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完了養魚的方法。
 
所以今天咱們來研究種水草的方法吧!

 
水草缸是非常療癒的東西
 
一不小心就能讓人看到出神,壓力跟煩惱瞬間灰飛煙滅 
 
 
01.JPG
 
 
那要怎麼弄一個美美的草缸呢?

我們這篇就來一邊設一缸,一邊講解注意事項吧!
 

 
Q:草缸需要什麼設備?
 
 
首先,要玩草缸,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先買魚缸囉!
 
你會需要的設備有:
 
1. 魚缸 
2. 過濾器  (外掛或圓桶)
3. 燈   
4. 黑土  
5. 工具  (夾子、滴管)
6. 水草
 
如果想要讓魚缸更厲害,你還可以準備這些:
 
7. 硬景 (石頭、沉木)
8. co2
9. 肥料
10 定時器
 
 
因為住在山裡,所以我習慣在網路上買齊設備,這次文章中出現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在AC草影買的。

下單隔天就會寄到家,超方便der    
 
00.JPG

 
前置作業 #1:水
 
 
等東西寄來的時候,建議先準備「水」
 
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消毒用的「氯」這東西對水草不好
 
所以我們在設缸前一天先倒一桶起來放著,放一天氯就會自己消散掉。


不過如果家裡有用大水塔蓄水,或是用地下水的話,就可以略過這個步驟。   


(p.s. 有的人會使用RO,RO水雖然乾淨,但也會順便過濾掉微量元素,如果不是高手的話,用自來水反而比較適合 )
 
 


前置作業 #2:背景
 
 
打開箱子,檢查一下貨品對不對,接著就開始開缸的過程囉!
 
草缸玩家們通常都會在魚缸背後貼上卡典西德紙。
 
這雖然不是必要的步驟...
 
但對於造景來說,這一個小小步驟,可以擋掉魚缸背後啊雜的東西跟管線,視覺上會有很大的加分效果喔!
 
02.JPG
 
貼卡典西德的秘訣在於:要在缸壁上噴肥皂水
 
 
把剪好SIZE的卡典西德輕輕貼上去後,再用塑膠尺從內往外慢慢的把空氣推出來。最後用美工刀把多餘的部分切掉,就可以貼得很漂亮囉! 

(゚∀゚)+
 
 

必要設備 #1:燈
 
 
接著我們來講最重要的設備,也就是「燈具」
 
因為水草要行光合作用才能活,所以「燈」是水草缸非常非常重要的裝備,絕對不可以缺!
 
 
挑選燈具的時候,要配合魚缸的大小,以及水草的種類。
 
我習慣用方便的LED燈,這次用的是30cm的ISTA 高演色水草燈,是強度跟人氣都很厲害的熱門燈具。
 
 
但是...這是因為我要種紅蝴蝶、挖耳草,這些陽性草需要強光+CO2,所以才有必要用到這一支。
 
如果只是小榕、鐵皇冠這種陰性草的話,就可以買便宜一點的就好   XD
 
 
03.JPG
 

 
必要設備 #2:過濾
 
接著要裝上過濾。
 
 
為小草缸選過濾器並不會太複雜。
 
因為很多過濾器會打出水花,水花會造成CO2逸散,但水草很需要CO2...
 
...所以草缸玩家會盡量選擇「不會濺起水花」的過濾器
 
也就是「外掛」以及「圓桶」這兩種。


 
p.s. 當然其它過濾器也不是不行用,不過就是用上部過濾要小心底砂被沖得亂七八糟,用底部過濾的話會造成施肥困難,而且草根總有一天會堵住底部板
 
 
 
如果只養草不養魚的話,過濾器挑弱一點也沒關係,但是一定要讓水流動,除了培養出健康又穩定的微生物環境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水流才能讓植物有效率的吸收水中的營養與氣體。
 
這一缸一開始使用了ISTA的100型外掛,但沒多久就換成了EDEN 501小圓桶
 
 
結果36cm的缸用上300L/H的過濾好像有點太強
 
 
由於我並沒有打算營造出風雨飄搖的感覺,所以只好再裝一個森森前置桶,增加濾材空間又能降低流速,讚讚  
 
(不過管徑比較小,要另外裝轉接頭就是了...)
 
 
 
p.s. 過濾器的流量要配合缸子水體的大小,基本上建議是能在一小時將全部水體過濾3~6次為佳

例如36*22*26的缸子,水體大概是20公升,過濾器就找個120L/H (或是買更強的再調弱)
 

04.JPG


 
為水草缸鋪設底床

 

接著準備鋪黑土囉!

