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城北京段的東起點,就不得不提到在驢友圈裏頗爲有名的“三界碑”,以及由“三界碑”而衍生出來的“一腳踏三省”景區。

  平谷區紅石門村大松木頂三省界碑。

  咱們國家有不少三省交界點,所處的位置各有特色。比如皖魯蘇的三省交界點是一口井,被稱爲“三省井”,井臺側壁分書三省名,井上後來添了一小亭。喝一口這井裏的水,等於飲了三省之水。滇川貴的三省交界點是一處河道,稱爲三江口。大部分三省交界點都豎有三棱柱的界碑,三面分別鐫刻着三省的全稱或簡稱。京津冀的三省交界處,就立有三棱柱的界碑,這個“三界碑”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立於明長城的敵樓基座之上。

  平谷明長城爲明長城北京段最東端,蜿蜒於東北部羣山間,東起河北省興隆縣、天津市薊縣和北京市平谷區交界處的金海湖鎮紅石門村大松木頂。這裏有座敵樓,多年風雨蠶食僅剩樓座。就在樓座上,樹立着北京、天津、河北“三界碑”。北京地區靠近“三界碑”的就是紅石門村,該村四面環山,植被覆蓋率高,藉着村北山頂明長城和“三界碑”的資源,開發出“一腳踏三省”景區。“三界碑”海拔600多米,從這裏可以看到山下北京方向的水庫、天津方向的小山村、河北方向的山路,還可以看到蜿蜒遠去的長城殘牆。

  生活在“三界碑”附近的居民有喜有憂,以前他們打電話時,一不小心就被收了“漫遊費”。京津冀協同發展後,漫遊費取消了,用起電話來也放心了。站在“三界碑”處,甚至可以望見有“京東第一大集”之稱的靠山大集。已有600多年曆史的靠山大集名聲在外,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京津冀三地的商販和顧客。

  這一期的“長城春秋”,就從“三界碑”所處的敵樓開始,爲讀者介紹平谷區長城的特點。

  “三界碑”處長城多爲“幹碴邊”

  平谷境內長城爲北齊始修,沿用至隋唐,至明代進一步重修、加固和完善。近年在桃棚、魏家灣一帶,發現了一段明以前的長城,專家基本認爲北齊長城。

  作爲南北朝時期的割據政權,北齊雖然僅存在28年,但其確實大規模修築了長城。《中國長城沿革考》記載:“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自西河總奏戍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裏,六十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北史·斛律羨傳》亦有記載,那時修築的長城,應該經過平谷,而且周邊鄰縣也發現了北齊長城遺址。

  平谷境內的明長城爲薊鎮長城的一部分,全長48.52公里,屬薊鎮馬蘭路、牆子路管轄。明《四鎮三關志》等典籍記載:明洪武、永樂年間建關隘,嘉靖三十年建造邊城,嘉靖三十六、三十八、四十四年、隆慶元年進行修繕,隆慶三年至萬曆元年建造空心敵臺。此外,現存碑刻分別記錄萬曆、天啓、崇禎年間修造邊牆和營寨的情況。

  “三界碑”就是平谷明長城的起點。從“三界碑”處仔細觀察天津段的長城,全部是用幹壘的方式築成。這種全爲毛石壘砌爲簡易石牆、沒有使用包漿的長城,當地稱“幹碴邊”。從“三界碑”放眼西望北京段的長城,將軍關至三界碑段長城不是用城磚砌的,用的是當地的山石料,因此損毀很嚴重。近年當地已經整修過了,原本殘存的城牆、長城牆體之上的亂石基本上見不到了,原來用石塊砌成的長城已經用白灰進行填縫勾邊,所以北京段的長城通體看上去都是白色的,十分醒目地逶迤于山脊之上。

