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家長在微信羣內反映上了初中後孩子的數學成績變差,這是什麼原因呢?

升入初中後的學習,主要有兩個變化:一個是學科上的內容增加,教學節奏加快;一個是學習方法和技巧上的轉換。初中數學內容的學習更側重理性思維,從而導致同學在初中感覺喫力,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的原因之一。

那麼,從自身來說,七八年級學生成績退步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成績退步的原因

知識點散亂無系統

小學階段,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在課上被消化,課後作業主要起到鞏固的作用。

初中學習更注重聯繫。知識的系統化,是做提高作業效率的根本原因之一,沒有系統化就很難有頭緒,做題耗費的時間自然就會增加。

對初中生而言,要注重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種習慣的養成,對進入九年級後的中考複習,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輕視重點注重全面

不少同學或者家長求勝心切,希望孩子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作業貴在精而不在多,已經掌握的題目適當放棄,掌握不好的題目多加練習,難以掌握的題目可以適當鑽研。(可查看:初中數學考什麼?難點分析,現在看還來得及!

忽視基礎貪多抓雜

簡單說,初中學習是為中考打基礎做準備的,而近幾年中考考察趨勢多注重在基礎之上考查學習能力,只有對基礎知識形成條理化和系統化的框架結構,深刻理解,纔是最有效的「得分寶典」。

因此,日常練習當中,要多做基礎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思維和能力。

輕視方法不講步驟

有不少初中學生表示很苦惱,「我每次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結合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習慣,總結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回歸到書本上去。

學習效率低無策略

學習是從「不懂」開始的。大部分同學學習一旦認為自己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因此經常出現以下情況:

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知識點認為「懂了」,不在課堂上適當記錄筆記,晚上自修時不再複習當天上課的內容……從而導致學習以失敗告終,沒聽懂課堂知識,造成後續課上內容的「坎坷」。

此外,對於學習過程,我們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緩慢開始區、加速提高區、高原區。

學習最難熬的時間就是緩慢增長期,這也是成功與失敗的分界點。我們要耐得住性子去等待,不斷積累,從而方能逐步提高成績。

期末考試如何打好翻身仗

數學考試成績不理想?不用著急,抓緊期末考試前的時間,認真做好學習計劃。期末考試一定可以打好翻身仗。在這裡分享數學學習的六步法,以供大家參考:

閱讀教材,學生要逐字逐句地閱讀下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弄清中心問題,明確目的要求,力求瞭解新知識的基本結構(如定義、定理、解題方法等),從總體上作概要性把握。

做好預習筆記,做預習筆記有助於提高預習的效果。可以直接在書上圈畫,批註疑點,結合上課內容從而有效的解決問題。

數學知識連續性強,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後面的課程無法學下去。預習的時候發現學過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課前查閱有關內容搞清楚,力爭經過自查不留問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學習內容多思考「為什麼」?從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證題的方法到證題的依據等。

預習時應思考:

(1)這一節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2)概念,定理,公式有什麼含義,有什麼條件?

(3)公式如何運用(正用,逆用,變用)?

對照閱讀,把該知識與有關知識的相同點,類似和差別找出,並納入相應的知識框架中。

比如:學生在學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後,在預習一元一次不等式內容時,可類比學習。比較二者的區別和化簡方法,加強結構的記憶。

數學學習要結合新舊知識進行縱橫分析,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內容時,把自己預習的理解相對照,從而找出自己的「疑點」。

《異類》這本書中揭示成功的祕訣:10000小時定律。但是,定律成立的前提是:刻意練習。我們可通過練習進行自我檢測。課本練習是為鞏固知識而出的。預習中可以試做那些習題,用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

複習是學習中舉足輕重的一步,課堂作業的作用除了鞏固知識,也是對自我學習的檢驗:

複習時要思考以下問題:

本節課與已經學過的什麼知識點有聯繫?

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裡,接下來應該學習什麼?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容有邏輯規律地羅列出來?

對應有哪些典型例題?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通過下述曲線,我們瞭解到複習的重要性,而這正是大部分同學忽視的部分。複習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增強有效記憶,從而掌握學習知識,增強對學習內容的認知和理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