 

...等等!先別急著開黑土!

大部分的情況下,光是黑土就能提供水草足夠的營養。

 

但如果各位想要把水草養得又快又肥,「基肥」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基肥要放在最底部,等土舖了就來不及了!所以舖黑土前要先決定要不要放基肥。

(如果有要添加什麼輔助開缸的東西,也必須在這個時候決定喔)

 

p.s. 如果使用矽砂之類本身不帶養份的底砂,基肥就變成水草缸的必需品囉

 

05.JPG

 

36cm的缸用3L的黑土會有一點不夠,所以我準備了兩包亞馬遜二代黑土。

 

tropica基肥一包

 

以及UP的硝化菌粉 (不是保險套啦喂!)

 


確定好魚缸的位置後

先倒一點土進去

再把土推到缸子邊邊

以免基肥露出來影響美觀

06.JPG

接著再舖上一層基肥,還有開缸用的硝化菌粉

07.JPG

 
一般來說,水草需要至少4cm的厚度才能讓根穩穩地發展。
 
所以我習慣先舖個5、6cm厚,然後由前往後撥出一點斜坡,讓水草種起來比較有層次感!
 
(´・ω・`)+
 
 
 
「那如果我想要超厚的那種,可以嗎?」
 
欸......雖然黑土的透水性很棒,舖個15公分也不會怎麼樣。
 
但一個不小心會造成底部缺氧,引發底床敗壞,然後你的魚缸就會散發出勢不可擋的水溝味
 
怕  
 
p.s. 為了避免底部缺氧,我們要嘛不要土鋪這麼厚,要嘛最底部鋪大塊石子,或是種根系發達的水草,例如簀藻、穀精、椒草這種



二氧化碳裝置 

 

接著要來安裝CO2了!
 
 
CO2算是水草缸的一項重點,它雖然不是絕對必要的東東...但如果有CO2的話,就能讓水草長得更茂盛、更漂亮。

而且啊...
 
很多水草沒有打CO2是種不活的,所以記得先調查一下自己的水草有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嘿!
 
 
 
p.s. 我個人認為CO2的CP值非常高,想要成為一名厲害的水草玩家,二氧化碳是很划算的投資,強烈建議各位預算夠就買一組。
 
 
p.s2. CO2整組裝起來會像下面這樣:
 
左邊那個是細化器,記得裝在出水口前面,好讓水流把CO2的小氣泡帶到整個缸子中;
 
中間下面那是計泡器,控制CO2的供給量;  (我這缸大概2秒1顆)
 
藍色的是止逆閥,防止水流逆流到鋁瓶。

IMG_8746.JPG    


為水草檢疫

 

等到水草寄到了的時候,記得要先檢疫,因為水草很容易挾帶藻跟螺,這些東西跑進魚缸後會很麻煩。

 

最簡單的檢疫方法就是拿把剪刀,把老舊的葉子喀喳喀喳的剪掉。

 

太長的根也剪掉,然後順著方向一邊沖水一邊輕輕搓揉。

 

_DSC1018  

 

但如果想除更乾淨一點,可以用稀釋100:1的漂白水(或雙氧水、木酢液) 泡個一分鐘,大多數的藻類都活不了

 

至於除螺,只要去藥房買包明礬(凡)

一公升加15g,泡個一小時,保證螺類死光光

 

p.s. 水草被剪下來與運送的過程一定會變醜,就算種到新魚缸,適應水質的時候也很可能會出現「溶葉」的情況,等適應環境後才會長出新葉子

 

IMG_3978  

 

 


設缸步驟  #1養水

 

好!

缸、燈、土、過濾、CO2全部都裝好了

 

接著墊個塑膠袋加水進去,打開電源讓圓桶開始運轉

 

就可以開始養水了!

 

水草並不像魚會排出毒素弄死自己,所以很多人會開缸跟造景同時進行。

 

不過我個人喜歡先等個一兩天,讓粉塵先沉澱,水質也比較穩定後才開始造景。

 

p.s. 不一定要先放水,也有很多人喜歡先種水草完再加水。

 

08.JPG


設缸步驟  #2 硬景

 
硬景指的是石頭、沉木之類的東西
 
通常要在水草種下去之前搞定。
 
任何魚缸只要丟了石頭跟沉木,就會給你滿滿的自然感,舒壓度A++  
 
 
但是,石頭跟沉木要是不好好處理,可能會增加日後的麻煩...
 