  長城自“三界碑”所處的敵樓起始進入北京,沿區界向西北至黃鬆峪鄉,經南獨樂河鎮,向北經山東莊鎮、熊兒寨鄉、鎮羅營鎮等6個鄉鎮19個村,至鎮羅營鎮北水峪掛弓頂,出平谷境,進入密雲、興隆境內。從歷史照片上來看,長城平谷段在一整片的青峯翠巒中,以古樸雄渾之勢無限向西北方延伸,在崇山峻嶺之巔蜿蜒曲折,騰挪伏躍,勾勒着羣山的輪廓,一眼望不到盡頭。

  平谷明長城大致爲東南至西北走向,城牆依山勢而建,多處以險爲障,以崖代牆。由於年代久遠,牆體損毀嚴重,一般高3至5米、寬1至4米不等。牆體、墩臺、垛口均呈梯形結構,上小下大,收分明顯,增加了長城的堅固性。而關隘、敵樓以條石作基,大城磚壘砌,其餘皆以當地山石壘築,即“幹碴邊”。如鎮羅營玻璃臺段邊牆採用當地花崗巖,這在其他地區很少見。南水峪關口北側半山處,保存着當年修長城的採石場,面積約幾百平方米,可以看到已經鑿好及正在開鑿的大條石或開採的石料,還有裸露的大塊花崗巖。石頭壘砌的邊牆以石灰抹縫,牆芯以碎石塊和黃土夯築,上面平鋪石片。馬道以石塊砌平,緩處爲漫坡,陡處以條石砌築臺階,在牆體內側較陡處用大石塊壘成梯階,以便士卒馬匹行走。

  在古代,修造長城往往採用分段包修的方式,七八十丈、百八十丈的一段城牆,大致需數千官軍,還會有諸多民夫。就是修造一座敵臺,也頗爲不易,如平谷區的“補修榆樹嶺敵臺”刻石所記:“真定民兵營,奉文秋防補修。本年春防,原派牆子路鎮虜關地方榆樹嶺二等敵臺一座。底闊周圍一十四丈,收頂一十三丈,高連垛口三丈五尺,俱用行鑿細石坐基……方磚墁頂,上蓋望房三間,券門一座,門窗俱全。督率兵士,於本年七月二十六日興工起,至十月初六日止,遵依合式修完,堅固堪垂義。管壘砌把總李大器,管工旗牌杜峯,石匠趙崇德,泥水匠孟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十月初六日立。”由正七品把總“管壘砌”,下約有戰兵440人,且不說是否有民夫,修造兩個多月,可見施工之艱辛。

  五座關口扼守京東北

  爲便於防禦,在長城沿線的兩山之間、山河之間,往往要修築諸多關口,並派遣重兵把守。這些關口平時是長城沿線商旅與百姓進出的通道,戰時則是進攻和防守的重點。明長城平谷段沿線共建有彰作裏關、將軍關、黃鬆谷關、南水谷關、北水谷關5座關隘,今多譭棄,甚至已遺蹟無存。

  將軍關是明代萬裏長城進入北京段東端的第一座重要關口,位於平谷東北部,東與天津薊縣接壤,北與河北興隆毗鄰。歷史上爲咽喉要道,系兵家必爭之地。明《四鎮三關志》載:“永樂年建正關水口,東西墩空,大段頭山墩空,通衆騎,極衝,迤西通步緩。”民國三十三年《薊縣誌》載:“將軍石在將軍關村北之陽,石高三丈六尺,兀然矗立,形基壯偉,上刻‘將軍石’三大字,爲明成化參將王杞書,關遂亦以此石之名名之。”1959年4月平谷縣第一次文物普查登記表亦記,“將軍石爲一高約6米、直徑約3米的大岩石,南面嵌有兩塊石匾,均刻‘將軍石’三字,一爲明成化時刻,一爲明萬曆時刻”。

