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活了六十六歲,在當時的年代算是比較長壽的了。劉備63歲,諸葛亮54歲,司馬懿73歲,孫權71歲……

若是沒有頭風這種毛病,或者說華佗沒有被曹操殺死,曹操有可能活過七十歲。

深究曹操的一生,我們能夠找到他長壽的三點原因

第一,曹操從武。曹操長年累月的領兵在外打仗,來來去去,甚至親自上前線作戰。作爲一個武將,曹操的身體素質起碼是過硬的。換今天的話說,經常運動着,身體不差。

隨軍出征,伴有軍醫,曹操的身體狀況軍醫時常關注着,沒成大病之前,就提前消滅在微末之中。說白了,曹操身體健康有保障。

第二,曹操樂觀。三國之中,曹操的笑聲是最多的,每次遭受到點打擊,常是一笑而過,並沒從此消沉,反倒是越來越勇。三國男人裏,曹操是最樂觀的。

官渡之戰,袁紹戰敗,沒多久,鬱鬱而終,三國志裏說他“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當然了,三國演義裏說他還跟曹操來了一場倉亭之戰。

赤壁之戰呢?曹操敗後,一路就沒看見他難受過,到華容道,道路泥濘不堪,歷經一番艱難才走出,一出華容道,曹操就大喜,仰天大笑啊!單單一條華容道,死傷無數,曹操竟有心情大笑……從中絲毫沒有赤壁戰敗的陰影。

第三,養生。曹操的養生觀是豁達的,他嚮往龜的長壽,但也知道生命有終結的一刻。所以心態上積極進取,行爲上秉承養生之道,“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爲此,他曾親身不恥下問地向老壽星皇甫隆請教養生、延年益壽之道。

所以說曹操壽長是有一定原因的。然而比起曹操,曹丕、曹叡的壽齡就不夠看了。

曹操被人稱作梟雄,亂世之梟雄。也被人稱爲奸雄。但不管怎麼說,在一個亂世的東漢末年開創一番事業,曹操肯定有過人之處。青史留名的,且名聲大振的,沒一個人是簡單的。

也就是曹操雄才大略,能力強悍。

有這樣一個父親,作兒子的該是多麼的心酸呢。尤其還是想成爲他的繼承人。偏偏曹老闆生育能力強悍,光記載的,就是二十多個。最重要的是曹操不吃嫡長子繼承製這套。

有能力則居之……曹丕一方面要和兄弟們爭繼承權,另一方面還要苦練本領,不足夠出色,怎麼會脫穎而出?

勤奮地學本領,有心機地周旋於兄弟、文武大臣之間。慧極必傷……曹丕奪到繼承權時,就已經少了半條命了。

另外,曹丕短壽還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即位後勵精圖治。曹操一生也僅限於統一北方,而曹丕即位,是志向遠大,渴望統一天下。以篡漢成魏帝,迅速加強集權,安穩魏國內政。對外,年年出兵。又是一番征伐。

二是曹丕氣量小。曹丕沒有曹操心胸中的那股子樂觀豁達勁,或者是長期攻於心計,又或許長久在老大位置上壓抑很久,曹丕比曹操還更多疑。即位後,一方面和弟弟、大臣們鬥法,另一方面還出兵打仗,又是伐吳失敗。傷神外加心情不暢快,鬱鬱寡歡。

三,曹丕好色。

案牘之勞形,女人肚皮上縱慾過度,再加心胸狹隘,性格多疑,曹丕不短壽纔怪了咧,何況他即位時就已少了半條命。

所以,陳壽感嘆:

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至於曹叡。執政前中期明,後期則是暗。沒有幾把刷子,曹叡是不可能抓到魏國的軍政大權,更不可能抵禦住吳國蜀國的多次北伐,尤其是諸葛亮,雖是五次北伐,最終落了個身隕五丈原的結果。裴松之評論道:

魏明帝一時明主

但後期的他大興土木,縱情聲色……或許幾乎沒大患,諸葛亮已死,孫權不足爲道,所以享樂了吧。

於是,

於列殿之北,立八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其秩石擬百官之數

留戀裙底之歡樂,石榴裙下在劫難逃……公元239年,曹叡沒留下一個子嗣,離世了。享年36歲!

而曹操的其餘後人,除戰死、“意外”死亡外,其他人都是在緊張中度過的。在這樣一個劍拔弩張、暗流涌動的家庭環境下,能長壽纔怪,後來曹丕即位後又防範和限制,曹叡也是如此,三國志這樣說曹植:

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

這樣一來,曹家拿不出什麼人來,漸漸衰落,此消彼長,最終司馬家篡魏。

有意思的是司馬家的人是壽長於曹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