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中對海綿城市的概念明確定義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俞孔堅博士在《海綿城市的理論與實踐》中概括到:「海綿城市」、「城市海綿」、「綠色海綿」、「海綿體」等這些非學術性概念之所以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應用,恰恰在於其代表的生態雨洪管理思想。

而直到2014年前後,海綿城市的理念被官方文件明確提出,才真正從學術界走向管理層面,並在實踐中的到有效推廣。

海綿城市的理念與日本的雨水貯留滲透計劃(LID),英國的水敏感性城市設計(SUDS),美國的LID低影響開發,澳大利亞的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SUD)基本一致,是具有國際語境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的中國化表達。

理論背景

當前的中國面臨各種各樣的水危機,包括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洪水、城市內澇、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這些水問題的綜合症帶來的水危機並不是水利部門或者某一部門管理下發生的問題,而是一個宏觀的系統性問題。海綿城市正是立足於我國的水情特徵提出的相對綜合全面的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在平衡水與城市的關係上,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國的地理位置與季風氣候

2008~2010年期間,351個調研城市的積水內澇調查

我國降水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控制,年際變化大,年內季節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同時,加上我國的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帶來了暴雨洪水頻發、洪峰洪量加大等致命風險,導致每年夏天成為內澇高發季節。

·快速城鎮化

我國對水資源的開發空前過度,特別是北方地區。同時,我國的地表水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水利系統全國水資源質量檢測網站的監測資料顯示,沿海海域呈現出嚴重的富營養化。全國約50%的城市水污染比較嚴重,對水污染的治理成了當務之急。然而,對水污染的治理除了需要控制和治理點源工業,更艱巨的任務是對廣大範圍內的面源污染的治理,而後者正是海綿城市發揮巨大作用的地方。

·不科學的工程性措施

城市化和各項灰色基礎的設施建設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不透水面增加等嚴重問題。直至今日,我們依然熱衷於通過單一目標的工程措施,構建「灰色」的基礎設施來解決複雜、系統的水問題,其實正是這些簡單的工程思維導致了綜合性水問題的爆發。

回歸水生態系統的「海綿城市」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最終出路。

海綿城市的內涵

從生態系統服務出發,通過跨尺度構建水生態系統基礎設施,並結合多類具體技術,是「海綿城市」的核心。

·「水適應人」轉向「人適應水」

「海綿城市」是以「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為特徵的,字裡行間反映出與傳統的治水思想的區別。海綿城市作為「水適應性景觀」,「適應性」借用了生物學的術語,但其本身意涵嚴格到了景觀學中,一是生物的結構適用於一定功能,二是生物的結構與功能適合於該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的生存與延續。在景觀學中,生物這一主體變成了城市與人所組成的環境。

因此,所謂「水適應性景觀」強調了其在外界的環境及其影響下以及人類自身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形成的產物,海綿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以景觀為載體的水生態基礎設施

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備一定的雨洪調蓄、水源涵養、雨污凈化等功能,這也是「海綿城市」建構的基礎,但是,各種關鍵性生態過程在土地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對應於「景觀安全格局」理論關於關鍵性布局的理論(景觀中存在某些潛在布局的關鍵性局部,在物種保持和擴散過程中有一場重要的意義),關鍵性水過程也存在這樣的景觀安全格局,這一安全格局通過土地和城市的規劃與設計,最終落實為「海綿城市」。

區別於傳統的灰色基礎設施,「海綿城市」是一個有生命的水生態基礎設施,它不僅僅維護了城市的雨澇調蓄、水源保護和涵養、地下水回補、雨污凈化、棲息地修復、土壤凈化等重要的生態過程,而且可以在空間上被科學布局並落地操作。

所以,「海綿城市」不只是一個虛的概念。更是對應著實實在在的景觀格局:構建「海綿城市」就是建立相應的水生態基礎設施,這也是最為高效和集約的途徑。

·以技術集成為基礎的體系

「海綿城市」是一系列具體的雨洪管理技術的繼承和提煉,使大量實踐經驗的歸納和總結。

以自然做工的生態設計技術,最大限度地藉助於自然力,尊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合作關係,而不是依賴工程措施不惜代價地「改變城市原本穩定的生態環境」為代價來實施「生態建設」。

古代水適應的技術遺產,為海綿城市提供了大量樸素的極具生態價值的經驗和智慧。諸如「城包水」、「水包城」、「陰陽城」等理念,反映了最初的水適應性城市形態,對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澇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等大有啟發。