以石頭來講,長期泡在水中,會釋出一些微量的元素,拉高水的硬度,讓喜歡軟水的水草生長出現問題。
 
為了不讓石頭拉硬度,我們可以先噴一層透明漆上去
 

09.JPG

噴完等乾就可以放進水裡了

p.s. 如果選的水草不難養,不噴漆也不打緊

10.JPG

 

至於沉木,沉木泡水會釋出腐植質

拉低ph、並且讓水變成暗黃色

雖然這顏色其實對水草跟魚沒有壞處,但如果你說:

 

「我才不要我的魚缸水黃黃的! ヽ(`Д´)ノ」

 

那就得把沉木拿去煮,或是泡水讓它吐色

 

如果是全新的沉木,入水隔天就會開始長出白白的水黴,這個也不用擔心,蝦子過一兩天就會全部吃光光了。

IMG_4155  

p.s. :酸鹼值(PH)是水質最重要的一個參數,7為中性,越低越酸、越高越鹼,大多水草喜歡6左右的弱酸水質。

p.s.2 :硬度(GH)指的是水中礦物質的濃度,尤其是指鈣、鎂的含量,硬度過高會影響到水草對於養分的吸收。

 


設缸步驟  #3 造景開始

 

接著就可以開始造景囉~

我們先把石頭放入魚缸,調整好位置

12.JPG

 

造景最簡單的原則就是分成前、中、後景,營造出層次感

 

(如果缸子太小的話,只要分成前後就好)

 

設缸前可以先做個計畫,像這樣: 

11.JPG 


設缸步驟  #4 種草

 

種草的要訣是:用斜斜的角度夾住水草根部,插進土裡後在慢慢放開夾子,稍微抖動一下前端讓土壓住水草,再斜斜的抽出夾子。

 

並且要有計畫的一區一區照順序插滿,不然順序亂七八糟,會害本來種好的一直浮起來,種到懶趴火都燒起來。

 

p.s. 圖片種的這個是挖耳草,挖耳草是一種古老的植物,結構很簡單,種在土裡的部分就會長成根,所以插秧的時候不用管哪邊是上、哪邊是下。

 

13.JPG

草跟草之間記得留點間隔,讓葉子有空間可以展開。

14.JPG

 

等到全部的草都種完時,看起來往往會像這樣東倒西歪,但等到適應了水質、根部開始生長後,水草就會越長越直,並且開始搶地盤。

15.JPG

 
p.s. 建議一開始就要把水草種滿,水草越多,藻類就越沒有機會生長。 
 

設缸步驟  #4 前期管理

 

水草剛種完的第一天不用開燈也不用打CO2。

 

等到第二天開始,再慢慢延長光照,並慢慢的增加CO2的量 (如果有的話)

 

陽性草一天需要6~10小時的光照

陰性草一天則是4~8小時就夠了

 

第一個月不用加任何肥料 (因為根與葉都還沒發展好,多下肥也只是爆藻而已)

 

可以的話,換水越勤越好,至少每個禮拜換一次,一次大概四分之一就夠了

 

16.JPG

為了加快養水的速度,我這時又補了一點液態的硝化菌。

17.1.JPG

初期環境還沒穩定的時候,可以丟些浮萍或是金魚藻,吸收水中多餘的養份,減少爆藻的可能。

18.0.JPG

 


設缸步驟  #5  日常維護

 

水草缸要漂亮,唯一的祕訣就是勤

等到設缸過了三個禮拜後,魚缸中就會建立出基本的微生物環境。

這一個時期水草也開始札根、長葉子,紅色水草應該也會開始越來越鮮豔。 

 

p.s. 圖片這是青蝴蝶與紅蝴蝶,算是有點難度的草,擊敗了無數水草新手  

 17.JPG

 

這個時期

 

每天都該注意一下缸子有沒有異狀。

畢竟水草缸玩家有許多戰鬥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CO2萬一開太多,魚跟蝦可能就會缺氧掛掉。

或是魚缸出現水蝸牛,不趕快抓出來很快就會生一堆,不但難看還會啃你幼芽。

  

 

另外,還會出現一層油膜。

雖然由下往上看起來很漂亮,但油膜會降低光照的效率,建議還是想辦法處理掉。

 

18.1.JPG

 除了使用除油膜的裝置以外,常見的方法是養幾隻女王燈去吃油膜 (孔雀魚也有微弱的效果)

18.2.jpg

 

接下來就是藻類的監控。

 

