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因素对气候的重要影响

海拔高度会明显影响各地的气候,不仅对气温有重要影响(海拔越高,温度一般越低),还对降水有重要影响。在不考虑地形雨的情况下(地形的作用是让降水发生空间转移或集中分布于上风坡),较高的海拔,意味著较少的降水,也就是降水量随著海拔升高而减少,赤道地区最明显。非洲赤道地区属于赤道低气压带,但是这里的热带雨林面积比例相对其他赤道地区比较少。这里有大量处于赤道地区,而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区域。为什么这里处于赤道地区,却不属于热带雨林呢?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一个,海拔较高。

为什么海拔较高就难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原因就是空气的水平流动是以等海拔处为基础,相互流通空气的,这是由于空气的水平流动动力来源于等海拔处空气的气压差。在赤道地区高海拔区域上面的空气形成的降水归根结底来源于海洋,来源于海洋等海拔的空气中。海洋上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含有的水分就越少。这些空气来到等海拔处的陆地,由于自身所含的水分较少,形成的降水自然就少。这就是赤道地区高海拔区域降水相对较少的原因。这个结论较适合赤道沿线的高原地区,对于某些高山,由于面积范围较小,并且还有地形雨,降水总量也许并不少。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高山地区,降水也是很可观的。但是对于范围比较大的山脉,比如安地斯山脉中,处于赤道沿线的地区,降水照样比较少。(低海拔海洋上空的空气虽然含有的水分较多,但是,在其空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下降,会形成降水,变成高海拔空气后,所含水分自然下降一些。这是空气含水量随著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原因。)

肯亚、乌干达等地区,虽然处于赤道沿线,但是并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原因就是降水不够多,降水不够多的原因是海拔比较高。如果这里不是高原,而是平原,这里也将是热带雨林气候。肯亚、乌干达等地区的气候状况与其南北两边陆地的情况,比如与南北两边区域海拔高低没有多少关系,基本只取决于本地的情况。刚果盆地也基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只是不典范,原因是降水有点少。降水相对少的原因;这里是盆地,面向西部的出海口不那么宽,海拔不那么低。如果刚果盆地西部面向海洋的地方是范围广阔,海拔较低的平原,那么刚果盆地会增加一些降水,就可以形成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