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婆,旧称稳婆,有称接生婆,或直接称呼阿婆。日治时期前的台湾传统社会,通常会在产痛无法忍耐时才把阿婆叫来。有时甚至是宝宝出来了,才叫阿婆来断脐。所以「断脐」是生产过程的最后关键,也被视为生产技术之一。虽然阿婆与她们相处时间不长,但产妇通常对断脐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当时是先绑、剪断、抹麻油。有些产妇回忆除了麻油还会撒点铝粉(消毒作用)。所以当时对于生产的认知,接生者就是剪脐带的人。

 

日治初期对于断脐与破伤风连结带有偏见的研究,却让传统产婆背上了导致新生儿破伤风的黑锅,但这全然是误会一场。即使后来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却没被列入考量。若就中国传统医书来看,这样的断脐方式并无不妥,反而有凭有据。「麻油」自古以来,有其杀菌预防感染的疗效。比较1906年日本与台湾的新生儿死亡率,台湾低于日本,数值与法国比利时开始大量采用受过生医教育的产婆之前相当。

 

 

=============================================
随著时代演进,生产进了医院,通常是由接生者断脐,而且是宝宝出生后立即断脐。          


                                         

以上节录这段是1999年我当住院医师时,读的21版威廉产科学教科书,对于断脐时机的建议。尽管已知延迟断脐时间至三分钟,可以增加宝宝体内铁质的存量,但基于后来可能造成宝宝黄疸过高需要照光,作者还是建议出生30秒内,清好呼吸道后(吸球或真空抽吸)立即断脐。住院医师训练时,立即断脐是医院生产的常规,大家都这么做,当时我还常陶醉于自己当助手时,在时间上与主治医师配合得完美无瑕的断脐。

 

2011年,刊载在《英国医学期刊》的一篇 〈纯母乳哺育六个月:证据有多充分?(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质疑世界卫生组织一直以来对纯母乳哺育至六个月大的的建议,引起轩然大波,吵得沸沸扬扬。后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哺乳医学会(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都陆续针对这质疑提出声明与建议,仍然保持纯母乳哺育至六个月大,之后添加副食品的官方建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分部提出的反应与建议中,关于宝宝的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讨论:
 

 

文中提到立即断脐会减少宝宝铁质存量达33%之多,但也将延迟断脐这颗球又丢回给产科医师。

 

到了2014年最新版的威廉产科学,对于断脐时机的建议有没有改变?
 

 

 

以往生产过程对产妇的三个积极处置: 早期断脐、使用子宫收缩剂、控制脐带牵引,为的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妇的失血。2013年Cochrane Databse review提出,对产妇来说延迟断脐并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新版教科书也采用了这样的观点。

 

那对宝宝来说,是增加铁质存量重要?还是避免照光治疗重要?在以往,对早产儿也以影响急救为由,主张马上断脐。近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对早产儿来说,延迟断脐可以减少宝宝的输血、避免血压过低、减少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 (IVH)的发生。那对足月宝宝呢?何以教科书中,对于在生产资源设备丰富的地方,就不做延迟断脐的建议呢?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神经发展影响很大,认知与行为发展都会受影响。目前已知,即便是没有造成贫血的铁质缺乏,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反应、动作与认知的发展。而胎盘的血液中富含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延迟断脐让这些造血干细胞到宝宝身上,对宝宝的好处是很多的。这些年对黄疸的重新认识与照光标准的改变,应该足以争取足月健康儿的延迟断脐,教科书却不作出明确的建议。在另一章还特别增列妇产科医师在产检时,应该跟孕妇解释储存脐带血的好处,让人不免起疑,教科书作者是否该有利益冲突回避的声明呢?

 

 

原文出处:  http://mothernaturetw.blogspot.tw/2016/06/blog-post.html?spref=f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