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6 (四) <Sophie 6Y4M>

这天 Sophie 随著我回幼稚园接 Nita 回家,她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手里拿著一本国语生字簿,喊著:「瓜瓜! 瓜瓜! 我考一百分了!」(瓜瓜是Sophie念幼稚园时的一位老师。园里的老师让孩子们这样不加称谓的叫她们,因为,她们是孩子的朋友、是伙伴,也是孩子们在幼稚园依附的对象、甚至是妈妈)。

在玄关脱鞋的我,依稀可以听见她开心的声音,想像她看到瓜瓜老师时,说不定会一把扑到瓜瓜老师的怀里。

 

这 Sophie 的第一个满分,是来自于国字与注音听写的小考;或许对很多孩子来说,得满分是家常便饭,但对在幼稚园没有学完注音符号、没有写过任何作业的 Sophie 来说,得来不易也别具意义。

 

回想 Sophie 上小学后这三个多月的日子里,无数个充满对峙、冲突的写作业和复习功课的夜晚,Sophie 挂在脸上的泪痕和我气急败坏的责骂声,对照著她今日充满信心的眼神和笑脸,我的心突然揪了一下。
挑战  

虽然她是照著「正常」的进度开始学习注音符号,但是相对于班上大部分从中班就开始学习注音符号的孩子来说,她整整晚了两年接触这些符号和书写,因此一开始充满了挫败感,而当老师告诉我,她写的字实在有待加强的时候,我除了只能告诉老师,她上小学后才开始学写字的事实,也用了很多的时间陪伴她学习,或者是说,非常严格的要求。

 

而这一切让我开始惶恐与不安,尤其是快到小一新生注音大会考的前一周,她带回了班上的复习考卷,上头大大的 75 分红字,让我怵目惊心。

「八十分才算过关,如果不到八十分,那可怎么办?」那个分数让我这个在念高中前,每次月考都是第一名的妈妈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我想到十月的那个周日早晨,Sophie 拿著绘本,试著一个字一个字的拼音,念给 Nita听的情景。
虽然念的速度很慢,但姊妹俩依偎在一起、Nita 撒娇的在姊姊念完时说:「再讲一本、再讲一本嘛~~」的样子,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心暖暖的。
念故事给你听  

 

我又想到十一月的那个周六早晨,Sophie 早早便自个儿起床到书房去,亲手做了一张卡片,然后在内页写下给幼稚园老师们的话,因为,等一会儿她会回到幼稚园去参加 Nita 的幼稚园运动会,她要把这张卡片,还有她利用毕业旅行得到的弹珠汽水罐作的装饰品,送给她日夜思念的老师们。
礼物  

我起床后看见这张卡片,看到那上头用注音符号写成的不算短的思念,不由得红了眼眶。
思念  

 

于是,我好纳闷,她会读、会拼音还会写,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成绩?

然后某个中午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我像疯了似的,利用午休时间在重庆南路的一间间书店里,寻找那曾经让我不以为然的评量或测验卷。因为我从那张复习考卷上发现,其实 Sophie不是不会,而是她根本看不懂题型,她需要的是「练习」!

 

在接下来紧锣密鼓地加强训练中,Sophie上「战场」了,迎接了她生平以来第一次的正式测验。
我一直到拿到考卷后,心里那份紧张,才松懈了下来。

并不是因为 Sophie 考得很好,事实上,她仍然差了两分才会达到八十分的及格边缘。
这并不是理想的成绩,但是当我仔细去看看被扣分的地方,也就释怀了。

其中有一大题的题目是这样的:「请写出两种水果,如:ㄒㄧㄤ  ㄐㄧㄠ。」答案需要填写两个空格,结果 Sophie在格子里填上了:ㄏㄠˇ ㄊ一ㄢˊ。

就这样一连两题,八分就不见了,其他错的地方,则是连爸比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的 ㄣ 和 ㄥ的差别。

我和爸比拿著写著可爱答案的考卷,啼笑皆非,但是我真的释怀了。

这份考卷让我看出了 Sophie 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再加强。她不懂考题中「如」是举例的意思,而这应该是阅读素养的不足吧。不足,那就再加油补足吧,现在才刚起步而已,更何况已经开始学习国字了,而注音符号只是一时的过度辅助工具,帮助识字不多的孩子阅读而已,而国语的学习重点在国字的书写,不管是笔顺还是字的端正,以及音和形哪!

当我这样一想,原本的焦虑和烦忧就消失了。我看开了,释放了我自己,也让 Sophie解脱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陪伴她学习国字,从认到写,她似乎开始得心应手起来,而注音也因为熟稔,而不再是困扰。学校在考听写的时候,规定如果是课本内的单字,必须写国字加上注音,如果没有教过的单字,就要用注音写下来。这样的考试感觉比以前只学注音时候的听写难多了,可是我却发现,Sophie 越来越顺手。

然后,她在这天尝到了努力学习的甜美收获,这让她开始乐在其中。

 

十二月的现在,是 Sophie 开始学习注音并且使用了三个月,我从她的进步,发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发现自己之前的焦虑,根本是多余的!

 

还记得在这期间,恰好遇到 Nita 要上幼稚园,爸比因为心疼 Sophie 追赶得这么辛苦,曾经有点迟疑的问我说,真的还要让 Nita 念和 Sophie 一样的「快乐」幼稚园吗? 是不是该送她到「正常」教学的幼稚园,才不会「输在起跑点」?

 

我还是让 Nita 和姊姊念了一样的幼稚园,那所强调不背诵、不填鸭,而是让孩子不断创作和自我探索与思考的幼稚园。

原因很简单,当你看到 Sophie 这些年来源源不绝的创作时,了解创造力、思考力和动手实践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时,你不会轻易改变这个决定。

木娃娃  
这是 Sophie 念大班的时候,自己构图、锯木头、敲铁钉,所做出的木头娃娃,这娃娃的手、脚、头皆可活动,Sophie甚至还为它亲手缝制了一件衣服。
这是她的原创,她亲手将脑袋瓜里的娃娃实际做了出来。那时,她才五岁又八个月大。

我依然记得,她教我如何做出可以摆动手脚的木娃娃,我也才了解,原来只钉一根铁钉和两根铁钉,会是动与不动的差异。

 
美丽森林  
而这是她前阵子的画。我好讶异,她是在甚么样的心情下,画出这么美丽的森林?
她笑著告诉我这座森林叫做快乐森林,因为里头的每棵树,都好快乐!

 

今天,看著她因为考了一百分而开心不已的模样,我更加确定让孩子念这样快乐的幼稚园,是正确的决定。

套句朋友乐鱼麻的话,我的小乌龟迎头赶上了。

当 Sophie 用三个月的时间,换别的孩子得苦命一年甚或两年的幼稚园时间来学ㄅㄆㄇ,而保留的大部分的学龄前时间用来创作和探索,那么一开始上小学的苦涩和泪水,真的不算什么了。


只是我真的很感谢 Sophie是个坚强的孩子,没有被来自于我无理的高压给击垮,事实上是她让我看清了自己的盲点,用真实的例子让我修正了自己的方向,未来在遇到 Nita上小学时,我可以心平气和、不忧不恼。

 心  

谢谢你,亲爱的 Sophie,也祝福你在学习的路上,能像倒吃甘蔗般的,享受吸收知识的快乐,并且保有你的创意和思考,那才是无法取代的珍宝!

 

相关文章