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陽虛和中焦溼熱,看似截然不同的兩個證候特點,但很多時候兩者互相影響,經常兼雜存在。

尤其是素體陽虛的人,平常嗜食生冷,過用寒涼藥品導致脾陽受損,一旦寒邪內侵,溼邪困阻,脾胃不運化,就容易出現口淡乏味、大便稀溏、腹脹,腹痛、苔白膩等現象。

運用這種思路,治療脾胃陽虛及溼熱困阻中焦,值得重視!

寒溼不能速除,脾陽不能正常恢復,這時候如果飲食厚味,辛辣煎炸燥烈之品,飲食水谷不運化,又容易合併脾胃溼熱,溼熱困阻中焦的現象,導致出現口氣穢臭、皮膚油膩、面生暗瘡、口乾口苦、心煩躁等症狀。

兩種情況合並存在,治療要有輕重緩急的區別,或以清熱爲主,或以溫陽散寒祛溼爲主,不拘一格;但總體而言,脾胃陽虛是疾病的本相,溼熱困阻中焦是表象,熱象不重的時候,總體以溫陽健脾助運爲主。

運用這種思路,治療脾胃陽虛及溼熱困阻中焦,值得重視!

治療當以三仁湯或藿樸夏苓湯、藿香正氣丸、平胃散等方藥加減化裁,寒溼與溼熱很難速愈,治療猶如抽絲撥繭,不宜操之過急,當配合飲食情緒多方調養,逐步恢復。

運用這種思路,治療脾胃陽虛及溼熱困阻中焦,值得重視!

#清風計劃#更多中醫養生文章內容,關注我頭條號內,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