  將軍關大部建築毀於戰火,就連將軍石上的匾額,也毀於“文革”,唯巨石屹立。現存關城基址,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關城內從防禦角度設計的“丁”字街,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還保持原有佈局,現多已無存了。城樓東側有敵臺遺址,基礎爲大塊條石壘砌,上爲磚築,內側建一石券門,可拾級而上。上有迴廊式鋪房,基礎保存完好。券門左右牆體砌10個“U”形凹槽,間隔2.9米,以異形磚拼砌,上深下淺,極爲平滑。這些凹槽不是面向關外,而是設在面向關城一面,其用途或說上下運送東西的溜道,或說雷石口,或說排水設施,尚無定論。2002年,對將軍關遺址搶險修繕,整治周邊環境和修整登山步道。修繕中,發現部分牆體、敵臺中間以石頭壘築,外以單層或多層城磚包砌。可見此段長城曾多次修繕。同時,清理出石雷、鐵炮、炮彈、鐵鎬、鐵鏟、鐵箭頭及明崇禎七年分修邊牆城志等文物。在其他段長城,如黃鬆谷關還發現銅炮等重要文物。

  修繕後的將軍關城垣遺址。

  南水谷關,位於鎮羅營鎮張家臺村東南,據《四鎮三關志》載:“南水谷關,洪武年建,正關河口,平漫,通衆騎極,餘通步緩。”此處關口地勢平緩,寬60米。原有關城一座,現存關城基址清晰,長約800米,寬120米,爲石砌土牆,北有校軍場。

  在南水谷關、北水谷關西邊,當初還有一座豬圈頭關,後改爲鎮虜關,清時改作鎮羅關,所守的應是南水谷、北水谷兩個小關口。如《畿輔通志》所記:“關之北三裏曰北水谷,南八里曰南水谷。成化中,各因山增設二關。”這“關之北”之關,即是豬圈頭關。或因此關守衛南北水谷二關,且在二關之上,纔有“上關”之稱。今關上村東兩山間,舊有南北向一道城牆,長約二里來地,村人稱作橫城子。橫城子北頭山上,有一座方城,稱作北城。橫城子東邊約二里來地,還有一座上關城,今遺址尚存。

  明代平谷駐有8座兵營

  長城內外,建有各種城堡,明代稱爲營寨,即各種兵營,與長城構成掎角之勢,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平谷境內共有將軍石營、峨嵋山營、熊兒谷營、鎮虜營及黑水灣寨、峨嵋山寨、魚子山寨、熊兒谷寨8座營寨。

  峨嵋山營位於南獨樂河鎮峨嵋山村北。明《四鎮三關志》載:“峨嵋山營,城堡一座,永樂年(公元1403-1424年)建。”從北至南依次分爲上、中、下三營,上營爲石築營牆,東、南、西三面設有磚券門樓,南門上鑲嵌“峨嵋山營”石質匾額。建築毀於抗戰時期,僅存北部殘牆,長120米,寬5米,高5米。中營、下營沒有營牆,下營西南有校軍場一處。

  山東莊鎮魚子山崇光門。

  鎮虜營位於鎮羅營鎮,與密雲接壤。明《四鎮三關志》載:“鎮虜營,城堡一座,原爲豬圈頭營,永樂年(公元1403-1424年)建。”清《畿輔通志》載:“鎮羅關,在牆子嶺關南。縣東六十里,有二城,東爲新城,西爲舊城。北去牆子峪三十里,有把總戍守。其東南接薊州之將軍關。鎮虜營下關及寨五:魚子山寨、熊兒谷寨、南水谷關、北水谷關、灰石口寨,俱洪武年建(《四鎮三關志》)。”鎮虜營分上營、下營,應該是先建下營,兩營東西城門貫通,中間相隔近百米長馬道。西邊的下營設東西二門。西門上鑲嵌“鎮虜營”石質匾額,東門上鑲嵌“北邊雄鎮”石質匾額。西門外有30畝衙門地、校軍場等。

