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0-1.jpg

 「孩子的媽,我們能夠像這樣活到現在,是大家的力量促成的。」修一經常這麼說。

 他真的受到許多人士的關照。不知道是不是「人品」的關係,高階主管很愛護他,隨他去做喜歡的事,雖然他始終是基層員工,上面有課長和部長,他卻可以越級向所長報告。照理說,上司會很不高興,但卻沒有這種情況。女兒就曾指出,爸爸擅長讓別人在無意中配合他。

 聽說公司的主事者曾經把孩子的爸叫去東京,告訴他:「津端君,你可以自由設計,就像在白色的畫布上作畫一樣。」他就這樣畫出高藏寺新城的總規畫圖。

 他的構想是,以不破壞原地形的方式在稜線興建住宅區,並於平緩地帶興建獨棟房子,再加一片菜園,供居民耕種……他的理想是為眾人打造桃花源。

 然而,不開推土機把山鏟平,就無法整地,土木工程也無法開工。而戶數也與原先的規畫相差很大,不足以容納從低窪地往高處遷移的人。基於諸多原因,他最初的提案終究未能進行,只留下雙向各三線的大馬路。

 有一次搭計程車,司機說:「有客人表示,這裡的馬路寬闊,感覺很舒服。」孩子的爸望著窗外高大濃密的行道樹說:「哦,是嗎,不錯喔。」一句也沒提這裡的都市計畫是他做的,只是默默聽著司機說話。

 後來我說:「如果照你的計畫興建,也許居住的人不會很多,但應該會是很不錯的桃花源。」他回答:「確實如此,可是這個計畫牽涉到太多人,不能只聽一個人的意見。」

 他的上司青木先生曾經說:「隨時都要帶著三支箭矢,第一支沒中就射第二支,第二支落空再射第三支。」孩子的爸也有同感,總是在思考下一個對策,而且為了隨時都能展開行動,每次都要將眼前的事情處理好。這可能也是他行動快速的原因。

 高藏寺新城的計畫告一段落之後,公司請他回東京上班,他拒絕了,改以名古屋特派員的身分,一邊領取地方公團的薪水,一邊與《中日新聞》的記者足立先生巡迴中部六縣,到伊勢灣一帶或矢作川流域調查,經常不務正業,他的上司也佯裝不知。總公司的所長還叫他自費去東京跟他報告一個月的工作成果。

 從公團退休時,大家跟他餞別,想送他禮物,他說剩餘的物資就可以了,於是拜託營林署蒐集雜木,在庭院種了總共一百八十棵。這些樹順利成長,太高大的樹會砍下來,當成培植香菇的段木,或是將苗木分送給附近鄰居。他說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一直以來他都在打造自己的桃花源啊!

 「要迷戀妻子,迷戀工作,迷戀地方。」以前有前輩如是教導他,他說,他確實都有做到了。

 

出自太雅出版社《從兩個人到一個人》;攝影/落合由利子

各書店及網路書店均有販售

博客來:goo.gl/YTqeCM 金石堂:goo.gl/VMeiU6

誠品goo.gl/w1nxdG  讀冊goo.gl/u5evGJ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