藻類是草缸玩家防不勝防的敵人,難以避免,所幸是越早發現就越好處理。

但時間一拖,往往會擴大到不翻缸不行的程度,例如下圖這樣:

 

p.s. 不過難看歸難看,大部分的藻類對魚蝦是利大於弊

 

IMG_3732  

最常見,也最好用的對藻兵器就是小精靈。

19.JPG

 

另外很好用的就是蝦子。

蝦不但可愛,對於控制藻類也是高手,但不要買到有螯的,會把藻跟草全部吃光 XD

 

p.s. 水草還沒紮根前不要放蝦,會被蝦子拔起來,姬芭蝦。

 

21.JPG

螺類也是強大的除藻好手

像是蜜蜂角螺或是笠螺,對於缸壁跟石頭的清潔特別有一套。

 

1770_P_1387138255949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除藻生物,像是白玉飛狐、小猴飛狐、青苔鼠、大和沼蝦、槍蝦,他們有強大的除藻能力,但隨著體型變大,常常會出現攻擊其它魚、啃食水草、搶飼料等等更讓飼主頭痛的症狀,雇用他們前務必三思 .... 

 

 20.JPG


設缸步驟  #6  追肥

 

開缸快兩個月...

 

挖耳草快速擴大勢力,成為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原

 

(*´ω`)

 

其它水草也發育得妥妥的

23.1.JPG

等魚缸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已經趨於穩定,就算不換水,其實也不會出什麼大事情

(不過換水還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維護方式啦)

 

想讓草更翠綠、更茂密、而且更鮮豔的話,這時候可以開始「追肥」

23.0.JPG

 

補充肥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瓶液肥來滴,我最常用的是翠湖這一罐

 

1326_P_1520475828588  

或是在水草根部附近插入根肥

 

但小心根肥一定要埋好,跑出來的話,會讓水中充滿過多的養份,一不小心就爆藻。

 

p.s. 使用肥料記得要查一下包裝上的建議用量,要是毫無節制的一直下,不但會爆藻,還可能造成肥傷,搞死自己的水草喔  

 


設缸步驟  #7  成景
 
 
這缸設缸的時候太貪心,種了太多種的草了
 
完全忘記考慮每種草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
 
所以必須要一直修剪,超麻煩的 ... 
 
 
 
p.s. 草種如下:
 
 
後景  (從左到右) :
 
中柳、玫瑰葉底紅、日本青蝴蝶、紅蝴蝶、日本珍珠草
 
 
前景: (從左到右):
 
袖珍青葉柳、挖耳草、日本簀藻、小血心蘭
 
 

24.JPG

到了三個月時,大部分的水草還只有缸子一半高度

26.JPG

 但第四個月就快頂水了

最右邊的日本珍珠草其實長得最快,但修剪完後還沒跟上進度所以看起來比較矮 XD 

29.JPG
 
 
好,感謝各位看到這邊,最後複習一下:

要把草種活,必要的東西有「光」+「適合的水」+「養份」三項

想種得漂亮,還要加上「肥」+「二氧化碳」+「勤快的維護」。
 
 
只要能搞定以上幾點
 
再配合自己的環境與需求作出調整

就一定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療癒草缸!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到你
 
我們下次見~!   
 
 

p.s. 追蹤FB,取得更多的水族跟甲蟲的資訊傳送門
 

 
附錄: 設備清單 + 花費 
 
28.JPG

 

最後附上這缸的設備清單與花費讓大家參考一下
 
魚缸:YiDing  45度超白玻璃缸 Mini M(36x22x26)   (570$)
燈具:ISTA 30cm高演色    (1300$)
過濾:EDEN 伊登 501+ 森森前置     (930+280$)
黑土:亞馬遜二代 3L  *2     (700$)
基肥: Tropica 水草大師 專業成長基肥(1.2kg) (280$)
液肥:TBS 翠湖 紅色水草液肥(250ml) (280$)
CO2 :ISTA CO2鋁瓶套餐 1L      (1300$)

總共大概花了5000$

很多都是在AC草影官網的限時促銷買的,所以便宜了不少 → 傳送門


(上面沒算到夾子、石頭、燈具墊高架,加上水草跟魚蝦,大概額外又花了1000元)

 

p.s. 這缸用的料比較好,所以比較花錢  (゚∀。)
 
有很多其實是非必要的開銷,如果要簡單一點的,36cm缸可以輕鬆在3000以內搞定
 
過幾天我再來發一篇《簡單又經濟的設缸法》,敬請期待! 
 

看更多水族筆記.jpg


ac草影.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