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手机12月10日又在香港发布新技术了,命名「Link Turbo」,今天(12月26日),在荣耀V20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这项技术,大家怎样看待华为的研发实力?


最简单的,上数据

2017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是2343.6亿人民币,华为一家是897亿人民币,占广东全省的38.27%,全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是17606.1亿,华为占全国的投入是5.09%。


两个字:吓人。

无论是GPU turbo亦或是Link turbo都是对原本的技术进行一个再升级。我曾一度怀疑荣耀研发团队是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2018年荣耀的炫技年,全面屏、AI、通讯、GPU等等黑科技一个赛一个的厉害,说荣耀研发实力牛x应该不会有人反驳吧?据说,除了没有研发出防脱发的产品其他电子领域的产品研发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进步的步伐。

如果有人不理解这两个技术升级,那就再具体说说,GPU turbo让荣耀的手机图形处理效果更好,呈现给用户更精致的画面,这项技术堵住了曾经说荣耀手机画面略差人的嘴。至于Link turbo,不知道都看今天的新技术发布会没,这个技术就是Link Turbo全网路聚合,通俗点说就是以后上网更快速了,但是只有更快速这么简单?非也,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它更智能的为手机应用分配上网的线路,通过应用的网路需求来分配到底是用WIFI好呢?还是蜂窝数据网路好呢?比如你要用支付宝支付钱,一瞬间的网路需求很大,但是你的WIFI信号又很弱支付不成功,这时候系统就会自动的为你使用蜂窝数据网路,保证支付成功。这是一点,另一点就是两个网路可以同时用,比如你现在想玩一个大型的手游,WIFI信号不是很好,蜂窝数据网路就会智能的给你加把劲儿,两个网路同时用,保证你的手机使用体验。

无论是GPU turbo的升级还是Link turbo的升级,一方面荣耀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另一方面荣耀一直把优化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企业还是不忘初心的,很多手机做了很牛x的手机但是抛开了人体设计美学,抛开了用户体验,强行的为自己加分,那么这种手机对于用户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重点提下,这项技术还是全球首发,意思是别的手机都没有呢。新技术发布会说Link turbo这项技术会首先在荣耀Magic2上抢先体验,那么恭喜荣耀Magic2的用户了,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又升级,这波福利不知道你们喜欢不,反正我是羡慕嫉妒恨的。我目前没有换手机的意愿,想等等荣耀V20,这次的屏幕花样玩的深得我心,就是不知道具体的参数怎么样了,等到12月26号发布会的时候再观望观望。

好了回题,荣耀的研发实力基本上就代表了互联网行业的最高标准,一年发布好几项新的技术,并且都是独自发起,引领潮流,而不是一味的跟随主义。在这个微创新已经很牛逼的时代,荣耀的各种突破性创新,足以用「卧槽」来形容了。


其实技术上并不是没有人做得了,而是创意上没有人想得到,gpu turbo,link turbo都是这样。像gpu turbo,你说做个机器学习难吗?随便一个计算机本科生就能做,但是把机器学习做到硬体级别上来改善体验,而不是常规的数据拟合,这个做法还是很新颖的,而且实际体验竟然还不错。link turbo,华为肯定不是第一家干这个的,王者荣耀内置的加速器就有这个功能,但是把它做到系统级别,让所有app,尤其是游戏都具有这个功能,华为应该是第一个干的吧?难吗?不难,但是这些整合真的挺有创意,而且还很实用。所以说技术只是这些turbo面世一部分原因罢了,鼓励创新,和宽容的开发环境,才是这些技术能得以实现的真正原因。从这点来说,华为有点接近于谷歌了。

另外吐槽下这个答案里某个匿名答主,要是你有个百兆带宽,千元路由器,20ns网路延迟,配上835,845处理器,你当然不需要什么turbo技术。问题是,有多少人用的上这样的网路和这样的处理器?深圳硬体条件那么新,屋里游戏延迟还时不时上200。8系列出货量在高通自家里都是垫底,整个市场占有率更加可怜。这答主拿著最好的硬体,来diss一些软体优化技术,古人有句话精确地概括了他这个行为:何不食肉糜。


19年,他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友商的发布会都索然无味。

立在这儿,过一年回来看


我们都知道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对于荣耀V20上使用的Link Turbo技术,磐石之心认为它将成为5G来临之前,在通信领域颇具价值的技术创新。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让我们从时代的背景下,看华为为什么要推出Link Turbo技术?