當代西方先進的雨洪管理的先進技術,包括LID技術、水敏感城市設計都是「海綿城市」的技術理論依託。

海綿城市的建設思路

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路線只有12個字「源頭減排、過程式控制制、系統治理」,而主要工程技術措施則更簡練,只有6個字「滲、滯、蓄、凈、用、排」。

技術路線

源頭減排,就是要在城市各類建築、道路、廣場等易形成硬質下墊面(雨水產匯流形成的地區)處著手,實現有效的「徑流控制」,即從形成雨水產匯流的源頭著手,儘可能將徑流減排問題在源頭解決。

過程式控制制,就是利用綠色建築、低影響開發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手段,通過對雨水徑流的過程式控制制和調節,延緩或者降低徑流峰值,避免雨水徑流的「齊步走」。

系統治理,即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來考慮治水,充分利用好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綠地、濕地等天然「海綿體」的功能,充分發揮自然的力量。同時,也要考慮水體的「上下游、左右岸」的關係,既不能造成內澇壓力,也不能截斷正常徑流,影響水體生態。

技術措施

海綿城市——滲

(透水路面)

由於城市下墊面過硬,到處都是水泥,改變了原有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徵,因此,要加強自然的滲透,把滲透放在第一位。其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地表徑流,減少從水泥地面、路面彙集到管網裡,同時,涵養地下水,補充地下水的不足,還能通過土壤凈化水質,改善城市微氣候。而滲透雨水的方法多樣,主要是改變各種路面、地面鋪裝材料,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透水景觀、透水道路的鋪裝、綠色建築都可以實現這一功能。

海綿城市—蓄

(城市蓄水池)

即把雨水留下來,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現在人工建設破壞了自然地形地貌後,短時間內水彙集到一個地方,就形成了內澇。所以要把降雨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而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塑料模塊蓄水、地下蓄水池。

海綿城市—滯

(雨水花園)

其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地彙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滯」,可以延緩形成徑流的高峰。具體形式總結為三種: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人工濕地。

海綿城市—凈

(雨水收集凈化)

通過土壤的滲透,通過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都能對水質產生凈化作用。因此,應該蓄起來,經過凈化處理,然後回用到城市中。雨水凈化系統根據區域環境不同從而設置不同的凈化體系,根據城市現狀可將區域環境大體分為三類:居住區雨水收集凈化、工業區雨水收集凈化、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凈化。根據這個三種區域環境可設置不同的雨水凈化環節,而現階段較為熟悉的凈化過程分為三個環節: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

海綿城市—用

(雨水用於綠化灌溉)

在經過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多層凈化之後的雨水要儘可能被利用,不管是豐水地區還是缺水地區,都應該加強對雨水資源的利用。不僅能緩解洪澇災害,收集的水資源還可以進行利用,如將停車場上面的雨水收集凈化後用於洗車等。我們應該通過「滲」涵養,通過「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過凈化把水「用」在原地。

海綿城市—排

「排」是利用城市豎向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有些城市因為降雨過多導致內澇。這就必須要採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海綿城市的實踐

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華江、義烏江與武義江三江交匯處的金華燕尾洲公園作為一個實驗性工程,檢驗了海綿城市的極端措施:城市與洪水為友,這一實踐於2015年獲得了世界建築節(WAF)最佳景觀獎。

公園的設計方案儘可能保留原有的植被和環境,採取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完善和豐富場地中的食物鏈,從而促進濕地內生物多樣性的提高,使其形成健康的、能夠自我維持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工程探索了彈性景觀的設計途徑,通過與洪水為友的生態防洪堤設計,適應於旱澇的植被設計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鋪裝設計,來實現景觀的生態彈性功能;通過可達性良好、多坡道和泛適用的步道系統及步行橋的設計,將被分割的城市連接為一體,促進社區交流,使公園成為聚人的場所。

參考文章:

1.俞孔堅,《「海綿城市」理論與實踐》,《城市規劃》,第38卷,第6期

2.泰寧網,新聞資訊,行業動態,《6個國內外海綿城市案例分析》(tidelion.com/news/newsg

3.BBS,園林景觀,《圖文解說海綿城市》,2017年3月28日(bbs.zhulong.com/101020_

4.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gov.cn/xinwen/2015-10/1

5.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網,《解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建設有里有面的「海綿城市」》。2017年3月22日(news.cnr.cn/native/gd/2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