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有好身体才能干好工作

羅大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博士,健管家,原任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主編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財富狀態如何,我們永遠要記得,身體是工作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在保護好身體的前提下,再做好工作。

這個理念,說起來輕鬆,但是我知道做起來很難,因爲大家不知道尺度,什麼情況下會損害健康?爲了工作,總是要拼拼的啊?那麼,我來講三個原則,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1、要了解自己的身體

實際上,有的時候,工作確實是要拼拼的,這樣才能衝上臺階,但是,有的人可以拼拼,有的人就不行,兩者的區別在哪裏?在身體的承受度那裏。

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如何。比如,有的人農村出來的,幹過農活,身體健康,底子厚,這是可以拼拼的,但是有的人身體很弱,就不要拼了。我曾經聽說一位女士,身體是弱不禁風的,結果出國後,因爲性格要強,就拼力又讀了一個很難讀的法學學位,然後做律師了,工作又很辛苦,結果因病去世了。其實出國拼命的人很多,但是有些人拼得風生水起,她卻去世了,我覺得如果她不這麼拼命,平淡地生活,可能還沒有問題的。

所以,對自己身體的瞭解很重要,這些猝死的企業管理者,其實多數是身體有基礎疾病,然後加上過度勞累,纔去世的,如果平時瞭解自己的身體,則不至於如此拼命,並因此而喪失了生命的。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身體就不好,患過肺結核,但是,他很瞭解自己的身體,所以他大多數時間,並不是在企業的,而是在療養!可是正是因爲他不在企業,所以他能夠認真思考,然後把心得傳遞給下屬,這樣,下屬卻得到了成長的機會,結果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整天療養的松下,卻創造了經營的奇蹟,甚至高壽,我覺得這是他對自己的身體瞭解的緣故啊。

罗大伦: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有好身体才能干好工作

2、對身體要積極保養

我覺得現在多數企業管理者,對自己的豪車,保養得非常好,但是對自己的身體,卻不聞不問。

在前幾年,我有時會應銀行等單位的邀請,爲他們的貴賓客戶做講座,但是我發現,大多數企業管理者,是不會來聽健康課的,他們會把票給他們的太太,給他們的父母,自己則推脫很忙,沒有時間來。

實際上,如果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態,拿出時間來保養,無論是中醫的健康理療,還是西醫的什麼方法,都是對身體有益的。

可是,如果對身體不關注,不保養,最後一旦出現問題,則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個帳是所有的企業管理人士都會算的,只是因爲,危險沒有出現的時候,僥倖而已。

真正高明的人,未雨綢繆,不立危牆,哪裏會放任危險的到來呢?

3、學會放下

坦誠地講,我現在一看到誰在我身邊,喋喋不休地講:“我這項目如何如何,融資以後可以如何如何”,我就會立刻保持距離,我就會覺得他很可憐,被慾望驅動得,如此躁動。

我總是說,當我們活到了四十五歲以後,事業越做越大了,此時,我們要考慮的是:日益變小的身體的體量,和日益膨脹的慾望之間的平衡。

之前,自己創業,平臺很小,我們的慾望也很小,解決幾個員工的溫飽,產品有些銷路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上了臺階了,企業做大了,各種機遇都來了,我們開始慾望變得越來越多,我們要做大,要做到幾個億,要融資,要上市。

可是,身體在走下坡路,兩者方向是相反的,您的身體能承擔多少?

這些慾望的東西,害了很多人,所謂做到多少個億的,其實都是虛幻的數字。但是確實有很多人爲了這些數字,而喪失了健康。

我講的學會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了,而是要做好平衡,自己衡量身體的能力,能做的,盡力做,超出體量的,讓下面的人去做。

我覺得諸葛亮就是沒有做好這個平衡,凡是必須自己來親自做,最後把自己累死了。您覺得您比諸葛亮還聰明?他那麼聰明都累死了,您不學會放下,更待何時呢?

很多人覺得自己無比重要,自己的事業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其實,這是誤解,我們都沒有那麼重要,不要給自己增加太多的責任感,世界失去了我們,並沒有什麼大不同。

喬布斯的座右銘是要改變世界,回過頭來看,他改變了什麼?有沒有蘋果產品,我們都要生活。可能蘋果手機用多了,更多人的眼睛會壞掉而已,最終,他只改變了他自己的生命,英年早逝了。

一念放下,從容地去做,可能做事會更加紮實,誰知道,最後誰先到達呢?兔子,或者烏龜?

所以,別被那些虛幻的數字給矇蔽了,陷入狂想之中,其實,紮實做事更好,反而會很好地達成目標,而藉助各種力量去追逐幻影的,結果往往不好。

有人問上海晨光文具的總裁陳湖雄先生,您爲何發財呢?沒有一分錢貸款和風險資金,可以白手起家,每年收入幾十個億?您的祕訣是什麼?

陳總裁有一次對我說:羅博士,我對錢的認識,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敢想,因爲吃飯都困難,第二個階段是沒有時間想,因爲要低頭做事,第三個階段是不用想,因爲發現每年有很多收入了。

大家看到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錢。紮實做事,反而做好了。我發現,其實這樣的企業家,身心反而輕鬆。

身心最累的,最受折磨的一羣人,是那些沉醉於數字的光環,整天想融資,借別人的錢,然後去追趕更大的光環的人。光環很遠,踮起腳尖去追逐的人,必定很累。

最近在講《道德經》,發現老子一直在講這樣的道理,古人有先見之明啊。明道,可以保身長全。

工作,從本質上講,是爲了人類更好地活着而存在的。希望,這個世界上,因爲工作,而健康快樂的人,更多一點,因爲工作,而喪失健康的人,更加少一些。■

【來源:羅大倫頻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