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鱒魚》最早是舒伯特原創的一首藝術歌曲,描述一條可愛的鱒魚被漁夫渾水摸魚捉住的小故事,寓意年輕女孩要懂得危險,不要輕易受騙上當。《鱒魚》五重奏則是以此為基礎擴寫的室內樂,包括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

11月3日,DG發行了小提琴家穆特與鋼琴家特里福諾夫領銜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專輯。

特利福諾夫說:「舒伯特音樂的誠懇抓住了聽眾,也抓住了演奏家。當我聽說穆特想要錄製他的五重奏,我非常開心。此前,我只錄過李斯特改編的舒伯特歌曲,所以很願意與四位傑出的音樂家錄製作曲家這部偉大作品。我們在一起工作得越久,就會發現越多的可能性,開闊我們對這部作品的認識,讓我們對當時的詮釋更加滿意。」

雖然舒伯特為小提琴和鋼琴創作的音樂有限,但他的三重奏、五重奏包含了精彩的小提琴段落。穆特說:「很遺憾,舒伯特為小提琴寫得太少了。鱒魚五重奏不僅給了我與特里福諾夫合作的機會,還有與我的基金會培養起來的年輕音樂家合作的可能。這是一部傑作,也是音樂家朋友們在一起分享音樂的作品。」

這三位年輕人是韓國小提琴家李華尹(Hwayoon Lee)、德國大提琴家Maximilian Hornung與斯洛伐克低音大提琴家Roman Patkoló。穆特說:「很高興我們在合作中有眾多觀點和文化背景。」她還將這個過程比喻為爬山,每到達一個高峯都有新的視野,面向更高的目標。例如討論一個樂章裏不同的節拍和相鄰樂章的節拍關係、戲劇性的迸發、尖銳的對比、明亮的音色,特里福諾夫稱之為開鎖。穆特說:「感情都不是蒼白的。以前聽鱒魚五重奏第四樂章的演奏好像這條魚死了幾百年,但是聽舒伯特原作的歌曲,魚並沒有死,而是擺著尾巴,非常快樂。這是舒伯特最陽光的作品。」

除了鱒魚五重奏,這張專輯還收錄了小提琴大師米沙·埃爾曼改編的舒伯特《小夜曲》、August Wilhelmj與小提琴大師海飛茨先後改編的《聖母頌》。兩位演奏家特里福諾夫和穆特也都針對各自演奏的部分做了改編,穆特稱之為「合資公司」,寓意在音樂上的共同嘗試。特里福諾夫認為他獲得了李斯特的一點幫助。穆特說:「改編就是改編,不過有時候改編能將原作更好地表達出來。」

《夜曲》原是舒伯特《鋼琴三重奏第一號》的慢樂章,因其優美,常常單獨演奏,也收錄在這張專輯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