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5.jpg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對於家與生活的理想模樣。不論你的期望是什麼,相信只要看過津端修一先生與夫人英子女士的生活,你會跟我一樣,打從內心發出讚嘆。

 這件事從《積存時間的生活》書本問世之後,我們收到的讀者回函就能看出端倪(是的,每位讀者寄來的回函,太雅小編都會仔細看喔)。而在紀錄片首映會現場,以及我們從粉絲專頁和各方好友的熱烈回響,都強烈地感受到大家看完片後的興奮與感動。

 修一與英子,究竟是如何打動了我們的心?對我而言,是他們自然流露的真、善、美。

 看過影片的人應該記得,修一來臺,特地到年輕時代友人陳清順先生的墓前歸還印章,他眼淚縱橫、真情流露的面容。新書裡<印章的回憶>一篇就是在講他與陳先生的情誼,以及二戰時他加入軍隊的所思所想。

 夫妻倆把高藏市山丘上的樹種回來,以及修一在晚年對於伊萬裏精神療養機構的規畫建議等,都可看到他們對人、對土地的良善之心(關於伊萬裏療養機構,請見<雷蒙式房屋和社區農圃>)。當然,他們互相體貼、彼此扶持的情感,也是夫妻之間愛與善的表現(令許多人羨慕不已)。

P167.jpg

(出自太雅出版社《從兩個人到一個人》;攝影/落合由利子)

 至於美,更無需贅言了。《從兩個人到一個人》的封面照,所傳達的不單單只是獨處的英子,也帶出了津端家質樸美好的況味。生活在充滿夫妻倆手作品的空間裡,相信也無形地為英子帶來了力量與勇氣吧。

 猶記收到譯者李毓昭小姐的譯稿時,我是迫不及待地拜讀了本書;之後在校稿末段,我們收到讀者建議,於是臨時請阿昭協助,翻譯照片中出現的(能辨別的)日文,這是新書某些圖片多出了圖說的緣由。在此除了感謝阿昭,也要謝謝美編陳淑瑩小姐的巧思。

 最後,借用熟年優雅學院的創立初衷──不管你對未來的想像與設計是什麼,歡迎你走進津端家,希望修一與英子的故事,能成為讓你我找到自己美麗人生的啟發與祝福。

                                                 林雲也《從兩個人到一個人》主編 (一八年四月)

 

~與津端家再次相聚~

各書店及網路書店均有販售

博客來:goo.gl/YTqeCM   金石堂:goo.gl/VMeiU6

誠品goo.gl/w1nxdG     讀冊goo.gl/u5evGJ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