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這概念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什麼相對論,時間跨度等等,似乎不是人間的話題,但又確實存在的客觀事物。其實,講起來,也不是特別難理解。我們先從我們周邊物質結構說起吧。大家都知道,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原子,中學化學課就講過,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一顆原子的體積,實物佔比非常小,主要是核外電子運動軌跡所佔空間。分子又是原子的鬆散結合。所以說,我們周邊物質是非常、非常鬆散的,假如能壓縮的話,一立方米的物質壓縮後不足一粒黃豆,甚至用顯微鏡都看不見。在這鬆散的物質世界裡,還有巨大的引力,人類研究出了力的規律,能衡量,能計算,質量,力量,加速度,速度,時間,距離,在生產中,我們能計算,預測。如京廣高鐵,根據距離,速度,我們能預測到達時間。根據地球引力和火箭發動機推力,能把適度質量的衛星送到我們設計的軌道。所以說,人類基本認識了「鬆散物質」世界。黑洞,其實是物質的高度集結,那麼,在那個世界裡,我們現在用的量衡規則無法使用。引力巨大,物質間位移瞬間即到,無所謂速度,無所謂時間,說來就來,也無所謂距離。我們這個鬆散物質世界裡的物、光、顏色、體積、質量、時間等等的物理量,在黑洞世界裡統統無意義了。要認識黑洞世界,不是那麼容易,人類的物質構成,決定了我們的思維速度和分辨能力,未來,藉助於高性能的電子計算機,能擺脫人類的思維缺陷,更好地認識宇宙世界。


引力漩渦是啥?是你自己發明的概念嗎?


引力內核而以


人類對科學的追求不是為了簡單!而是追求科學的本質!漩渦解釋不了進入黑洞的物質去了那裡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