品领域毛利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民用涤纶长丝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62%,主要业务涤纶长丝业绩增长稳定。

  据了解,2018年12月14日,盛虹集团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根据公司可研报告,项目投产后年均单位吨原油利润为474.69元,炼化一体化吨原料加工成本为933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01%,建成后将推动集团形成完整的“原油-芳烃-烯烃-精细化工”石化产业链。

  在年报中,东方盛虹也表示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合理筹措资金,聚力推进炼化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适时开展虹港石化整体注入上市公司的工作,加快打造“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发挥协同作用,提升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波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与综合实力。

  东方盛虹在年报中披露了2018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该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