  魚子山寨位於山東莊鎮魚子山村西北。據《四鎮三關志》載:“魚子山寨,洪武年(公元1368-1398年)建,通步緩。”建有圍牆,以山石壘砌,南北設門,北門無存,僅存南門樓。南門樓爲一座過街樓,已經多次重修。下爲券拱門,南北貫通,以供出入,南側上書“崇光門”3個楷體大字。上爲單層樓屋,面闊一間,硬山頂,上覆筒瓦,調大脊。過去樓內供奉關公坐像,泥塑,故稱老爺廟。抗戰時期,平(谷)密(雲)興(隆)聯合縣縣委書記李子光等常在此開會研究工作,故當地又稱“子光樓”。

  熊兒谷寨位於熊兒寨村委會北。《四鎮三關志》載:“熊兒谷寨,洪武年(公元1368-1398年)建,正關河口,通單騎,衝,餘緩。”近年修建的花峪水庫就是過去的河口,即關口處,明代長城由南往北蜿蜒而去。熊兒谷寨石築寨牆,設北門、南門及西門,東面臨山,當地人稱“石頭城”。這些門沒有城門樓,就是山裏人家一樣的簡陋稍門。

  熊兒谷寨往西不遠處是九里山。當地人相傳,此處駐守的軍隊大約30來人,頭領是把總,並說把總就是武舉以下的人做的官,而把總就住城北部中間位置。據說那裏過去有一座火神廟,老着火,就給拆了,然後蓋成把總辦公之所了。

  清代職責改爲守護東陵

  隨着朝代更替,明朝被推翻,清朝建立,過去的邊關重鎮失去了舊有的軍事作用。不過,平谷境內的營寨和城堡卻被繼續利用,其職責變爲守護清東陵及東陵“後龍之地”。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86年)《遵化通志》專設《陵寢志》,記載霧靈山爲東陵後龍之地,遵化、薊州、密雲、平谷各州縣皆爲“附近陵寢禁地”。自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始在遵化馬蘭峪修建東陵起,至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開禁,“後龍之地”封禁了254年。

  《遵化通志》“營制”記載:“馬蘭鎮,總兵一員……以守護陵寢。”“駐遵化州馬蘭關,轄本標左右營,並餘丁營,兼轄遵化、薊州、曹家路、牆子路、黃花山等營”。“右營駐本標,守護風水圍牆迤西。守備一員,轄本營,並餘丁營暨黃崖關、青山嶺、將軍關等三汛。”“將軍關汛,把總一員,守兵五十五名。”又記載:“牆子路營,駐密雲縣境牆子路,守護風水後龍地。都司一員……轄本營,並鎮羅關、楊家堡二汛。”“鎮羅關汛,把總一員,外委一員,額外外委二名,馬兵三名,守兵一百名,營馬五匹”。

  清代兵制,凡千總、把總、外委所統率的綠營兵均稱“汛”,其駐防巡邏的地區稱作“汛地”。清時將軍關爲右營所轄,守護陵寢;鎮羅關爲牆子路營所轄,守護陵寢的“後龍之地”。並可見其駐兵之大概。

  這些關隘、營寨多已無存,名字或作爲地名或作爲鄉村名卻保存下來,如彰作、黃鬆峪、南水峪、北水峪、峨嵋山、鎮羅營、黑水灣、熊兒寨等,至今還在使用。

  平谷境內的長城,作爲明前長城和明代萬裏長城的一部分,早已成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稱得上“長城邊關徵戰地,今爲勝蹟壯河山”。可惜的是,雖然長城平谷段是明長城進入北京段的起點,但是平谷段從未對外開放,原因是由於年代久遠,平谷的長城損毀非常嚴重,大部分牆體坍塌、亂石堆砌、雜草叢生、輪廓不清,不適合野外攀爬。“十三五”期間,北京將打造北部的長城文化帶。作爲長城文化帶四個組團之一,平谷紅石門至將軍關長城段的文物保護成爲平谷區的一項重點工作。平谷區還計劃將紅石門長城打造成紅石門景區,未來這一從未對外開放過長城的區縣,也有望向市民開放重點長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