追溯到5G最根本的核心——为用户带来网速的提升。对于用户来说,5G意味著可以更好的体验视频、直播,以及大型在线游戏,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数据流量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未来谁能让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获得更快、更流畅的体验,谁将会成为5G时代的真正赢家。为了解决用户体验问题,我们看到三大运营商已经相继推出了「流量不限量」和 「大王卡」 等优惠流量套餐,同时伴随著WiFi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流量资费对于用户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大时代的趋势发展下,利用移动数据网路与WiFi相互协同,进而增强用户体验成为了可能,Link Turbo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次,我们再来看下Link Turbo技术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Link Turbo,中文也称全网路聚合,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将4G和WiFi进行叠加。

举例来说,当你在家通过电脑设备下载文件时,WiFi便会被部分占用堵塞,如果你想要在这时玩大型在线游戏或者观看高质量在线视频的话,很可能就会由于WiFi分布不均造成延迟、卡顿。此时,Link Turbo能够让4G网路协同WiFi同时开始工作,从而实现了更高网路吞吐量,降低重要数据的网路延迟。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那我的流量是不是就会偷跑产生费用?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因为Link Turbo技术可以完全实现用户自主可控,这一功能默认为关闭状态,如果担心流量资费可以不开启。对于想尝鲜的用户来说,系统设置里每一个支持加速功能的应用还可以精细控制。系统会提醒用户当前正在使用数据流量,当达到4G网路流量的阈值时会进行消耗提醒,以及支持用户查看不同应用的移动流量消耗统计。在流量资费越来越亲民和众多不限流量套餐的情况下,Link Turbo的价值将越发明显。

所以,Link Turbo就是华为从智能终端功能和用户使用场景的角度寻找到的一个合理解决方案,彻底颠覆过去的人工切换通信方式,让WiFi和4G网路同时开启工作。根据不同场景和用户习惯,可任意使用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上网的方式,改变了单一通信网路难以完全满足低时延、高吞吐、高稳定性的用户需求,为用户的上网体验提供有力的保障。

据官方信息透露,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华为已经开启了自身的升级计划,通过努力和沟通,目前已经与国内多家互联网应用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如爱奇艺(限北京地区)、崩环3、生死狙击和战塔英雄、斗鱼(覆盖北上广深)、华为视频(北京)、网宿科技、华为云等。

最后,我们一起看下Link Turbo技术与过往的其他厂商功能有什么区别?

1)华为Link Turbo技术 vs 苹果WiFi助理

从表面上来,苹果WiFi助理与华为Link Turbo技术都是在WiFi和移动网路之间实现自由切换,选择延时较低的网路使用,从而到达较快的上下行速度保证网路通畅。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苹果WiFi助理解决的问题是在WiFi不足的时候进行「补强」,当检测到WiFi信号弱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4G网路,假如手机有后台下载的任务,从WiFi切换到4G网路,则会导致偷跑数据的现象发生。而Link Turbo技术则是两种网路都处于连接状态,只不过是让4G网路保持在一个「备战」状态。一旦无线网路出现波动卡顿,4G网路能够及时「救场」,不会出现断掉WiFi再重连4G的情况,保证当前的业务不掉线。此外Link Turbo的加速并不是将所有数据传输切换到4G网路,而是两者叠加,如果WiFi转好则4G网路则再次转为备用状态。

2)华为Link Turbo技术 vs 三星Download Booster

也有些朋友会认为,华为Link Turbo技术是不是与三星Download Booster差不多呢?没错,这种聚合加速功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但磐石之心想要强调的是,三星Download Booster仅能给应用商店加速,而Link Turbo技术可以给游戏、视频等多种APP全面加速。

一个小总结:

可以看出同Link Turbo相比,目前存在的其他网路加速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双网不能协同,同一时间只能在4G和WiFi中二选一,将WiFi切换为4G并不能达到协同提速的效果。

其次,其他网路加速方案由于网路选择演算法欠智能,但实际体验不尽如人意。有的演算法可能只在WiFi无线条件非常不好的情况下,才向移动数据网路切换。而在此之前用户的实际上网体验已经很差,如果用户想获得更好的网路体验只能自己手动切换;另外,大多数演算法单方面基于信号强度来做决策,然而很多情况下,WiFi网路信号强度虽好,但是却重度拥塞,业务基本不可用。

最后,用户可能也注意到了,先断开WiFi再连接4G的时候会有一个很明显的重新连接的等待时间,有可能造成正在进行的业务卡顿或者中断,应用可能会进行多次重连尝试,影响用户体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手机厂商都已经提供了的网路智能切换的优化,但Link Turbo技术不仅提供了网路切换优化方案,而且还解决了手机通信领域的难题——全网路聚合。回到开篇我们所说的,为什么磐石之心认为Link Turbo技术在未来的5G时代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因为除了当下为用户提供更好地高速、稳定的网路体验,华为还对底层协议进行了创新,扩充了业界开放的MP-TCP协议,创造性地制定了终端MP-UDP协议,提出了系统级的多路连接协议:MP-ATP(Multi Path- Aggregation Transport Protocol)。当未来移动数据网路升级到5G时,这些协议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磐石之心相信在5G时代,移动数据网路的流量价格将会更低,需要高速网路支持的应用也会随之更加开放的使用,而在华为Link Turbo技术中智能链接聚合技术的支持下,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网路应用体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