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指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一種文學體裁。我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樑,通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由此可見,經常閱讀寓言故事,對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領悟寓言的真意呢?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從結構上看,可分為故事和教訓兩部分。所以,同學們在閱讀時,必須弄清楚寓言敘述的是一件什麼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時是採用擬人手法寫的植物、動物等),他們(它們)各自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二、學會分析寓言中的真正含義

閱讀寓言若僅僅停留在「故事」上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通過對故事的分析,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把握寓言的深層含義。

三、進行情景轉換,弄懂生活的哲理

由於寓言故事是虛構的,大都是將動物、植物等當作主人公,往往帶有浪漫的色彩。所以在閱讀中,要將其中的藝術形象和情景進行轉換,即將那一情景轉換成這一情景,將那一人物轉換成這一人物,將非人的情景轉換成人的情景,進而分辨善惡、美醜和好壞。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假借一個簡短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

品評一則寓言,無外乎從他本身兩個字說起。一個是從「言」說起,即品評寓言的語言是否精鍊,富有表現力;運用比喻是否形象,誇張是否得體,象徵性是否強。再一個是從「寓」字說起,即品評寓言故事所蘊含的意義是否深刻、生動,哲理性強,道理深刻。

寓言的語言必須精鍊,篇幅精悍。


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主題思想大多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