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学员通过在余歌演说课堂培训后,运用老师教的演讲思维、演说技巧在各自商业场合总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商务谈判中,

他们演讲策划方案,有理有据,轻松赢得合作;招商路演中,

他们产品分析如数家珍,击中痛点,吸引多方投资;

团队管理中,他们给出的建议核心中肯,鼓励人心,员工纷纷采纳。

凭什么他们可以?是真的比你优秀吗?其实,只是比你更懂,如何在演讲中说服他人的技巧。小鱼儿整理以下说服技巧,教你在任何场合中都是焦点。

1、提出有力的证据

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如果你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是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要想有力地说服他人,就必须提供权威的证据。如果向他人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就会增强你的说服力。同时,听众也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所以,证据的来源要真实可信,要具有权威性。

2、尊重对方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平庸的劝说者总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此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好感,你说服的话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3、巧妙利用「居家优势」

心理学家拉尔夫 · 泰勒等人做过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所以,要想成功说服对方,就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双方可以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中交谈。

4、运用具体事例

如果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你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就要旁征博引,多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是一味地空洞说教。

5、注重个人仪表

当你要和一个大客户见面,你是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专业人士通过实验证明,寻求路人的帮助时,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那么,要想提高你的说服力,首先就要从你的仪表上下工夫。

6、拉近彼此的距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爱好,你就要试著拉近彼此的距离,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7、运用外部环境,间接将人说服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等等。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呢?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与此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外部环境,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你的话语中去,这样会让你的说服更容易让人接受。

8、先承认对方,再逐一反驳

如何来说服对方,让对方听从自己的观点,在社会交往中,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很多很固执的人,或者正处于一种情绪的亢奋期,很难听得进去劝告的人,按照常规的套路从正面的说服,就显得无济于事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说服对方呢?自古兵法有云:「欲擒故纵。」

在说服或者反驳对方的时候,这一招同样管用。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别是在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时,「退一步」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方式就是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正确」,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然后,逐一反驳对方的观点,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9、请君入瓮,悄悄把对方引入你的立场

请君入瓮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多对象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我们的话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在这样的时机下,我们就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创造条件,即在谈话的时候事先布下一个圈套,让对方走入我们的圈子里,你这个圈子就像是个「瓮」,如果对方进入了你的这个「瓮」里,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因为,这时候你就掌握了主动权。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小品叫做《卖拐》,给广大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面由赵本山扮演的「大忽悠」是如何让范伟扮演的厨师买拐的呢?那就是,在看似没有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大忽悠」先布下了一个圈套,让范厨师逐渐走进了这个圈套,最后,成功地把拐卖给他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谈话技巧是非常有作用的。

10、用事实说话,彻底击破对方诡辩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再高明的辩论技巧在事实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在我们辩论或者在其他的场合想说服对方的时候,就要用事实来说话,这样任何诡辩都将是站不住脚的了。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历史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因此,「用事实说话」就是直接指出诡辩者的论题或论据不符合事实,是个假判断。它是直接反驳论题或论据的一种方法。一个观念、一个思想是不是真理,不在于空谈与「巧辩」,而在于它的效果和实践。许多诡辩就只是富于争辩而没有实际效果的空谈与「巧辩」。对于这样的诡辩,有时我们可以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凡是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直接指出它违背客观事实,这样就可以直接破斥掉它了。

11、引入权威论证,让对方向真理低头

在人们的交谈过程中,对很多的问题存在著争论不休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权威的人来主持公道。这个权威人物的话语才最能让大家信服,这就是权威效应。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化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所以,在我们想要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如果你自己没有把握说服别人,不妨搬出权威来,让对方向真理低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