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提高對中國價值2千億美元產品課稅的稅率。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2日)指出,目前掌握訊息是課稅清單內容不變,評估影響如先前預期。而經濟部7月中旬也已成立專案小組,由生產基地移轉、解決關稅障礙、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避免違規轉運與傾銷等四大面向回應產業期待。

美中貿易戰規模持續擴大,美國貿易代表署已宣布,原先對規模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將從10%再加碼至25%,引起各界關注。

不過,經濟部長沈榮津2日受訪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消息,這2,000億美元課稅清單內容並沒有改變,對台灣業者影響仍維持先前所做的評估,也就是對在台生產的手工具、螺絲螺帽、光學產品等產業較沒有影響,且還可能有轉單效應;較可能受到衝擊的是在中國大陸生產,且最終產品銷往美國的業者。他說:『(原音)若在兩岸布局的業者,最終的產品是出口到美國的,那比較容易受到影響,這部分像網通廠、中階自行車跟零件、石化產品、工具機跟手提包,這些可能會有一點影響。』

沈榮津強調,7月中旬經濟部已成立專案小組來回應業界期待,著重在生產基地移轉、解決關稅障礙、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避免違規轉運跟傾銷等四大面向。在生產基地移轉方面,產業如果已做好轉型升級想鮭魚返鄉,經濟部會協助解決五缺問題;若未做好轉型升級者,回台投資恐面臨環境、勞力等成本高的挑戰,經濟部會有計劃、有秩序地,引導他們到新南向國家投資。

至於提升產業競爭力,經濟部會協助中小企業邁向數位化生產、幫助大企業投入智慧化生產;經濟部也責成貿易局務必做好控管,避免違規轉運、傾銷的情事發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